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97条记录
免疫分析技术在金刚烷胺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与机械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总结并分析了应用于金刚烷胺残留检测中的酶联免疫、免疫层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等,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刚烷胺 残留 检测 免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莠去津降解菌SFAD3 的分离鉴定及其土壤修复潜力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能够修复除草剂莠去津污染土壤的高效降解菌,采用摇瓶富集法、平板分离法从莠去津过量使用的土壤中分离得到降解菌SFAD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测定获得菌株的最适降解条件,并通过土壤接种和盆栽试验验证菌株对莠去津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FAD3最终被鉴定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该菌株培养30 d时对污染土壤中50 mg/kg莠去津的降解率可达72.6%;菌株SFAD3在MM液体培养基中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37℃、pH 7、莠去津初始浓度6.25 mg/L、接种量2%,对莠去津降的降解率为50.0%~72.2%;与仅有莠去津的处理相比,添加有SFAD3发酵液的处理20 d后芝麻的株高、根长、湿重和干重能够显著恢复,并且该菌对芝麻还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表明降解菌SFAD3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莠去津 生物降解 门多萨假单胞菌 芝麻 土壤修复 降解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2020年,在河南省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了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小麦灌浆期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的发病率为35%,安阳市、漯河市和南阳市零星发病。通过对变褐叶鞘进行组织分离,得到74株白色稀疏绒状真菌分离物。基于多基因(ITS、β-tublin、RPB2和EF-1α)序列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和菌株形态鉴定结果表明:74株分离菌株中22株为Microdochium nivale,52株为M.majus。M.nivale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大小为(11.62~26.04)μm×(2.43~4.44)μm,平均为17.07μm×3.57μm(n=240),有1~3个隔;M.majus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大小为(15.63~33.82)μm×(3.36~8.95)μm,平均为25.14μm×5.45μm(n=240),有1~6个隔。M.nivale和M.majus两种菌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均为20℃,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上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0.93和0.89 cm·d-1。M.nivale在5~25℃下的平均生长速度均高于M.majus。M.nivale和M.majus在10℃条件下(PDA培养基)培养40 d后,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团,而其他温度产生的分生孢子团较少。代表性菌株菌丝体接种‘矮抗58’的结果表明,M.nivale和M.majus对‘矮抗58’发病率均为100%,病情指数分别为14.5~33.0和11.6~28.0,两种菌的致病力相当。本研究首次发现在河南省南阳、安阳、周口和漯河,M.majus和M.nivale可以引起小麦新病害即茎基褐腐病,研究结果为小麦茎基褐腐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茎基褐腐病 Microdochium majus M. nivale 鉴定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亲和肽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中国兽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亲和肽的病毒亲和性,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利用本实验室制备的PCV2 6A5单抗作为捕获抗体,以期固定PCV2,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中各组分的最佳工作浓度和条件,并对方法进行最低检测限、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验证.结果显示,捕获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25 μg/mL,PCV2病毒液按1∶80稀释,亲和肽最低检测限为0.5 μg/m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与猪瘟病毒E2蛋白的5条亲和肽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重复性为3.73%~8.51%,批间重复性为3.93%~7.88%.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亲和肽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良好,可为PCV2亲和肽的筛选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亲和肽 双抗体夹心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面筋蛋白酶解液中的咸味肽序列,对面筋蛋白咸味酶解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对酶解物脱盐处理后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分级超滤,选择咸味最高、分子质量1 000 Da以下的组分进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过滤层析,结合感官评定结果筛选出咸味最强的组分,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氨基酸序列。