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种分子检测魔芋中黄瓜花叶病毒的方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中黄瓜花叶病毒的有效检测方法,采用ELISA、RT-PCR、Realtime PCR检测魔芋中黄瓜花叶病毒(CMV)。结果表明,由于黄瓜花叶病毒在魔芋叶片中带毒量少且不稳定,ELISA酶联检测法和RT-PCR均不能有效检测出黄瓜花叶病毒,只有Real-time PCR方法才能将其检出。研究结果为魔芋中黄瓜花叶病毒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黄瓜花叶病毒 ELISA RT-PCR Real-time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牛血清蛋白结构的影响,以单一组分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研究BSA水溶液辐照0~50 k Gy剂量后的含量、结构和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BSA主要由25~214 k Da约10种分子量的蛋白质组成,其中55 k Da的蛋白质含量最大,各组分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辐照50 k Gy时几乎全部降解;BSA在210、280 nm处各有1个紫外吸收峰,峰高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辐照30 k Gy时280 nm处的峰消失;BSA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无规卷曲含量分别为40.8%、37.3%和21.9%,α-螺旋含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下降,其他结构含量呈上升趋势;辐照前后BSA的酰胺Ⅰ带红外吸收峰从1 650.8 cm-1红移至1 655.5 cm-1处;BSA辐照后微观表面由平滑变为褶皱,形成松散的片状。辐照后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发生变化,辐照剂量越大,反应程度越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恢复系R1056的耐热性鉴定及育种应用评价(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该研究采用分期播种结合辅助加温温室设施对水稻恢复系R1056及其杂交稻组合在开花期的高温耐性进行了鉴定,同时对R1056及其杂交稻组合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考察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在38℃高温处理下,R1056的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每朵颖花柱头上的花粉数分别为70.4%、75.5%和78,与耐高温对照品种N22相当,显著高于高温敏感品种;R1056配制的杂交稻组合的高温结实率、花药开裂率和柱头上的花粉数介于R1056和高温敏感品种之间。R1056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其配制的杂交稻组合株高较矮、穗数多、产量高。R1056不仅是一个优异的耐高温水稻种质材料,而且还是一个优良的三系杂交水稻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刍议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素质的培养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摘要: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发布的窗口和平台,是客观记录、报道、传播和积累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青年编辑代表着期刊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影响着期刊的质量水平。通过树立职业使命感、塑造职业观、掌握编辑技能、培育创新意识、锻炼社会活动能力等多途径来提高青年编辑的综合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梨抗枝干轮纹病鉴定方法及群体抗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建立砂梨抗枝干轮纹病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轮纹病菌菌丝块、分生孢子悬浮液分别以离体和活体接种砂梨1年生枝条,比较发病时间、发病率、调查时间和接种工作量,并采用菌丝块针刺接种活体枝条的方法对德胜香×西子绿的223株F1代群体进行抗性评价。[结果]以菌丝块针刺法接种活体枝条发病率高、接种效果最好,可充分评价梨树对枝干轮纹病的抗性。采用菌丝块针刺接种活体枝条的方法,德胜香×西子绿的223株F1代群体中高抗单株有33株,抗性单株有41株,中抗单株有83株,感病单株有31株,高感单株有35株。[结论]试验结果为砂梨抗枝干轮纹病育种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食用菌预煮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见的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香菇(Lentinula edodes)预煮液为原料,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的3种食用菌预煮液中,蛋白质含量为0.29%~0.65%,总糖含量为0.17%~1.24%,且杏鲍菇预煮液中的多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比例高达95%以上;含有19或18种游离氨基酸,双孢菇预煮液中含量最高;含有16或17种水解氨基酸,7种或6种必需氨基酸,双孢菇预煮液中水解氨基酸总含量高达416.43 mg/100 m L,香菇预煮液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占总含量的63.1%,杏鲍菇预煮液中精氨酸含量较高,且其蛋白质组成最为接近于理想蛋白质。
关键词: 食用菌 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香菇(Lentinula edodes) 预煮液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放血方式对肉鸭屠宰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肉鸭胸肉和腿肉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放血方式对肉鸭屠宰品质的影响,以pH(30 min和24 h)、肉色、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割颈放血的腿肉和胸肉pH均高于动脉放血组(p<0.05),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均低于动脉放血组(p>0.05)。割颈放血的腿肉b*值低于动脉放血组(p<0.05),割颈放血的胸肉L*值低于动脉放血组(p<0.05),不同放血方式对腿肉L*值、a*值以及对胸肉a*值、b*值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