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及其前期生长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求适合黄淮海平原机播夏玉米的最佳麦茬处理方式,于2005年、2006年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及其前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茬在播种深度、播深整齐度和出苗穴距均匀度方面表现较好,播种质量较高,但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三展叶时,玉米叶绿素含量、单株干物质重等指标都以除茬处理最好;六展叶时,平茬处理玉米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干重、光合速率均表现最优。综合而言,平茬处理能满足机播夏玉米的播种要求,有利于夏玉米的前期生长。

关键词: 麦茬处理 机播夏玉米 播种质量 前期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霉素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链霉素经氧-羧甲基羟胺肟化处理后引入羧基,采用EDC一步法分别合成免疫原BSA-EDC-SM和包被抗原OVA-EDC-SM;用戊二醛法和1,4-丁二醇缩水甘油醚分别合成BSA-GA-SM和BSA-di-SM;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紫外扫描测得BSA-EDC-SM、BSA-GA-SM和BSA-di-SM的BSA与SM的分子结合比分别为1∶23、1∶15和1∶10。用3种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价、敏感和特异的抗血清。BSA-EDC-SM免疫组中1#小鼠的多克隆抗体对SM的IC50为45.8μg/mL,对双氢链霉素(DHSM)的交叉反应为90.6%,与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或抗生素药物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001%。BSA-di-SM和BSA-GA-SM免疫组的多克隆抗体对DHSM、其他氨基糖苷类药物或抗生素类药物的交叉反应均小于0.001%。

关键词: 链霉素 人工抗原 制备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和铬对蛋鸡脂质代谢及鸡蛋硒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和吡啶羧酸铬及其互作对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及鸡蛋品质的影响。选用320只45周龄海赛克斯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 mg/kg吡啶羧酸铬(Ⅰ组)、0.4 mg/kg吡啶羧酸铬(Ⅱ组)、0.5 mg/kg酵母硒(Ⅲ组)、0.4 mg/kg吡啶羧酸铬+0.5 mg/kg酵母硒(Ⅳ组),预饲1周,试验从46周龄持续到50周龄,试验期5周(35 d)。结果表明,Ⅲ、Ⅳ组产蛋率极显著提高,料蛋比极显著降低(P<0.01)。Ⅱ、Ⅳ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Ⅲ、Ⅳ组血清高密度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Ⅱ、Ⅲ、Ⅳ组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与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Ⅲ、Ⅳ组与Ⅰ、Ⅱ组相比,鸡蛋硒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Ⅲ、Ⅳ组在试验开始到第2周末鸡蛋硒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从第2周末到第5周末,硒含量基本稳定,4个组均进入平台期。结果显示,吡啶羧酸铬极显著降低了血清及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产蛋率,降低了料蛋比,并降低了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提高了鸡蛋中的硒含量。同时添加吡啶羧酸铬和酵母硒极显著提高了产蛋率,降低了料蛋比,并降低了血清及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提高了血清中高密度胆固醇含量和鸡蛋中的硒含量。

关键词: 蛋鸡 生产性能 脂质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已命名和暂命名的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的来源、染色体定位、分子标记研究及基因克隆状况,回顾了我国抗性品种与生理小种对抗的演变,并从抗条锈病基因抗性表达的发育期、遗传方式、抗性状况、在生产中出现的频率及遗传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加以评价,为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利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浅析了分子标记在小麦抗条锈基因聚合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RSV变异株与普通株二重RT-PCR鉴别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参考GenBank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nsp2基因序列,在nsp2大缺失区下游的保守区设计了1条下游引物,在小缺失区设计1条上游引物,用于变异株的扩增。在大缺失区内部设计1条上游引物,与变异株共用下游引物,用于普通株的扩增,建立了PRRSV变异株与普通株二重RT-PCR鉴别方法。建立的RT-PCR方法用于临床病料的检测,部分阳性结果测序,变异株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同源性在97%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快速、简便,可以用于PRRSV变异株和普通株的鉴别。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二重RT-PCR 鉴别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特异玉米地方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8对稳定的SSR引物分析了20份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43个,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9个多态性片断,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85。聚类分析将此材料划分为3个大群,其中来自山西地方品种划分在一个类群内,而来自河南的地方种质分布在3个类群中,多样性较高。据此结果,可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针对性的保存和改良利用。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油菜育种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河南省油菜生产地位、育种研究概况及其研究成果、材料创新与基础研究等工作进展,并对油菜科研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河南 油菜 品质育种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鼠FcγRⅢ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制备纯化重组蛋白mFcγRⅢ,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克隆载体mRⅢ-T中扩增mFcγRⅢ胞外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mR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对重组表达蛋白进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包涵体纯化后用稀释方法复性;ELISA检测复性蛋白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mRⅢ,纯化和复性了重组蛋白mFcγRⅢ;复性的重组蛋白mFcγRⅢ具有较强的体外活性。结论:原核重组蛋白mFcγRⅢ复性后具有较强的体外结合配体特性,为探索重组蛋白治疗自身免疫病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FcγRⅢ重组蛋白 原核表达 包涵体 复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与DT40 sIgM λ轻链的相互作用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sIgM λ轻链在IBDV感染法氏囊B淋巴靶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对DT40细胞sIgM λ轻链与IBDV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蛋白表达、VOPBA试验、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检测了sIgM λ轻链及DT40细胞结合IBDV的能力。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多种不同毒株的IBDV,这种结合与病毒毒力无关;病毒结合与结合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DT40细胞可以结合IBDV,这种结合能够被sIgM λ轻链特异性单抗有效阻断。研究结果表明,sIgM λ轻链是DT40细胞膜表面上IBDV的重要结合位点之一,这为进一步利用DT40细胞研究IBDV感染B淋巴靶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DT40细胞 sIgM λ轻链 分子致病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对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2007-2008年在河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对该制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药种比1∶50~70)对玉米无不良影响;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和1∶60时的平均防效分别为79.85%和71.57%,与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拌种、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08%,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在防治丝黑穗病方面,该药剂在药种比为1∶50时防效为81.06%,略高于对照药剂5%烯唑醇干粉种衣剂包衣,显著高于20%福.克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为1∶60时防效为72.65%,介于两个对照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为60.95%,显著低于2个对照药剂。因此,该种衣剂的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0~1∶60拌种包衣。

关键词: 毒死蜱 烯唑醇 玉米种衣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