最终得到面筋蛋白中咸味肽氨基酸序列为PFGQQ、PFSPQ、QPFP、PDFP、FDDP,分子质量分别为576.28、575.28、488.25、475.22、493.21 Da。本研究为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面筋蛋白 咸味肽 纯化 鉴定 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丹参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又叫活血根,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 Linn)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干燥根入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1])。近年来,随着丹参种植规模的扩大,丹参根腐病~([2-3])、枯萎病~([4])和茎基腐~([5])等病害的大规模发生,限制了丹参种植产业的发展。2019—2021年在河南省禹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2020年河南漯河越冬代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分析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河南漯河越冬代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本研究分析了 1984年—2020年测报灯下越冬代劳氏黏虫成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2015年—2020年测报灯和高空探照灯下越冬代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雌蛾卵巢发育级别、迁飞情况和虫源性质等,同时结合漯河地区冬季温度和降雨量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漯河地区越冬代劳氏黏虫成虫数量变化的原因,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河南省劳氏黏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劳氏黏虫 越冬代 监测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风干燥中相对湿度对不同厚度山药片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干燥室内相对湿度变化与山药片内部温度变化规律,探究厚度与相对湿度的匹配关系,以及干燥条件对山药干燥特性、药用成分含量、外观品质和复水比的影响,将切片厚度分别为3、6、9 mm的山药片,在相对湿度分别为20%、30%、40%的环境下进行热风干燥.当切片厚度为6 mm、相对湿度>30%时,可以实现在干燥初期100 min内物料内部快速升温的效果.相同切片厚度下,相对湿度对山药片的干燥时间无显著性影响(P>0.05).山药片越薄,相对湿度越低,干燥时间越短,比能耗越低.3 mm的山药片干燥时间短,为220~235 min,比能耗为2.51~2.57 kW·h/kg.相对湿度与山药片厚度对山药片尿囊素含量、浸出物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相对湿度为40%时,3 mm的山药片尿囊素含量最高(11.92 mg/g);相对湿度为20%、厚度为3mm时,浸出物含量最高(9.72%).相对湿度与切片厚度对山药片色差影响较小(P>0.05);对山药片复水比有显著性影响(P<0.05),3、6、9 mm的山药片,均在相对湿度为30%时复水比较高,分别为2.34、2.32、1.79 g/g.相对湿度为20%、厚度为3mm时,综合评分最高为0.70.实际生产中,干燥室内相对湿度难以快速降低至20%以下,建议在干燥室内相对湿度保持为30%或40%,山药切片厚度为3mm的情况下进行山药片干燥.

关键词: 山药 热风干燥 相对湿度 切片厚度 尿囊素 复水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堆肥腐殖酸演化规律及堆肥工艺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应用化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堆肥过程中腐殖酸的形成机理、动态变化及堆肥工艺对腐殖酸类物质产量与结构特性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内容,分析了堆肥腐殖化进程及堆肥工艺对其驱动机制,以期为提高农业固废腐殖化效率提供科学参考,对优化农业堆肥技术、强化腐殖酸类物质的实际应用具有重大意义,促进农业和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堆肥 腐殖酸 演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授粉期高温胁迫下雄穗大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高温是制约夏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气象因子之一,通过设置授粉期高温胁迫和雄穗变小处理,探明高温胁迫下雄穗大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为玉米抗逆栽培及耐高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玉米品种浚单20(XD20)和农华101(NH101)为试材,于2020—2021年玉米抽雄至散粉结束的10 d内采用人工模拟增温试验,同时,设置抽雄期雄穗变小处理(剪除60%雄穗分枝数),探究授粉期高温胁迫下雄穗大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2年结果表明,授粉期高温胁迫对玉米雄穗长度、分枝数、小穗数和雌雄开花动态影响较小,但导致玉米干物质积累能力及向穗部分配比例下降,影响雌穗生长发育,造成穗轴长度和穗轴粗显著降低,穗粒数显著减少,花后物质积累量及向籽粒分配比例下降,进而产量显著降低。高温胁迫后,NH101穗长的下降幅度小于XD20,但行粒数、穗粒数及花后物质积累向籽粒分配比例的下降幅度高于XD20,导致NH101产量降幅超过XD20,XD20和NH101产量降幅分别为12.32%和25.00%,可见XD20比NH101更耐高温。雄穗变小处理使XD20和NH101的雄穗分枝数和小穗数分别显著降低58.57%、42.91%和57.30%、41.34%,但对雌雄开花动态无显著影响。2个温度条件下,雄穗变小处理均能促进雌穗生长,增加穗粒数,促进花后物质向籽粒积累,进而提高产量,其中,高温条件下的XD20增产幅度最大。在常温条件下,与正常雄穗处理相比,雄穗变小处理下,XD20和NH101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2.76%和4.37%,而在高温条件下,分别增加12.47%和5.75%。【结论】授粉期高温胁迫对雄穗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但导致雌穗生长发育受到不可逆损伤,穗粒数减少,制约了花后光合同化物向籽粒分配,产量显著下降。高温条件下,适当减少雄穗分枝数可促进雌穗生长发育,增加穗粒数,促进花后物质向籽粒积累,提高产量,且大雄穗型品种浚单20增产幅度高于小雄穗型品种农华101。

关键词: 玉米 授粉期高温 雄穗大小 干物质积累 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