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渔港工程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渔业现代化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国家对沿海渔业防灾减灾体系和现代化渔港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亟须开展渔港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推进渔港现代化和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该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渔港在防灾减灾、工程模拟、渔港软基处理及防波堤码头新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达国家在渔港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防灾减灾、环境保护、自然协调型渔港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国内与国外的差距;探讨了中国渔港及防灾减灾工程今后的发展趋势;在规划技术、防灾减灾技术、设施建设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DNA在水生生态系统生物量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环境DNA(Environment DNA,eDNA)技术因其无创、高效、经济、灵敏等特点在水生生态系统生物评价中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围绕eDNA技术的内容、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3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该技术在实验室环境和野外环境水生生态系统生物量评估中的应用进展,探讨其优劣势、生态过程、评估错误等内容,展望了该技术在水生生物量评估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eDNA技术的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犬牙锥齿鲷生物学特征
《生态学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8年5月和9月在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瀉湖区采集礁栖鱼类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样本,对其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和9月犬牙锥齿鲷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131~180 mm和131~150 mm,两个月份的群体体长和体质量均值在雌雄间差异极显著;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各月份雌性性腺成熟比例均高于雄性,初次性成熟体长126.4 mm;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5月17:30-23:00时段平均摄食强度最高,9月5:00-12:00、12:00-17:30、17:30-23:00三个时段摄食强度无显著差异;两个月份肥满度随体长增加均无显著变化;两个月份其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b值分别为3.0856和3.0121; 28个耳石样本中,年龄为0.51~1.12龄,优势年龄组为0.60~0.80龄,占比39.29%;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犬牙锥齿鲷体长与年龄关系,生长参数分别为:L!=263.77 mm、k=0.71、t0=-0.5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食物转化率相关候选基因ffar3序列与表达分析
《水产学杂志 》 2020
摘要:FFAR3(Free fatty acid receptor 3)是一类短链脂肪酸和重要的能量来源,可调节机体内脂肪形成和动物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体质量约200 g的1龄鲤Cyprinus carpio投喂后0 h(对照组)、2 h、4 h和6 h分别取5尾鱼,用MS-222麻醉解剖取适量脑、肠、肝脏和肌肉等新鲜组织,用SuperScript Ⅲ First-Strand Synthesis System for RT-PCR试剂盒(Invitrogen)和定量PCR试剂盒One Step SYBR? Prime ScriptTMRT-PCR Kit Ⅱ(Ta Ka Ra)等测定了鲤ffar3序列及其表达.结果表明:鲤ffar3基因全长为3 318 bp,具有一个长度为990 bp的开放式阅读框,编码329个氨基酸;含有7个跨膜螺旋结构区域,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相似性最高,达94.19%;与人类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虹鳟Oncorhynchus mykis、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及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等物种相似性差异不大,同源性介于70.37%~78.46%之间.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所有硬骨鱼类ffar3基因与哺乳动物ffar3基因分属于系统树的2个分支.硬骨鱼类分支中,不同物种形成2个亚支.鲤ffar3基因聚在斑马鱼、剑尾鱼Xiphophorus couchianus、半滑舌鳎和斑点叉尾■的分支中.组织表达结果显示,ffar3基因在肠中表达量最高,肌肉和脑中次之,而在肝组织中表达量最小.进食后不同时间在脑、肠和肌肉中表达量差异显著,进食2 h脑中基因表达量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4 h和6 h基因的表达量递减;而在肠和肌肉中,进食后2~6 h基因表达量升高,6 h时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ffar3基因参与鲤摄食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isin、ε-聚赖氨酸、pH值对虾源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非生长界面模型构建与评价
