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细菌乙酰胆碱氧化酶基因(codA)在烟草的表达与抗盐能力的分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2001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将土壤细菌 (A .globiformis)的乙酰胆碱氧化酶 (COD)基因 (codA)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到烟草中 ,应用抗性筛选获得了抗性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 :codA已整合到抗性植株染色体中 ;Western印迹鉴定及金标免疫分子定位的结果表明 :乙酰胆碱氧化酶基因 (codA)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 ,表达产物COD定位在叶绿体中。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抗盐能力分析 ,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比对照植株具有更高的抗盐性 ,其中幼小植株 (1.0~ 1.5cm)可在 40 0mmol/LNaCl的培养基上存活 30天以上 ,并获得具有一定抗盐性状的转基因植株 (T4 40 0 ) ,能在30 0mmol/LNaCl浓度下较好生长 ;较大植株 (6~ 8cm)能在 40 0mmol/LNaCl浓度下较好生长


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产生雄性不育植株
《植物生理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用PCR技术从烟草革新 1号品种的总DNA中扩增了TA2 9基因的启动子和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总DNA中扩增了核糖核酸水解酶基因 (barnase) ,将其构建成融合基因 ,并克隆于 pCAMBIA2 30 1载体上。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下胚轴 ,经Km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进行生根培养 ,获得了甘蓝转基因植株。经GUS、PCR和Southernblot检测 ,证明TA2 9 barnase融合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 ,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退化的雄性不育和半不育植株出现。用正常花粉对不育株进行人工授粉 ,不育株能正常结实 ,这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 ,其不育性与TA2 9 barnase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甘蓝 TA29barnase融合基因 根癌农杆菌 雄性不育


陕西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中作用的比较研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克山病 (KSD)和大骨节病 (KBD)两病病因至今尚未明了 ,特调查病区粮食真菌及其毒素在两病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结合实验病理学验证以探索粮食内可疑致病真菌及其相关毒素质量与两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① 40 2份小麦内培养出的优势菌为链格孢霉 ,其检出率与两病发病之间未见统计学联系 ,未培养出镰刀菌 ;② 2 4份小麦和 2 3份小麦面粉样品内未检出 1 1种镰刀菌毒素中的任一毒素 ,1 4 3份小麦、玉米样品内未检出AOH、AME和ZEN ;③化学纯品T 2毒素 (1 0 0 μg·kg- 1BW·d)致雏鸡KBD模型实验和链格孢霉培养粮 (含AOH 6 5 1 9μg/ g饲料 )致雏鸡KSD、KBD模型实验 ,均未见动物心肌损害和软骨损害等 ;④T 2毒素和MON实验组内 ,检出小型猪关节软骨OC—Ⅲ型损害 ,后一结果对KBD病因研究的参考价值需待更多工作之后才好判定。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和实验病理学综合结果不支持两病病因镰刀菌毒素中毒说和链格孢霉毒素中毒说。建议多家协作 ,重复粮食真菌及其毒素的检测 ,以便对两病真菌毒素病因说作出最终评价。
关键词: 克山病 大骨节病 病因 镰刀菌 镰刀菌毒素 T-2毒素 链格孢霉


mRNA差别显示技术分离草菇低温诱导基因
《菌物系统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采用改良的mRNA差别筛选法,通过选用3'锚定引物和18-25碱基的PCR随机引物组合,以琼脂糖凝胶电泳,EB显色替代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对低温处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及正常草菇基因表达进行筛选、分析,结合RNA斑点杂交技术加以验证,分离得到70个草菇低温诱导DNA片段。


不同生长阶段灵芝中微量元素与重金属含量分析
《中药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ICP-MS、AFS和AAS对同一菌种灵芝深层发酵菌丝体、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及孢子粉中微量元素与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发酵菌丝体、子实体及孢子粉中均含有生物必需微量元素和重金属,以孢子粉中含量相对较高。硒的含量在各个阶段几乎相同,而锗的含量则呈现生物富集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