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茶园复合种植对土壤性状及茶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海南茶园复合种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化学品质的影响,为海南茶园绿色生产及提升茶叶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构建茶园生态结构,开展田间试验.[结果]黄槐(乔木)-茶树(灌木)-野花生(草本)复合种植结构在土壤性状和茶叶品质上均优于茶树-黄槐、茶树-野花生和单一茶树种植结构;单一茶树种植结构表现最差,且与黄槐-茶树-野花生复合种植结构差异显著(P<0.05).黄槐-茶树-野花生复合种植结构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幅为33.70%;分层土壤温度最高降幅达28.31%,最低降幅5.29%;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25.86%;碱解氮增加30.03%;速效磷增加25.51%,速效钾增加28.75%;茶树芽长和百芽重分别增加了17.58%、33.12%(鲜)和39.88%(干);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黄酮分别增加14.41%、18.71%、14.21%和32.87%.[结论]黄槐-茶树-野花生复合种植能增强茶园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善茶树的生长发育水平,提升茶叶品质质量.


海南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防治
《兽医导刊 》 2020
摘要:羊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贫血、发热和黄疸,是由羊的附红细胞体病原引起的亚急性、非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文结合海南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措施,总结了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希望对黑山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指山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DNA甲基化检测分析
《养猪 》 2020
摘要:DNA甲基化作为真核生物基因组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对生物体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五指山猪肌肉组织基因组DNA的甲基化程度,试验利用MSAP技术,使用筛选的10对引物扩增,检测五指山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甲基化程度。结果显示:1月龄、2月龄、4月龄五指山猪背最长肌的平均甲基化率分别是44.78%、41.58%、38.92%;1月龄、2月龄、4月龄五指山猪半腱肌的平均甲基化率分别是41.70%、39.39%、38.81%。研究结果为五指山猪生长发育规律、系统选育及矮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表观遗传学依据。


海南榴莲蜜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 2020
摘要:榴莲蜜又名小菠萝蜜,为桑科木菠萝属植物,属于典型的热带特色果树,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特别是在苏门答腊及婆罗洲一带广为种植,目前已成为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及柬埔寨等热带地区的特产.榴莲蜜为常绿乔木,植株形态和果实外形均类似菠萝蜜,不同之处在于嫩枝、叶、花序梗、托叶都被有长3~4毫米的褐色硬毛,整株有乳状汁液.果型一般较菠萝蜜小,果肉可口、风味独特、香味浓郁,因其果实具有类似于榴莲的气味而被称之为榴莲蜜.研究表明,


胡椒的酶辅助机械脱皮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在机械脱除胡椒果梗、果粒和蒸汽熟化基础上,优化胡椒的酶法脱皮工艺,并测定其品质特性.以脱皮率、白度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果胶酶脱除胡椒果皮,在单因数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脱皮工艺,测定白胡椒中水分含量、总灰分、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挥发油、胡椒碱、碎果率、黑果率、白度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果胶酶脱除胡椒果皮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4、底物质量浓度2.0 kg/L,酶添加量150 U/g、酶解时间30 min,此方法制得的白胡椒中水分含量、总灰分、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挥发油、胡椒碱、碎果率、黑果率、白度值、脱皮率依次为(13.14±0.23)%、(1.31±0.08)%、(7.08±0.15)%、(2.31±0.16)mL/100 g、(5.42±0.17)%、(1.76±0.12)%、(2.35±0.15)%、75.35±2.18、(97.35±1.37)%.研究表明,酶辅助机械脱皮法脱除胡椒果皮可行.


墨兰品种的观赏性状及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墨兰品种间的观赏性状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13个品种的墨兰为试验材料,用SPSS软件对墨兰品种的8个性状进行系统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墨兰品种中,'万代福'、'江南白墨'和'企黑爪'植株壮硕、叶片厚实,在花枝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吴字翠'、'企黑爪'和'江南白墨'在开花性状上表现最佳.SPSS分析将13个供试品种分成3个群集,类群Ⅰ:'阳明锦'、'招财进宝'、'瑞玉'、'金鸟'、'大勋冠'和'大勋爪';类群Ⅱ:'新娘'和'玉妃';类群Ⅲ:'企黑爪'、'万代福'、'金华山'、'吴字翠'和'江南白墨',其中各个性状表现最好的是类群Ⅲ,'企黑爪'、'万代福'、'金华山'、'吴字翠'和'江南白墨'在8个观赏性状中都表现最佳,这与差异分析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发现墨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其遗传基础广阔,这为今后墨兰杂交种的选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墨兰(Cymbidium sinense) 观赏性状 聚类分析


热带油茶根腐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茶根腐病是普遍危害油茶树的一种根部病害,已成为影响海南山茶油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弄清其病原种类及其多样性关系,进而找到有效的防治策略,提高海南油茶成林率,本研究对海南油茶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分子鉴定和进化发育分析.从海口云龙、五指山、通什、红山、琼中、白沙、文昌等地采集腐根病样,经组织分离、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测定和分析,GenBank中BLAST同源性比对搜索,以及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系统进化发育关系.明确了海南油茶根腐病的病原有两种,一种为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一种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以层生镰刀菌为主.形态学上代表菌株可分为两类,产生紫红色色素和黄褐色色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产生紫红色色素的代表菌株与层生镰刀菌的多条序列相似性为100%,并聚在同一分支上;产生黄褐色色素的代表菌株尖孢镰刀菌多条序列相似性为100%,并聚在同一分支上.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油茶根腐病由两种以上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研究结果对油茶抗病育种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根腐病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分析


"泰八"菠萝蜜在海南引种试种表现
《中国南方果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泰八"菠萝蜜是泰国南部菠萝蜜种植户2005-2009年筛选培育的优良品种,2012年引入海南省试验示范种植,总结了该品种的引种表现,初步分析其适生性和推广潜力.结果表明,在海南地区5年生植株有3个成熟高峰期,分别是2月中旬至3月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果实纵径39.75 cm,横径24.22 cm,果形指数1.64,短椭圆形,单果质量13.70 kg,株产219.2~246.6 kg;果苞多为肾行、纺锤形,单果苞质量22.84 g、果苞厚3.00 mm,内有种子1粒;果实表面具六角棱形瘤状突起,可溶性固形物25.53%,果肉纤维含量低,可食率38.6%,肉厚味香,果苞黄色到橙黄色、苞肉厚而密、质脆.该品种具有周年结果、早结丰产、适应性强、易管理、抗逆性强等特点,综合表现优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