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萝卜与芜菁异源三倍体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萝卜和芜菁属间杂交的亲和性,以及为开展萝卜和芜菁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以7份不同类型的萝卜材料为母本,6份不同类型的芜菁材料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人工授粉过程中采用100 mg/L甘氨酸(Gly)、60 mg/L赤霉素(GA3)和5%氯化钠(NaCl)溶液涂抹柱头的方法,促进受精及子房和胚的发育,以涂抹清水为对照,然后用组织培养方法对杂种种子进行无菌苗培养。通过调查授粉后7 d、14 d及21 d的杂交结荚率及7~21 d的结荚率差值,分析萝卜和芜菁属间杂交的亲和性;然后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确定杂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授粉后7 d,结荚率较高,随着授粉后时间的推移,结荚率迅速减少。不同杂交组合以及不同处理,对结荚率和结籽率的影响不同,组合R5×W4的结荚率保持最好,且结荚率最高;Gly处理对结荚率的保持效果较好,GA3处理获得种子的组合数量最多且结籽率最高。7个杂交组合获得74粒种子,出苗4株,经鉴定,在组合R9×W9上使用Gly处理,获得1株异源三倍体的属间杂种苗(3n=28),杂种高度不育,未获得萝卜和芜菁的双单倍体杂种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主要风险因子分析及应对措施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设施蔬菜已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市场流通的便捷,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为分析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关键风险影响因子,在对江苏设施蔬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提出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应从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逐步提升设施抗风险能力、加强土壤修复和改造、加快推进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入手,加以应对和解决。
关键词: 江苏 设施蔬菜 产业 经济效益 风险因子 制约因素 发展现状 政策支持 抗风险能力 土壤修复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解温度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菠菜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具有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潜能。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分别在300、500、7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T300、T500、T700)在不同添加量(10、20 g/kg)下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提高菠菜株高和生物量,且其增量与生物炭添加量成正比;植株硝酸盐含量因生物炭的添加而降低,且高水平添加量(20 g/kg)的T500、T700处理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高水平添加生物炭可显著提高植株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各项指标,T500和T700生物炭在高水平添加量时,对作物生物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添加水稻秸秆生物炭有利于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促进菠菜生长和改善品质。因此,生物炭可作为改良剂施用于土壤,但其具体用量须根据土壤状况和蔬菜种类而定。
关键词: 热解温度 稻秸秆生物炭 菠菜 株高 生物量 营养品质 硝酸盐 孔隙度 土壤肥力 土壤改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秸秆还田是影响稻田土壤固碳潜力的重要措施,研究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对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和增加土壤碳固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ECO)研究在短期耕作条件下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江苏省六合区黄棕壤为研究对象,对等氮量秸秆发酵床垫料化还田(SP)、秸秆炭化(补施化肥)还田(BR)、秸秆+猪粪发酵还田(OF)、传统施用化肥(CF)和不施肥(CK)对照处理土壤进行分层采样,采用Biolog-ECO方法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能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OF处理土壤微生物碳代谢能力、微生物多样性各项指数及糖类、氨基酸、胺类和多聚物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SP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明显小于OF、BR处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能显著影响土壤表层(0~5 cm)和耕作亚表层(>5~10 cm)微生物碳利用,而对耕作底层(>10~20 cm)的影响较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CF和BR处理相比,OF和SP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认为OF和BR处理可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和对碳源的利用。
关键词: 秸秆 生物质炭 发酵床垫料 Biolog生态微平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l/Zn改性竹炭去除水体中PO_4~(3-)离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水处理技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实验观察Al/Zn改性竹炭对水体中PO_4~(3-)的去除效率,并考察作用时间、添加量、pH及共存离子对PO_4~(3-)去除效率的影响。当PO_4~(3-)初始质量浓度为10~50 mg/L时,去除率为10.8%~54.1%,且去除率随PO_4~(3-)初始浓度升高而提高。改性竹炭对PO_4~(3-)的吸附在45 min之内基本完成,此时对PO_4~(3-)去除效率最高。改性竹炭对PO_4~(3-)的去除效率随添加量增加而提升,但投加量由2 g/L增至4 g/L时,增幅下降,仅为0.8%~22.3%。当初始pH为2~8时,PO_4~(3-)去除效率随pH上升而提高,当初始pH为6~8时,改性竹炭对PO_4~(3-)去除率最大为62.7%~78.0%。多数离子(如SO_4~(2-)、F-、CO_3~(2-)等)的存在导致Al/Zn改性竹炭的PO_4~(3-)去除效率下降。可见Al/Zn改性竹炭能有效去除水体中PO_4~(3-),但应用时要选择合适的作用时间,添加量和pH,并注意共存离子的影响。
