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不同垫料组成对猪用发酵床细菌群落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垫料基质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应用PCR-DGGE技术对发酵床7种不同垫料(锯木屑、稻壳、酒糟、菌糠、醋糟、稻草、稻壳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DGGE指纹图谱,对它们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优势条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垫料样品的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有所不同,酒糟垫料组细菌多样性指数最高,稻草垫料组细菌多样性指数最低。全锯木屑与50%稻壳相似性较高而聚为一类,与50%菌糠次之,与50%稻草的相似性最低。在垫料基质中检测到的菌群主要是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Amaricoccu sp.、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ales sp.)、梭菌属(Clostridium sp.)、肠杆菌属(Escherichia sp.)、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以及一些未知的菌群。垫料组成是影响发酵床垫料微生物构成的重要因素,稻壳、菌糠作为垫料可部分替代锯木屑,而对发酵床垫料的微生物区系影响较小。

关键词: 发酵床 垫料 细菌群落 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桃新品种‘霞晖8号’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霞晖8号’是以‘朝晖’为母本,‘瑞光18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桃新品种。花蔷薇型,有花粉,自花结实,丰产稳产。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46 g,大果390 g;成熟时果面80%以上着红色,外观美丽;果肉白色,硬溶质,风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可溶性糖10.15%,可滴定酸0.21%,粘核。在南京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2 d。

关键词: 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B-1015的T-DNA标记基因的克隆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致病力丧失突变菌株B-1015,克隆和分析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为稻曲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015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致病力等生物学表型。用PCR检测T-DNA在B-1015基因组中插入的稳定性,用Southern杂交检测T-DNA插入的拷贝数,用hiTail-PCR扩增T-DNA侧翼序列,用RACE PCR克隆T-DNA标记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所克隆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菌株P1相比,突变菌株B-1015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都有较明显的降低,孢子萌发率无明显差异,致病力丧失。分子检测结果表明T-DNA在B-1015基因组中为稳定的单拷贝插入。hiTail-PCR得到的T-DNA两端侧翼序列在野生型菌株基因组上不相连,RACE PCR在两边的侧翼序列上分别克隆得到Uvt-1015R和Uvt-1015L。预测分析表明Uvt-1015R包含一个长度为948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finder,ORF),可编码295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5′-untranslated regions,5′-UTR)长度为341 bp,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长度为271 bp。Uvt-1015L包含一个长度为351 bp的ORF,可编码116个氨基酸,5′-UTR为31 bp,3′-UTR长度为174 bp。在已知功能的蛋白中检索,没有发现与Uvt-1015R和Uvt-1015L基因同源的蛋白。序列分析发现T-DNA插入在两个基因序列中间,RT-PCR结果显示,在突变菌株B-1015中,Uvt-1015R表达量下降,Uvt-1015L不表达。【结论】稻曲病菌突变菌株B-1015致病力等重要生物学表型发生改变,可能是由于T-DNA的插入导致了B-1015基因组重排和Uvt-1015R、Uvt-1015L基因结构的破坏。

关键词: 稻曲病菌 致病力 T-DNA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离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并阐明其不育机理,本研究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保持系21B的线粒体DNA为材料进行SRAP分析。结果显示,在21A中获得3条多态性条带。对多态性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分析后发现,这3个片断(分别命名为CMS721、CMS394、CMS285)在GenBank中都与能量代谢途径有关。针对序列特征设计SCAR引物,对21A和21B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验证,3对引物只在21A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已成功地将SRAP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MS721、CMS394和CMS285基因在21A不同组织(根、茎、叶和花)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只在不育系中表达,且在不同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差异很大,其中基因CMS721表达量在中花蕾中迅速下降,推测该基因控制辣椒花药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引起小孢子发育障碍,最终导致雄性不育。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表达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同株花果茎叶杂色材料的获得和特征特性初探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观赏桃育种过程中获得了1份特殊材料‘PCM-1’,花为粉—白杂色,叶片为紫红—绿杂色,嫩茎表面有紫红色条带或细点,幼果表面有不规则红色斑块或细点。从杂色性状的形态学特性、无性繁殖表现和有性遗传规律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进行了其亲本和无性系的SSR鉴定。连续6年观察发现‘PCM-1’的杂色性状稳定;徒手切片观察到杂色均出现在表层的第一层细胞。嫁接繁殖表明杂色性状稳定(97.4%),但无性系中也能分离出较低比例的纯色株系(2.6%);花、果、叶、嫩茎4个部位的杂色具有同步性。以‘PCM-1’为母本,与花色纯白、叶色纯绿的父本杂交,后代中能够出现12.2%~24.7%的杂色单株。通过SSR鉴定发现‘PCM-1’的母本为‘红粉佳人’;经324个SSR标记鉴定,‘PCM-1’(杂色)、‘PCM-1R’(纯红)和‘PCM-1G’(纯绿)3个无性系间未发现等位基因差异。

