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菌物系统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轮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体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 B17 (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甜菊(Stevia rebaudiana)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糖基化相关的UDPG糖基转移酶的特征性保守区域 ,设计了同源简并引物 ,以甜菊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获得甜菊糖基转移酶基因片段 .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GSTr和GSTf,分别与cDNA文库的T3 和T7通用引物扩增获得全长核苷酸序列的甜菊糖基转移酶基因 ,定名为sudpt 2 ,该基因全长 16 6 2bp ,包括poly(A)和一个 136 2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 45 4个氨基酸 .与常见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相似性达 44 %~ 77% ,且具有UDPG糖基转移酶的特征性保守序列 .分子发育进化分析表明 ,此基因为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成员


利用RAPD检测技术推测杂交落羽杉群落间的亲缘关系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8个可能是杂交墨西哥落羽杉片林样本、其杂交母本———墨西哥落羽杉和杂交父本的同类———柳杉,共计12个样本进行了亲缘关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1个引物筛选出1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64条带.其中,多态带有162条,占全部条带的98.8%.检测结果表明:在编号为8,11,12的3个柳杉样本中,11号与原杂交父本亲缘关系最近;1,4,9号是杂交墨杉群落的可能性最大;5号可能是未杂交的墨杉纯林;其他群落的样本是否为杂交墨杉尚不能通过本试验得出明确结论.


通过体外分子进化技术获得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的研究
《遗传学报 》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保真聚合酶从质粒pBI12 1中扩增出 1.8kb的专一条带 ,克隆入pBluescriptSK载体 ,测序结果显示与报道一致。该克隆GUS基因被用作对照 ,再以此为模板 ,通过DNA重排技术 ,经DNaseⅠ降解 ,PrimerlessPCR ,PrimerPCR重新得到大量的突变GUS基因。这些突变的GUS基因构建入原核表达载体pG2 5 1中 ,电击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5α ,构建GUS基因突变体库 ,经过 3轮的重排、筛选得到 80℃处理 30分钟仍显示较高活性的耐高温GUS基因GUS3 3,基因测序显示 ,GUS3 3与GUS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 99.2 % ,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 ,11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 ,80 %的突变集中在蛋白的C端。Tm值GUS3 3为 80℃ ,GUS ck为 5 5℃ ,提高了 2 5℃ ,GUS3 3β -葡萄糖苷酸酶热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GUS3 3酶的最适温度明显提高。


香菇顺式调控元件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菌物系统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顺式调控元件探测载体G221构建了一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基因组文库。G221为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穿梭载体,含有一个由酵母Cyc1基因基本启动子控制的lacZ标记基因,能以转录增强活性筛选香菇DNA片段。用这个基因组文库转化酵母菌,获得了一批lacZ阳性转化子。对其中表达较强的阳性转化子进行质粒抽提和双酶切鉴定,筛选到50个香菇顺式调控元件DNA片段。对其中部分片段进行了测序,并对其中一个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鉴别了该序列上的几个与转录相关的特征序列。该研究也探讨了利用酵母表达系统克隆香菇顺式调控元件的可行性。


应用毕氏酵母高效表达耐高温植酸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然界很难获得大量的耐高温植酸酶。采取连续延伸PCR方法 ,按照毕氏酵母的偏爱密码 ,合成 1.3kb烟熏曲霉耐高温植酸酶基因 fphy。合成基因与野生型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74 % ,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一致。将耐高温植酸酶基因fphy插入毕氏酵母高效表达载体 pPIC9中 ,与分泌信号肽序列融合 ,通过同源重组将耐高温植酸酶基因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中 ,通过SDS PAGE检测和表达产物的酶活性筛选 ,得到重组转化子 ,证明植酸酶获得有效分泌和高效表达。经过 5L小罐高密度发酵 ,蛋白质表达量为 5 .6 g/L ;每毫升发酵液中植酸酶的活力单位达 130 0 0 0u ;表达产物耐高温性很强 ,90℃处理 80min后仍有 4 0 %的活性。


中国小型猪生长激素测定
《中国兽医科技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法国长白猪 (L)、广西小型猪 (GX)、贵州小香猪 (GZ)和西双版纳小耳猪 (XB)血液中生长激素 (GH)的含量。结果显示 ,L猪体重 (12 5~ 15 0kg)与中国小型猪体重 (3 0~ 5 0kg)之比为 3∶1;4品系GH含量 (4品种依次分别为 0 .92 3 μg/mL± 0 .0 60 μg/mL、 0 .894μg/mL± 0 .0 5 0 μg/mL、 0 .892 μg/mL± 0 .0 5 0 μg/mL、 0 .892μg/mL± 0 .0 3 0 μg/mL)基本一致 ,品系间G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1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沪 1(PRRSV_S1)株进行抗原纯化。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融合 ,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 ,获得 2株稳定分泌抗PRRS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AG1、BD3。ELISA交叉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 ,2株单抗具有高度特异性。AG1可与PRRSV_S1,欧洲株LV ,美洲株VR_2 332反应 ,而BD3与美洲株VR_2 332反应较弱 ,2株单抗对猪细小病毒 (PPV)、猪伪狂犬病病毒 (PRV)、猪乙型脑炎病毒 (JEV)均不反应。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上清液效价是 1∶2 5 6~ 1∶5 12 ,腹水效价分别在 1∶10 3 ~ 1∶10 5之间。AG1和BD3各有 10 0条染色体 ,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AG1属于IgG2b ,BD2属于IgM。Westernblot试验表明AG1和BD3是针对N蛋白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抗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单克隆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