关键词: 改性竹炭 热解温度 PO_4~(3-) 作用时间 pH 共存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风送喷雾机导流板角度对气流场三维分布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风送喷雾条件下,雾滴是在空气流携带下进入果树冠层的各个部位,所以喷雾机气流场的运动和分布对雾滴的分布和穿透非常重要。为了研究果园风送喷雾机导流板角度变化对外部气流速度场三维空间分布的影响,该文采用ICEM建立几何模型,并进行全结构网格划分,采用k-ε湍流模型和CFX求解器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变换上导流板角度(30°、45°、60°、90°)与下导流板角度(0°、10°、20°、30°),来模拟分析风机外部流场在各工况下的空间稳态流场、湍流状态,以及对气流场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导流板角度由0°增加至30°过程中,由于地面摩擦阻力对气流的影响逐渐减小,同时地面摩擦阻力与两侧空气阻力形成的夹角越来越大,因此单一气流束逐渐分成3条气流束,这样的气流分布优于单一方向气流对果树枝叶的吹动效果,有利于气流携带雾滴进入果树冠层;上下导流板导向气流主要集中在导流板指向区域,因此,导流板的角度设置应根据树冠高度、树干高度来调整。通过设置合理的导流板角度,使得风场分布与果树冠形相吻合,达到仿形喷雾效果。对于行距4 m、树高3.0~3.2 m的果园喷雾,上、下导流板角度均为30°;对于棚架果园,上导流板角度为90°(或卸掉上导流板),下导流板为30°。该研究有利于指导田间喷雾作业、喷雾参数调整,可达到更好的喷雾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喷雾 计算机仿真 风送式喷雾机 导流板 气流分布 三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突变体文库的构建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突变体文库,以期获得丢失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功能的突变子,克隆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阐明MQ01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分子机制。将携带转座子TnYLB-1的穿梭载体pMarA电转化至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中,50℃高温条件下,把穿梭载体pMarA上转座子TnYLB-1随机插入到菌株MQ01基因组中,获得转座子插入突变的阳性克隆,构建MQ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随机挑选突变子采用PCR和Southern杂交方法进行验证。本研究成功获得了3 000多个TnYLB-1转座子插入突变的阳性克隆,构建了B.amyloliquefaciens MQ01的突变子文库,结果显示TnYLB-1转座子以单拷贝的形式随机插入到B.amyloliquefaciens MQ01的基因组DNA中,从而可以从转座子突变文库中筛选丢失玉米赤霉烯酮降解功能的转座突变子,从菌株MQ01中克隆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基因。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Q01 转座子突变 突变体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离子限制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外膜囊泡的制备及其抗原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外膜囊泡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刺激水平,以铁离子限制下体外培养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shope菌株,经离心、0.22μm过滤处理后获取无细胞培养上清,继而超速离心制备细菌释放的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以OMV作为亚单位疫苗2次鼻腔免疫小鼠。结果表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大部分OMV直径在50 nm至100 nm之间,OMV免疫小鼠长期增质量与PBS免疫组无显著差异,同时OMV不仅能够刺激小鼠血清产生高水平的IgG,而且在小鼠肺脏中产生高水平的IgA。可见,OMV是一种高效免疫刺激物,能有效地刺激小鼠肺脏黏膜产生免疫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在猪肉糜中抗氧化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为原料,经中性蛋白酶水解获得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水解物,研究其抗氧化性能和在猪肉糜中的抗氧化效果。首先分析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及其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和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与非酶解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相比,其酶解物含有较多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因此抗氧化活性较好。在肉糜试验中,将猪肉糜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添加0.25%、0.50%、1.00%(质量比)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的处理组,在冷藏7 d过程中测定肉糜的pH值、TBARS值、酸价、过氧化值、巯基和羰基含量的变化,考察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对猪肉糜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的处理组能显著降低肉糜中pH值、TBARS值、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含量增长的速度,尤其是添加1.00%(质量比)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酶解物的处理组能显著抑制肉糜中巯基的减少,从而有效抑制肉糜氧化。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利用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开发抗氧化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靶标叶面积密度计算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向变量喷雾系统施药量的计算提供数据基础,提出了靶标喷施区域叶面积密度参数的计算方法。靶标三维点云数据由二维激光雷达传感器沿果树行直线运动间接获取。在假设各喷施子区域内叶片面积变化相对较小的条件下,基于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cftool分析并验证了点云数与叶片数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利用高斯函数、多项式函数与指数函数拟合点云数与叶片数,决定系数分别为0.925 7、0.931 0与0.936 4,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好。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种拟合函数,枝叶茂密区域相对误差最小为11.46%,枝叶中等茂密区域相对误差最小为11.05%,枝叶稀疏区域相对误差最小为35.50%。基于确定的点云数与叶片数间的函数方程,经系数变换后可计算出叶面积密度参数。
关键词: 变量喷雾 激光雷达扫描 三维点云 点云密度 叶面积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