关键词: 杂色 表型 遗传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白粉病菌遗传学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属大麦专化型活体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Bgh)引起的真菌病害,在全球大麦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大麦白粉病菌与寄主之间存在着"基因对基因"的关系,分化为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由于病原菌基因突变、重组和流动以及寄主的选择作用,大麦Bgh种群毒性、致病型频率和分布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分子标记已对30多个Bgh无毒基因位点进行了连锁作图分析,已克隆了Bgh无毒基因AVRk1和AVRa10,Bgh全基因组测序现已完成。文章综述了大麦白粉病菌的侵染循环、遗传分化及其无毒基因的定位、克隆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于病原菌毒性进化和基因组解码信息获得持久控制大麦白粉病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大麦白粉病菌 致病性 无毒基因 致病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4年在大田设计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kg·hm-2)的试验,测试了玉米5个生育期内的光合及干物质指标,并用模型模拟产量及干物质的积累。研究了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15 000kg·hm-2)产量、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50kg·hm-2施氮水平处理下产量最高,3个品种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 798、15455、16 787kg·hm-2;确定了3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461.3、463.8、452.8kg·hm-2,过高过低施氮均不利于增产。(2)450kg·hm-2施氮水平增大了开花期光合速率,降低了灌浆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450kg·hm-2施氮水平下的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灌浆中前期大,积累量多。450kg·hm-2施氮水平下,对干物质积累的Richards方程解析表明,3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均在花后10d内,且越晚产量越高;生长活跃期越长(花后25d),实际和理论干物质积累量越大的品种,产量就越高。对比3个品种的实际和理论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值后知,苏玉20、苏玉29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因此,通过氮肥运筹增大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推迟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促使灌浆前期有着较大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将是获得超高产玉米群体的关键。

关键词: 夏玉米 施氮水平 超高产 光合特性 Richards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EMS诱变创制软质小麦宁麦9号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突变体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创制遗传背景一致的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缺失系,为小麦品质研究和育种提供材料。将软质小麦品种宁麦9号,用0.4%EMS溶液处理10 000粒种子,获得3781个M1代单株,采用"半粒法"对每个株系进行SDS-PAGE鉴定,从中筛选出299个(7.91%)HMW-GS突变株,包括HMW-GS缺失和分子量突变2种类型。其中,HMW-GS缺失突变176株,突变频率为4.65%,缺失亚基涉及Ax1、Bx7、By8、Dx2和Dy12,突变频率为0.24%~3.28%;分子量突变130株,突变频率为3.44%。将突变体的具胚端种子于温室中繁殖获得M2代,再次鉴定各株系的HMW-GS,并经M3代验证,最终获得Ax1、Dx2、Bx7、By8和Dy12缺失突变体,及Ax1+By8双缺失突变体。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这些突变体的谷蛋白大聚体(GMP)和谷蛋白/醇溶蛋白(GLU/GLI)比值,发现不同缺失突变体的GMP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Bx7亚基缺失突变体中GMP含量降幅最大,高达42%。另外,不同缺失突变体的谷蛋白总量和GLU/GLI比值也低于对照,Ax1+By8双缺失突变体的GLU/GLI比值最小。

关键词: 小麦 甲基磺酸乙酯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谷蛋白大聚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猪圆环病毒P1转录的Northern Blot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类猪圆环病毒P1的转录本,采用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通过Northern Blot方法,对转染PK15细胞的类猪圆环病毒P1进行了RNA转录分析。结果表明,Northern杂交可检测到2个RNA转录本,包括正链上ORF3的RNA和负链上ORF1的RNA。同时,ORF3 RNA表达时间比ORF1的短,且丰度也大大低于ORF1。类猪圆环病毒P1至少存在ORF1和ORF3 2个转录本。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P1 转录分析 Northern 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GGE双标图划分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流域棉区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合理划分纤维品质生态区有助于提高原棉品质和配棉效率。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分析2000—2012年期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提出长江流域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案。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区可划分为"中等品质生态区"、"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和"低马克隆值生态区"。其中,长江流域中等纤维品质生态区涵盖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南襄盆地棉区、湖南省环洞庭湖东部和西部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与江淮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与沿江棉区和浙江省沿海棉区,纤维品质较好,代表了长江流域的总体水平;高长度与比强度生态区位于湖南省环洞庭湖北部滨湖沃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优良,而马克隆值偏高;低马克隆值生态区涵盖长江流域最西边海拔较高的棉花熟期早长势较弱的四川丘陵棉区和最东边土壤含盐度较高且棉花长势较弱的江苏沿海棉区,纤维马克隆值达到B级水平,为长江流域马克隆值最好的区域,但纤维比强度水平一般。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长江流域棉花区域化种植和纺织企业合理用棉提供决策支持,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生态区划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棉纤维品质 生态区划分 长江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