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抗-Cry2Aa单链抗体分子互作及荧光免疫检测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Cry2Aa毒素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分析该毒素与特异性单链抗体分子互作,并建立快速检测毒素残留的方法对保障食品和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同源蛋白为模板对单链抗体进行建模,并进行了Cry2Aa毒素与单链抗体的分子对接模拟,确定关键结合位点,以此为基础将单链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对大米样品中Cry2Aa毒素进行了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模拟获得单链抗体三维结构模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重链可变区81NY82和121SGNY124区域及轻链可变区的245YSSN248氨基酸残基在与毒素结构Ⅱ区识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建立高效检测方法奠定基础,进一步基于该单链抗体建立的时间分辨检测方法灵敏度(IC10)为0.08 ng/m L,中抑制浓度(IC50)为7.99 ng/m L,线性检测范围(IC20~IC80)为0.24~263.77 ng/m L,且与常规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呈良好线性关系。

关键词: Cry2Aa毒素 单链抗体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制度对长江下游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精确估算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为制定合理的减排措施提供数据,在江苏省苏州市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设计水稻-休闲(T_1)、水稻-黑麦草(T_2)、水稻-紫云英(T_3)、水稻-小麦(T_4)和水稻-油菜(T_5)等5种种植制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下稻田温室气体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制度对稻季、非稻季以及周年的CH_4和N_2O排放以及总增温潜势均有极显著影响;周年CH_4总排放量表现为T_3(294.97 kg/hm~2)>T_1(151.04 kg/hm~2)>T_5(123.89 kg/hm~2)>T_4(119.33 kg/hm~2)>T_2(111.92 kg/hm~2);周年N_2O排放总量表现为T_5(3.26 kg/hm~2)>T_4(2.56 kg/hm~2)>T_2(2.33 kg/hm~2)>T_3(2.26kg/hm~2)>T_1(1.42 kg/hm~2);不同种植制度处理周年排放的CH_4和N_2O所产生的总增温潜势以T_3(8 857 kg/hm~2)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见,采用水稻-紫云英种植制度会明显增加长江下游稻田甲烷排放和温室效应。

关键词: 种植制度 稻田 温室气体 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专家型干部综合能力提升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专家型领导干部是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干部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推动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重任。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农业科研单位专家型领导干部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对提升专家型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农业科研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专家型领导干部 综合能力 提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短期内对稻麦周年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在典型稻麦轮作区设置了2种耕作方式(旋耕与耕翻)和4种秸秆还田模式(稻秸还田、麦秸还田、稻麦秸双季还田与双季秸秆皆不还田)的裂区试验。【结果】短期内2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旋耕处理有大于耕翻处理的趋势,但达不到显著水平。所有秸秆还田处理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0~20 cm土壤养分含量。在土壤全氮含量、总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方面,都以秸秆双季还田处理最高,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其中以全氮含量增加最多,达19.5%。秸秆单季还田处理在土壤总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秸秆不还田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稻秸单季还田处理除了土壤速效磷显著高于麦秸还田处理外,在其它土壤养分含量间没有差异。稻麦周年总产以耕翻处理略高于旋耕处理,秸秆还田处理比不还田处理略减,各处理间产量均达不到显著差异。在短期内,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2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基本没有影响,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皆不会显著影响稻麦周年产量。【结论】稻麦轮作区推广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配合适当的耕作方式可以稳定稻麦周年产量。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耕作 小麦 水稻 土壤养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地区设施园艺保温材料的选型及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带动了全省高效农业的发展。然而,复杂的气候特征导致江苏省设施园艺种植类型的多样化,加上江苏地区冬季经常出现长时间低温寡照、连续阴雨的天气,因此,设施的保温性能在冬季设施种植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目前国内外使用较成熟的几种保温材料,结合江苏地区的设施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江苏地区设施种植保温材料的选型与应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江苏地区 设施园艺 保温材料 选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鸡饲粮添加肌苷酸对种蛋品质、1~21日龄子代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种蛋品质、1~21日龄子代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鸡4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Ⅰ组(基础饲粮+0.2%肌苷酸)、Ⅱ组(基础饲粮+0.5%肌苷酸)和Ⅲ组(基础饲粮+1.0%肌苷酸)。出壳后的子代肉鸡随机选取480只,根据其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32周龄末母鸡的种蛋品质指标、1~21日龄子代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蛋白质代谢及酶活性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母鸡饲粮添加肌苷酸增强了子代肉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提高了子代肉鸡血清生长与免疫相关激素水平和免疫因子含量;综合种蛋品质、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母鸡饲粮添加0.5%~1.0%肌苷酸效果最佳。

关键词: 肌苷酸 母体效应 生长性能 种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杆菌S-层蛋白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Caco-2细胞的协同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3种黏附试验分别研究了嗜酸乳酸杆菌和S-层蛋白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Caco-2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置换试验中,嗜酸乳酸杆菌及S-层蛋白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Caco-2细胞没有影响;但在排斥试验和竞争试验中,嗜酸乳酸杆菌及S-层蛋白均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黏附Caco-2细胞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排斥试验中嗜酸乳酸杆菌及S-层蛋白分别增加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黏附数量95.23%±4.22%(P<0.01)和352.30%±2.26%(P<0.01),在竞争试验中分别增加389.06%±3.35%(P<0.01)和55.57%±5.81%(P<0.05);并且S-层蛋白在排斥试验中,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协同黏附作用大于竞争试验中的协同黏附作用。可见,乳酸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协同黏附作用关键在于S-层蛋白,S-层蛋白可能起到"连接桥"的作用。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S-层蛋白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Caco-2细胞 协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污染物,其中以四环素类抗生素最为典型。这种污染物正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安全产生持久的、潜在的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危害及修复方法,着重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抗生素污染去除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有关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植物修复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养殖废水 抗生素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江苏省的调研

现代经济探讨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作为畜禽养殖大省,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条件,探索出一种针对不同养殖规模和类型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本文从畜禽粪便排放量测算出发,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了当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模式,探寻了资源化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防治设施建设、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技术开发、政策支持、政府服务、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资源化利用 模式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BA处理对采后西兰花呼吸途径及能量水平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EI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对采后西兰花呼吸途径及其能荷水平的影响,本试验以清水浸泡为对照,以30 mg/L6-BA浸泡为处理,在(15±1)℃,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研究了6-BA处理对采后西兰花外观品质,总呼吸强度,呼吸途径如三羧酸循环途径(TCA)、磷酸戊糖途径(PPP)、细胞色素(CP)途径和交替途径(AP)的改变,超氧阴离子(O_2~-·)的积累,一磷酸腺苷(AMP)、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延缓了西兰花褪绿黄化,可显著降低采后西兰花的总呼吸强度、CP和PPP的活性,提高了AP的表达量。另外,在贮藏后期(6~10 d),6-BA处理降低了西兰花组织TCA运行比例,促进了采后西兰花组织内ATP含量的积累及延缓能荷值的下降,从而抑制了组织内O_2~-·的积累。因此,6-BA处理对采后西兰花衰老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组织呼吸途径的调控及能量平衡的维持有关。

关键词: 西兰花 6-BA 呼吸途径 能量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