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垩白基因Chalk5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垩白是衡量水稻外观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降低稻米的垩白是培育优质水稻品种的前提。Chalk5是一个能显著降低稻米垩白从而提高稻米外观品质的主效基因。为提高垩白基因Chalk5在育种中的选择效率,在前人克隆的基础上,根据其启动子区域存在的2个功能突变位点,分别设计等位基因特异PCR(ARMS-PCR)引物,最终筛选出2对Chalk5基因的功能标记Chalk12、NChalk12和Chalk22、NChalk22,通过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这2对标记的检查结果进行了验证,说明Chalk12、NChalk12和Chalk22、NChalk22可以准确鉴定出Chalk5的不同基因型。利用该标记对不同来源的43份籼稻资源、江苏2007-2013年审定的65份粳稻品种和太湖流域179份粳稻地方资源进行了Chalk5基因型检测,筛选到携带chalk5低垩白率等位基因的籼稻资源20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资源仅8份,其余259份粳型资源中均不携带chalk5低垩白率等位基因,这也说明chalk5主要分布在籼型水稻资源中,在粳型资源中分布很少。
关键词: 水稻 垩白 Chalk5 等位基因特异PCR 功能标记Q7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茬种植多花黑麦草对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在南方农区的应用,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种植下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年轮作种植周期完成后,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31%和9.81%、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4.83%和7.5%、全磷含量分别增加13.85%和18.94%,全钾含量分别增加16.96%和21.3%。在南方农区水稻水稻收获后种植多花黑麦草不仅能为农区养殖业提供大量饲草,还能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棉EST-SNP的挖掘及其在陆地棉中的验证
《棉花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随着不同棉种序列数据库的逐步完善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棉花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开发可利用的公共数据资源逐步增加。【方法】本研究基于陆地棉祖先基因组的现代种亚洲棉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数据库,利用CAP3对亚洲棉EST数据库进行拼接。拼接获得7 187个重叠群(Contig),再利用Quality SNP软件进行SNP位点分析。【结果】在807条含有4条以上EST序列的Contig中查找到2 690个SNP位点。通过筛选次要等位基因频率大于30%的位点,获得953个可靠度较高的候选SNP,通过电子筛选,最终获得可用于陆地棉分析的SNP 149个,利用位点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酶切扩增多态序列验证了EST-SNP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证实基于亚洲棉EST数据库挖掘用于陆地棉研究的EST-SNP切实可行,并有望将EST-SNP用于陆地棉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亚洲棉 单核苷酸多态性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 表达序列标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水稻品种"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设单施化肥(M1),以及25%有机肥(M2)、50%有机肥(M3)、75%有机肥(M4)、100%有机肥(M5)替代化肥等5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M3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主要因为其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同时其有效穗数相对较多;试验年度稻季农田地表径流水总量为3.6×10~3m~3·hm~(-2);从M1处理到M5处理,稻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流失量逐渐下降,M3处理较M1和M2处理显著下降;总P和K流失量逐渐增加,M3处理显著小于M4和M5处理;从M1处理到M5处理,稻田地表径流总N和K流失率逐渐下降,总P流失率逐渐增加,不同处理总N、总P、总K的平均流失率分别为4.52%、1.13%和5.68%;与M1处理相比较,M3处理在确保水稻高产的同时,减少了农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流失量和流失率,仅使总P流失量和流失率较小幅度增加,是一种适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 配施比例 地表径流 养分流失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角度翻蛋孵化机的研制及其在鹅种蛋孵化中的应用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鹅种蛋设计的新颖大翻蛋角度孵化机,使得种蛋孵化过程翻蛋角度由常规的90°提高到170°左右,并附加其他温湿度及凉蛋控制等技术,对胚蛋更好通风换气。利用大角度翻蛋和常规90°角孵化机孵化扬州鹅、马岗鹅和狮头鹅种蛋,比较对活胚率、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弱雏率之间的影响。新颖大角度翻蛋孵化机使扬州鹅种蛋7日胚龄活胚率、15日胚龄活胚率、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提高2.70个百分点(P<0.01)、3.31个百分点(P<0.05)、3.55个百分点(P<0.05)和1.71个百分点(P<0.01)。对马岗鹅种蛋7日胚龄活胚率、15日胚龄活胚率、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较常规孵化机能弱雏率降低1.54个百分点(P<0.05)。对于大体型狮头鹅的种蛋,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提高6.11个百分点(P<0.05)和7.34个百分点(P<0.01),并降低弱雏率2.08个百分点(P<0.05)。采用大角度翻蛋孵化机可提高扬州鹅种鹅生产净利润10.3%、狮头鹅种鹅生产净利润16.2%,尤其能提高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胞杆菌B1619诱导番茄防御酶活性提高和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解淀粉芽胞杆菌B1619对设施番茄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为了探明其是否具备诱导番茄植株抗病性的能力,本文研究了菌株B1619灌根处理后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检测了番茄叶片抗病防卫基因PR-1a、POD酶合成相关基因POD1和SOD酶合成相关基因SOD的转录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1619处理后番茄叶片的POD、SOD、PAL酶活性比未处理的显著提高;MDA含量比未处理的显著降低;菌株B1619灌根处理后叶片中PR-1a、POD1和SOD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由此可见,诱导番茄产生抗病性是菌株B1619防治设施番茄枯萎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诱导抗病性 抗病相关酶 抗病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甘薯新品种薯绿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薯绿1号(原名徐菜薯1号)是以台农71为母本,以广薯菜2号为父本,通过定向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甘薯专用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分枝多,叶片心形,顶叶黄绿色,叶基色和茎色均为绿色。薯块纺锤形,白皮白肉。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至绿色,无苦涩味,微甜,有滑腻感,食味好。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在国家区域试验3个月时间内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如在保护地条件下可周年生产,每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适合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等适宜地区作叶菜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条形码专用R包及其主要功能简介
《环境昆虫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_(PIDER)和BarcodingR软件包作为DNA条形码研究的专用R软件包,整合了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识别算法和数据分析策略,避免了各种非商业用途软件的局限性,为DNA条形码的研究提供了便捷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SPIDER和BarcodingR软件包的主要功能进行整体介绍,并以西藏夜蛾科COI、松毛虫属ITS等数据为例,进行主要函数的演示分析,希望为昆虫DNA条码的应用分析提供帮助。
关键词: DNA条形码 R语言 SPIDER Barcoding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及经济效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优质草莓主要产区之一。草莓产业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首选项目,为全面了解江苏草莓生产现状,更好地为江苏草莓产学研服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和电话问询等形式,对2016—2017年江苏草莓产业分布、品种结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生产模式与市场行情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草莓产业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能在促进莓农种植效益提高的同时,为江苏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植时间、密度对厚皮甜瓜‘苏甜4号’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不同定植时间、密度对设施甜瓜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厚皮甜瓜‘苏甜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3个不同定植时间,分别为3月20日(A1)、4月5日(A2)、4月20日(A3),副处理设3个不同株距,分别为40 cm(B1)、45 cm(B2)、50 cm(B3)。结果表明,定植时间对‘苏甜4号’营养生长期地上部各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对‘苏甜4号’产量、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苏甜4号’在3月20日(A1)定植的667 m~2产量最高,且单果质量、果肉厚度最大。在同等行距下,适当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苏甜4号’植株的营养生长量,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与商品性。总之,南京地区厚皮甜瓜‘苏甜4号’以3月20日定植,株距45 cm(每667 m~2定植1 482株)的种植密度,获得的果实产量与品质最佳。
关键词: 甜瓜 ‘苏甜4号’ 定植时间 定植密度 植株性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