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梨树整形修剪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梨树采用"两线一面"或"三线一面"架式,整形修剪要求梨树主干高1.2~1.3m,2个主枝,无中心干,顺行向左右延伸,主枝上直接培养单轴结果枝组。这种整形修剪方式具有技术简单、操作简便、省力轻劳、便于机械化操作等优点,是我国梨树省力化整形修剪技术的一项重要创新,已开始在我国梨产区示范推广。

关键词: 棚架 平棚 整形修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PRRSV浓缩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免疫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目的]研制高致病性PRRSV浓缩灭活疫苗。[方法]分别以病毒液、病毒浓缩液作为抗原,以甲醛、β-丙内酯为灭活剂,制成A、B、C、D 4种灭活疫苗,进行物理性状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合格后,与商品疫苗E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4种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35 d,未浓缩抗原的A、C疫苗及商品疫苗E组抗体均未阳转,浓缩抗原的B、D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0%和100%。[结论]浓缩病毒液制成的灭活疫苗比未浓缩病毒液制成的灭活疫苗及商品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 高致病性PRRSV 浓缩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白灵菇预煮液酶解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亮度L*、绿红值a*、蓝黄值b*为评价指标,研究食用菌水解酶A01、食用菌水解酶A02、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6种酶对白灵菇预煮液的酶解效果。结果表明:6种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中性蛋白酶的效果最好,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55.0%;酶解液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极显著变化(P<0.05),其中纤维素酶使白灵菇预煮液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41.28%;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可以明显提高预煮液的L*值;风味蛋白酶降低预煮液的a*值幅度最大;中性蛋白酶使预煮液的b*值加大,其余的酶均降低了预煮液的b*值;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酶解效果,得出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好。

关键词: 白灵菇预煮液 酶解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北岗地两个小麦品种氮、磷、钾优化施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鄂北岗地2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氮、磷、钾优化施肥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郑麦9023和鄂麦596的氮、磷、钾优化施肥量为210 kg/hm~2 N、90 kg/hm~2 P_2O_5和90 kg/hm_2K_2O,此时2个小麦品种产量分别可达6 850 kg/hm~2和6 750 kg/hm~2,氮磷钾吸收量之比(N∶P_2O_5∶K_2O)分别为1∶0.26∶0.98和1∶0.25∶1.01,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分别为65.9%和68.1%。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优化施肥 鄂北岗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猪场种猪的多阶段选育方法

猪业科学 2015

摘要:规模猪场通常都有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大的群体规模和一定的技术能力,每年大约有30%的种猪需要更新。由于引进种猪潜在疫病的危险,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场内进行种猪的选育。猪的各种性状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选种应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根据其生长特点并采用相应的选育措施,经过多阶段的选择才能够使优良的种猪脱颖而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湖北畜牧兽医 2015

摘要:胎盘效率的遗传力中等,可通过选择胎盘效率来间接增加猪产仔数。然而前期研究阐明,胎儿的基因型决定胎盘效率,也就是胎儿对妊娠母体的反馈调控显著,其中的分子机制值得研究。新近研究初步说明,母猪组织与胎儿组织之间的miRNAs表达显著不同,也存在表观遗传调控。随着"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为我们揭示胎盘效率调控机制的黑匣子提供了良好机遇。

关键词: 母猪 繁殖性能 胎盘效率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干酪素平板透明圈法从垃圾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通过测定其16S r D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酪蛋白为底物对该菌所产蛋白酶粗酶液进行了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p H为8.5,为碱性蛋白酶;在p H 6.0~9.0的缓冲液中于4℃放置12 h后仍有90%以上的酶活性,说明该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非常稳定。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70℃和80℃处理30 min后仍分别保有68%和45%的残余酶活性,从而表明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Mg2+和Fe2+对该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K+和Mn2+对该酶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EDTA对该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u2+对该酶活性也有26%的抑制作用,只有Ca2+对该酶活性有10%左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蛋白酶产生菌 分离 鉴定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华润2号的选育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华润2号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南亚华种子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常规水稻新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熟期适宜等特点,2014年7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水稻 华润2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抗黑腐病、黑斑病和根肿病育种相关基础研究

长江蔬菜 2015

摘要:利用萝卜黑腐病菌株在42份萝卜种质资源苗期喷雾接种筛选获得6份抗病材料,18份中抗材料;萝卜块离体接种黑腐病菌株从13份高代自交系中筛选获得2份中抗材料。利用萝卜黑斑病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离体叶片,从13份高代自交系中筛选获得1份抗病材料,6份中抗材料。利用已知的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从13份高代自交系中筛选获得2份感病备选材料,4份抗病备选材料。

关键词: 萝卜 黑腐病 黑斑病 根肿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制备麦麸膳食纤维中复合酶去除淀粉工艺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酶法制备麦麸膳食纤维中复合酶去除淀粉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酶去除麦麸中淀粉最优工艺为复合酶比例2∶5,复合酶添加量0.8%,酶解pH 5.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 min,此工艺下所制备的麦麸膳食纤维淀粉残留率仅为0.57%,而麦麸膳食纤维的纯度可达86.38%,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麦麸膳食纤维中淀粉残留率的影响大小来看,复合酶添加量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麦麸 复合酶 水解 淀粉 膳食纤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