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种不同产地养殖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营养成分比较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20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产地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肌肉的营养品质及其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性.方法: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台州市和山东省日照市三疣梭子蟹肌肉中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山东省日照市养殖雌性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浙江省台州市养殖雌性三疣梭子蟹(P <0.05);山东省日照市养殖三疣梭子蟹肌肉中SFA、MUFA和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浙江省台州市养殖三疣梭子蟹(P<0.05);山东省日照市养殖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肌苷酸(IMP)和腺苷酸(AMP)含量均显著高于浙江省台州市养殖三疣梭子蟹(P<0.05);山东省日照市养殖雌性三疣梭子蟹肌肉中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浙江省台州市养殖雌性三疣梭子蟹(P<0.05).结论:不同产地养殖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可能与水域环境、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可为三疣梭子蟹的品质评价及养殖繁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产苗种出口贸易综合效应探析-基于2013-2018年的数据
《渔业研究 》 2020
摘要:水产品贸易对于调节全球水产品供需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探讨其综合效应成为渔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内容.基于2013-2018年中国水产苗种出口贸易数据,评估水产苗种出口贸易的综合效应,构建了综合效应指数和集锌综合效应指数,主要结论为:经济效应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84%.不同年份的海水苗种环境效应均小于相同标准下淡水苗种环境效应,其中低限税额标准下总的环境效应平均值为30.65*10~4元.受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的拉动作用,社会效应年均增长率为4.83%.水产苗种出口贸易的综合效应指数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16%.海水苗种生产过程具有富锌的环境正外部性,因此,建议将渔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正负效应统筹作为核算环境税的改革方向,同时也可以扩展至农产品环境效应的核算领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购流通过程中大眼金枪鱼鲜度指标和生物胺的变化研究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20
摘要:研究模拟网购流通过程中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在0、4、15和25℃贮藏条件下,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K值和生物胺含量的变化以及生物胺与pH、TVB-N、菌落总数和K值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H在不同温度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TVB-N、菌落总数和K值在不同温度下的增长趋势相似,且与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有显著相关性.综合考虑,4个温度下大眼金枪鱼的货架期分别为48、24、12和8 h,0℃条件下鲜度指标和各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明显低于其他温度,说明温度和时间是控制网购流通过程中鱼肉品质的关键,建议严格把控运输温度,降低运输时间,以延长大眼金枪鱼的生食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兴凯湖大银鱼种群资源现状与合理利用
《湿地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小兴凯湖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其资源现状,根据2018~2019年小兴凯湖大银鱼的生物学资料,利用VBGF生长方程、Beverton-Holt模型和LBB(Length-based B ayesian Biomass)估算法等,研究小兴凯湖大银鱼种群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死亡率、开发率、存活率和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小兴凯湖大银鱼体长的生长方程为Lt=204.75*[1-e-2.4(t+0.063)](Lt为年龄为t的大银鱼的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为Wt=42.51*[1-e-2.4(t+0.063)]3.1704(Wt为年龄为t的大银鱼的体质量);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0.418a;种群临界年龄为0.547 a;种群总瞬时死亡率为6.72/a;种群开发率为67.86%;种群存活率为0.12%;种群资源生物量约为5710余吨,个体数量约为7 190万尾.小兴凯湖大银鱼资源处在过度利用状态,在控制捕捞强度的前提下,将开捕规格定为143 mm、开捕时间定为9月较为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麻哈鱼生长前期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学观察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养殖大麻哈鱼生长前期血清中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性腺发育状况,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及常规组织学技术对2龄、3龄大麻哈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龄、3龄雌性大麻哈鱼血清中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均高于雄性,且同性别中3龄大麻哈鱼生殖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均高于2龄;2龄大麻哈鱼与生殖相关的内分泌激素之间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3龄大麻哈鱼促黄体生长激素与各激素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余各激素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精巢结构属于小叶型,其内生殖细胞处于精原细胞向精母细胞转化阶段;2龄大麻哈鱼卵巢内含有3个时相的卵母细胞,3龄卵巢内90%以上为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卵巢内卵母细胞逐步发育为完全同步型,符合野生环境下大麻哈鱼一次性产卵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渔船用舱底水分离器质量现状与启示
《农机质量与监督 》 2020
摘要:随着人类开发海洋资源规模日益扩大,海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劳氏船级社统计资料显示,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为来自于船舶污染,特别是石油污染。据IMO资料数据统计,在全世界每年进入海洋的147万吨石油中,有30万吨是由于运输中舱底水排放入海造成的,占比大于1/5,这些数字触目惊心。可见,舱底水分离器的质量是把好保护海洋环境关的第一步。一、渔船用舱底水分离器质量重要性我国目前渔船总数大约为106.6万艘,占世界渔船总数的1/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及分布格局
《水生态学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鉴于吉林省生态环境和水域类型多样性以及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探究了吉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分布格局,为保护区的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取分级统计、分类汇总的方法对保护区数量、面积、保护对象、水域类型及空间分布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结合吉林省主要水系,采用叠图法绘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图,最终对吉林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1~10批)的保护物种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至2016年底,吉林省共建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7处,总面积达4 622 km~2,其中河流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21处,水库型4处,湖泊型2处;保护区分布中,松花江流域有17处,鸭绿江流域6处,图们江流域3处,辽河流域1处;保护对象中包含鱼类13科、61种,甲壳类1科、1种.研究表明,吉林省现有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已初步形成了水域类型较齐全、空间分布较均匀的鱼类栖息地保护格局,在保护珍稀水生生物方面能发挥较大作用;探讨了保护区在特有物种保护、结构布局和功能区划协调性等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