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个CMS水稻育性回复突变体的RAPD分析
《遗传学报 》 1997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32A、保持系Ⅱ-32B、恢复力由单基因控制的育性回复突变体(G3和E15),以及两个恢复系(明恢63和IR24)的基因组DNA为材料,用RAPD方法比较分析了各材料间的差别和亲缘关系。发现可育回复突变体和不育系间有一定的差异,但远远小于两个恢复系和不育系间的差异,甚至小于保持系和不育系间的差异,从而在DNA水平上为育性回复突变体的真实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排除了机械混杂或惭复系串粉的可能性。实验也说明辐射可引起基因组内广泛的变异,但大部分遗传的变异并不影响生物的性状和生活力。另外发现突变体中出现的多态片段有二部分也存在于其他品种中,说明辐射引起的突变在整个水稻种群中并不一定是全新的,有的可能属于回复突变
关键词: 水稻,CMS,育性回复突变体,RAPD


奶山羊β-乳球蛋白cDNA的克隆
《动物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奶山羊乳腺中快速抽提总RNA,根据已发表的绵羊β乳球蛋白(oBLG)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与oBLG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和最后一个外显子的部分序列相对应并能与特定载体末端互补的一对引物,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特异性片段。将扩增片段与线性化质粒pDIRECT退火,获得重组质粒pDBLG。PCR鉴定、限制性分析和分子杂交均表明已克隆到奶山羊BLG的cDNA。
关键词: 奶山羊,β-乳球蛋白,互补脱氧核糖核酸,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克隆


上海佘山发现黑松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M型株系
《上海农业学报 》 1996 CSCD
摘要:1989~1991年对上海佘山濒死黑松调查中发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M”型株系。该线虫形态学上带有某些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特征,但它发现于尚未见枯萎症的染病松材中,并随着线虫密度增加病树进入枯萎和死亡。该株系与江苏六合群体(国内典型钝尾高毒力株系)在灭菌黑松木材上的繁殖系数相近,分别达3.32和4.96,这两个株系间的配对杂交产生了有尾突后代。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有关问题探讨
《科学学研究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提出了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从农业科研系统深化改革、调整机构、分流人才等方面作了探讨。


上海佘山发现黑松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M型株系
《上海农业学报 》 1996 CSCD
摘要:1989~1991年对上海佘山濒死黑松调查中发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M”型株系。该线虫形态学上带有某些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特征,但它发现于尚未见枯萎症的染病松材中,并随着线虫密度增加病树进入枯萎和死亡。该株系与江苏六合群体(国内典型钝尾高毒力株系)在灭菌黑松木材上的繁殖系数相近,分别达3.32和4.96,这两个株系间的配对杂交产生了有尾突后代。
关键词: 松材线虫;致病力;形态学;线虫杂交


棉花枯萎病诱导抗性初步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简要报道了利用棉花致病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棉花产生抗枯萎病性。通过诱导物的筛选,发现 Rhizoctonia solani、Colletotrichum gossypii 和 Fusarium moniliforme 可诱导棉苗产生抗枯萎病。在诱导效果上,R.solani 明显比 C.gossypii 和 F.moniliforme 强。此外,由以上3种病原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的抗性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病性逐渐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