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激素调控植物侧根发生的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论述了五大类植物激素在植物侧根发生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互作,并就激素调控侧根发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激素 植物 侧根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转基因作物现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使目的基因在植物受体中表达,从而获得优良性状的植株,达到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的目的。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在培育优质、高产和抗逆植物新品种中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在各种转基因物种中,大豆仍是难转化的作物之一,建立有效的转化系统是改良大豆品质性状和研究大豆功能基因的先决条件。综述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分子机理,影响大豆遗传转化因素,提高大豆转化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及转基因大豆生产现状。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 遗传转化 转基因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产中保水剂经济有效用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有效用量,进而揭示出农用保水剂的潜在需求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冬小麦、棉花和烤烟应用保水剂的施用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作物的生产函数模型参数,并进行了边际分析及弹性分析。再将农产品价格考虑在内,得出不同作物经济有效的保水剂用量,即保水剂的潜在需求。分析了不同作物对保水剂需求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结果表明,农产品和保水剂价格对冬小麦保水剂潜在需求影响较大,对棉花影响较小,而对烤烟几乎没有影响。

关键词: 保水剂 有效用量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棵针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饲料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三棵针提取物改善畜禽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脂类代谢等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三棵针 畜禽生产 生长性能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悬耕耙和秸秆还田引起的死苗问题、除草剂造成的药害问题、纹枯病和全蚀病的预防问题等,并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

关键词: 小麦 栽培管理 问题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E.coli原核表达并纯化的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非结构蛋白3B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间接ELISA筛选出分泌鼠IgG的杂交瘤细胞株,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产生的腹水,用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抗3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E5、4B1、4D7、4E11、7B2、8B11。鉴定结果显示,4B1和4E11细胞分泌IgG1,其余4株细胞分泌IgG2b;纯化后6株腹水单抗的纯度达90%以上,对3B蛋白的ELISA滴度均可达到1∶100000以上;6株单抗均不与FMDV结构蛋白VP1和3D非结构蛋白发生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所制备的单抗能够识别3B蛋白;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及冻存6个月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效价稳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非结构蛋白 3B蛋白 单克隆抗体

2009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意见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河南省的气候特点和选择利用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原则,并对河南省大面积应用的品种、新近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利用 抗病性 用种原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兽用疫苗研发现状与展望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常规疫苗和新型疫苗的概念、种类与作用,简述了我国兽用疫苗研发与生产的主要成就和问题,并分析了兽用疫苗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动物疫苗 发展现状 问题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T40细胞sIgMλ轻链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原核表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鸡法氏囊淋巴瘤细胞系DT40中扩增sIgMλ轻链基因并在E.coli中进行了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IgMλ轻链基因全长852nt,含有一个长度为657nt的ORF及长度为195nt的3'-UTR,该基因与鸡Igλ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95%,差异位点主要存在于λ轻链的可变区。氨基酸序列预测结果表明,DT40sIgMλ蛋白与鸡Igλ蛋白的序列同源性为92.6%。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λ在E.coliBL21(DE3)中成功的获得大量表达。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IgM在IBDV感染法氏囊B淋巴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DT40细胞 sIgM λ轻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AA对不同土壤保水和蒸发性能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PAA施入量对3种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类型(黄绵土、黑垆土和塿土)的持水性能、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PAA的保水和蒸发作用。结果表明,施入PAA提高了土壤的持水性能。在未加入PAA之前黑垆土的持水性能最低,塿土的最高,黄绵土的次之;加入PAA后,黑垆土的持水能力显著增加,几乎为对照的2倍,塿土和黄绵土也都比对照高。土壤的供水能力随PAA用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土壤类型之间表现为:塿土>黑垆土>黄绵土。未加入PAA时,3种土壤饱和导水率大小为: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加入PAA后,3种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都降低,且基本随PAA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水分条件下,PAA的施入提高了土壤的抗蒸发性能,随PAA用量的增加,塿土和黑垆土的土壤蒸发量增加,但都低于对照,而黄绵土的土壤蒸发量随PAA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施PAA54.5 mg/kg的塿土、黑垆土和施PAA225.8 mg/kg的黄绵土与对照相比,土壤蒸发量分别减少了44.0%,44.6%和30.6%。

关键词: PAA 土壤类型 土壤持水性能 土壤水分蒸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