《食品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分离自熟制南美白对虾的虾源枯草芽孢杆菌为对象,探究乳酸链球菌肽(Nisin)、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和pH值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应,采用简单Logistic及多项式Logistic方程构建其生长/非生长界面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比较分析抑菌因子间的协同或拮抗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简单Logistic模型与多项式Logistic模型的R2-Nagelkerke值分别为0.79和0.91;Hosmer-Lemeshow测试分别为χ2=2.00、P=0.981 (简单Logistic模型)和χ2=0.76、P=1 (多项式Logistic模型),说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描述Nisin、ε-PL、pH值及其交互作用下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非生长情况(P<0.05),且多项式Logistic模型能更好预测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概率.此外,Nisin、ε-PL、pH值及其交互作用对虾源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非生长界面影响显著(P<0.05).随Nisin及ε-PL质量浓度增加或pH值降低,生长区域逐渐减小,非生长区域逐渐扩大,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当Nisin质量浓度增加,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非生长界限向更高ε-PL质量浓度、更低pH值方向移动.无论第3种因子质量浓度为何值,当Nisin质量浓度为60、100、140、180μg/mL时,枯草芽孢杆菌在pH值分别为4.0、4.25、4.5、5.0时表现为不生长.ε-PL质量浓度为60、100、140、180μg/mL时,枯草芽孢杆菌pH值为4.0、4.5、4.75、5.25时生长概率均为0.当pH<5.0时,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受到较强抑制,此时pH值是影响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非生长界限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非生长概率模型,为定量描述水产品抑菌效应和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长/非生长模型 Nisin ε-聚赖氨酸 抑菌效应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海洋捕捞业产出管理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 》 2020
摘要:为了探索日本海洋捕捞业产出管理先行经验对我国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启示作用,采用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海洋捕捞业产出管理中的总可捕量制度、实施效果以及资源管理计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科学计算评价标准(捕捞死亡系数),运用"可接受生物学渔获量"界定产出管理范围,但从成为总可捕量制度鱼种的数值设置来看,日本对周边海域的国际渔业资源竞争意图明显.结合日本经验,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方法提出以下建议:(1)生物学资源调查融入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2)国家政策与地方自主管理形成合力.(3)设定捕捞产量红线以及科学运用捕捞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雄卵形鲳鲹肌肉品质评价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测定并比较了雌、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肌肉概略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对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雄性肌肉脂肪含量和亮度值显著高于雌性(P<0.05),水分含量和剪切力显著低于雌性(P<0.05),肌肉蛋白质、灰分含量和其他物理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鱼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雄性肌肉中苏氨酸等7种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雌性(P<0.05),其他氨基酸无显著差异(P>0.05).依据氨基酸评分标准(AAS)和化学评分标准(CS),雌、雄鱼肌肉的第一、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缬氨酸.雌性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高于雄性,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标准.雌、雄鱼肌肉各种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EPA+DHA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雄性肌肉中Σn-6PUFA/Σn-3PUFA高于雌性.综合评价表明,雌性比雄性肌肉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船联网技术的智慧渔船体系研究
《船舶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智慧渔船是智能船舶和智慧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提升我国渔船信息化技术,保障我国海洋渔船及船员航行、生产作业安全,精细化管理海洋渔业开发,科学的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环境,构建海洋渔业大数据综合平台,实现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船联网技术,构建了智慧渔船系统构架、数据集成和通信策略,实现了由渔船机电设备信息系统、渔业生产全息系统、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渔船智能化监控管理与服务系统、海洋渔业大数据信息处理与智能决策系统组成的智能海洋渔业体系。通过探讨智慧渔船技术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开展智慧渔船系统研究提出策略和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超短波岸台覆盖范围预测应用研究
《中国水运(下半月) 》 2020
摘要:近年来,为满足近海渔船与岸台间通信需求,农业农村部渔业无线电管理机构加快了渔业超短波岸台基站建设步伐.开展相关岸台覆盖范围预测应用研究有利于实现渔船海上作业区域覆盖,节约建设成本,提升全国渔业超短波通信网络通信范围和通信质量,做到统筹兼顾"全国一盘棋".本文根据渔业超短波频段电波传播特性,选取ITU-RP.1546模型对河北地区渔业超短波岸台覆盖范围进行仿真,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分析选址位置,提出规划参考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