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遗传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5个大豆基因型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用高浓度2,4 D诱导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并对生产上种植面积大、体细胞胚胎发生率高的大豆基因型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主栽的大豆基因型中有14个基因型体细胞胚胎发生率超过40%。用含有pGBI121S4ABC质粒的LBA4404农杆菌侵染5个东北地区主栽大豆基因型的2147个未成熟子叶,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17株抗性株。经PCR、PCR Southern检测,有12株呈阳性反应,证明Bt基因已导入到大豆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电子显微镜能够在超微水平上直观地观察组织、细胞以至于细胞器的变化。目前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大豆研究的各个方面 ,如大豆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大豆抗病机制的研究、不良环境对大豆影响的研究以及大豆遗传进化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以上研究的进展 ,并提出了今后大豆超微结构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品种龙辐单208的选育与开发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辐单208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辐967-3为母本,自交系辐913-8为父本育成的青贮玉米品种。该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生育期127d,需≥10℃积温2700℃·d。1998~2002年在各级青贮产量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及抗逆性强等特点。作为青贮玉米而言,龙辐单208的适应区为≥10℃积温在2400℃·d以上的地区。它适宜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清种密度一般公顷保苗55000~60000株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