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5系采用品种(系)间的双交方法育成,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38%,硫甙含量19.01μmol g。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47.3kg 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31.3%,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00.0kg hm2,比对照汇油50增产12.6%。沪油15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麦芽根中5'-磷酸二酯酶的提取及制备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研究了麦芽根中 5 ' 磷酸二酯酶的提取方法。采用细度 40目的原料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 :加水 6倍 ,pH5 .0 ,在 4℃条件下浸提 2 0h后 5′ 磷酸二酯酶活力达到 1 6 0u/mL。不同浸提液种类、浓度、添加无机盐皆对酶活有影响 ,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Viscozyme对麦芽根破壁具有协同作用。酶液经超滤浓缩可制备得率较高的粗酶粉


巴西蘑菇菌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成分分析
《菌物系统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巴西蘑菇菌体发酵的最优方案是:7%葡萄糖,1.5%酵母膏,0.3%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VB1 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15%,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9天,菌丝干重达到1.8g每100ml发酵液。通过对巴西蘑菇子实体与深层培养菌丝体中蛋白质营养成分及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均是极好的营养食品之源。


不同灵芝子实体及其粗多糖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分析
《菌物系统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法(ICP-MS)、原子荧光法(AFS)和原子吸收法(AAS)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的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有毒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砷、镉、汞相比,在所有品种的灵芝中重金属铅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在对全国各地收集的灵芝及其培养基分析,灵芝对铅没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另外,灵芝粗多糖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提取用的灵芝子实体,其中铅和砷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其安全性应该受到重视。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法 原子荧光法 原子吸收法 生物富集


巴西蘑菇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食品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巴西蘑菇发酵的最优方案是:7%葡萄糖,1.5%酵母膏,0 3%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VB110mg/100ml.自然pH,接种量为15%,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150r/min,25℃恒温培养9d,菌丝干重达到1.8g每100ml发酵液。


检测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绿猴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NL 7784株 ,提纯抗原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抗原最佳稀释度为 1∶16 0 ,酶标抗体为 1∶10 0 0稀释 ,待检血清为 1∶16 0稀释 ,包被液为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 ,6 %犊牛血清 (CS)作封闭液 ,稀释液用含 10 %CS的Tween_2 0磷酸盐缓冲液 ,洗涤液用含 0 .5 %Tween_2 0的磷酸盐缓冲液 ,抗原与抗体的最佳反应时间为 30分钟 ,底物的反应时间为 15分钟。与中和试验进行了比较 ,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可重复性和较高的敏感性。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