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枯草芽孢杆菌B731发酵工艺优化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731是分离自番茄根际土壤的拮抗细菌,对番茄早疫病有较好的防效。其生长量受培养条件、碳源和氮源的有无及种类影响,在NA培养液中其最适生长条件为28℃、初始pH 7.0、装液量25 mL·L-1、在转速100~140r·min-1条件下培养48h。最适碳源、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分别为蔗糖、酵母膏和硝酸钾,尿素对其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经正交试验,其最佳营养配方为:40 mg·L-1蔗糖、10 mg·L-1蛋白胨、2 mg·L-1酵母膏、20mg·L-1玉米粉、1mg·L-1硝酸钾、0.6mg·L-1硫酸镁和0.4mg·L-1磷酸氢二钾。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菌 生防细菌 营养 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养猪业生产结构变迁与成本收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1985—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存出栏量、猪肉产量、生产布局及规模养殖场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30年来江苏省养猪业生产结构与发展变迁特征。30年间,全省生猪养殖量呈曲折上升态势、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其中年出栏500~2 999头的养殖场出栏比重逐步增加;养殖区域化态势明显,苏北主产区地位确立。利用成本收益数据,比较了近10年来江苏省养猪业的成本构成、成本和利润变化情况、不同规模养猪场的成本与收益情况,结果表明: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比例最大,且增长速度最快;猪肉的价格、产值、利润波动明显;不同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成本最高、利润最低,中规模养殖场利润最平稳。因此应充分挖掘全省不同经济区域的地区优势,优化生猪的产业化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的规模养殖,鼓励和扶持产供销、养殖-加工一体化、组织化生产;建立完善产业监测预警体系,保障养猪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生产结构 规模养殖 成本收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叶多酚对高脂小鼠血脂及肝脏组织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蓝莓叶多酚,研究蓝莓叶多酚对小鼠血脂及肝脏组织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基础组、高脂模型组、蓝莓叶多酚低剂量组(50 mg/(kg·d))、蓝莓叶多酚中剂量组(150 mg/(kg·d))、蓝莓叶多酚高剂量组(300 mg/(kg·d))、立普妥阳性对照组(3 mg/(kg·d)),连续灌胃30 d,眼球取血,取出肝脏,测定血脂及肝脏指标。结果:灌胃50 mg/(kg·d)的蓝莓叶多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活力较高脂模型组的(329.57±15.06)U/g pro下降了26.7%;当蓝莓叶多酚的剂量增加至150 mg/(kg·d)时,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LDL-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且肝脏中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当蓝莓叶多酚的剂量增加至300 mg/(kg·d)时,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肝脏指数由高脂模型组的(4.98±0.33)%降至(4.19±0.14)%,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的活力分别比高脂模型组的(329.57±15.06)、(354.31±23.31)U/g pro下降了32.15%和22.9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具有调节血脂及保护肝脏的功效。

关键词: 蓝莓叶多酚 血脂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设计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区域试验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设置直接影响试验的遗传力和品种选择效率。本研究以2000—2014年期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国家棉花区试数据为资料,依据各棉区的试验发展现状和试验遗传力随着试点数量的变化,分析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设置的合理性,提出各棉区试点数量的设置方案。结果表明:(1)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采用3次重复是保证试验效率的充分条件;(2)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国家棉花区试现行的试点数量设置已经可以充分满足试验的遗传力要求,西北内陆棉区的试点数也符合遗传力达到0.75的基本要求;(3)由于棉花区域试验对品种的推荐审定和应用十分重要,试验过程中也可能会因田间管理、自然灾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导致试验报废,为充分保证试验的可靠性,长江流域棉区可保持当前20个左右的试点数量,遗传力即可达到0.90的水平;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可以分别将试点数量增加到27个和19个左右,遗传力达到0.90和0.85的水平。该结果为国家棉花区域试验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区域试验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区域试验 遗传力 噪信比 重复次数 试点数量 优化配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2014年以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某河道污泥为研究对象,以农田施用污泥20 kg?m~(-2)和不施用污泥为主处理,以施氮肥120 kg(N)?hm~(-2)(LN)和240 kg(N)?hm~(-2)(NN)为副处理,连续两季种植粳稻品种‘武运粳24’,研究河道污泥农田施用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道污泥农田施用,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和重金属Cu、Zn、Pb含量,水稻产量平均增加7.05%,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Pb含量分别增加53.66%、18.71%和802.29%,水稻吸氮量显著增加,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2)河道污泥施用后,较高施氮量(NN)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对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水稻产量、水稻吸氮量显著增加,但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3)污泥处理条件下,与第1季相比较,第2季稻田土壤重金属Cu、Zn、Pb含量平均下降5.0%左右、籽粒中重金属Cu、Zn、Pb含量下降7.27%~12.65%,但均显著大于不施河道污泥的对照处理。4)污泥×氮肥、污泥×年度、氮肥×年度和污泥×氮肥×年度的互作效应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水稻产量、籽粒重金属含量和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河道污泥 施氮量 重金属 水稻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喷钙对金陵黄露桃钙吸收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鲜食黄肉桃品种金陵黄露为材料,在盛花后30 d(幼果期)、55 d(果实膨大期)、80 d(成熟前期),分3次对果实和叶片喷施不同形态的钙,研究了喷钙对叶片、果皮、果肉钙含量及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增加了金陵黄露桃叶片、果皮、果肉的钙含量,整个发育期以幼果期喷钙效果最为显著,0.015 mol/L螯合钙处理在3个测定时期(花后55 d、80 d、87 d)钙含量最高。此外,在果实贮藏25 d后,观察其果肉细胞超微结构,发现经喷钙处理的果肉细胞中钙主要分布于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而且细胞结构较清晰完整,0.020 mol/L和0.015 mol/L螯合钙处理的清晰程度较好;而喷施清水对照的果肉细胞中仅发现少量的钙,其细胞壁扭曲变形、断裂,细胞分室作用消失,细胞结构异常,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可见,在桃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和果实表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钙溶液能增加果实钙含量,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其中以0.015 mol/L螯合钙处理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 钙含量 细胞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O高透光膜与普通PE膜的温光环境比较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相同结构大棚覆盖PO膜与PE膜后冬季室内温光环境的监测,比较研究了这2种膜对大棚冬季温光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PO膜覆盖的大棚透光率较PE膜高50%左右;PO膜覆盖的棚内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比PE膜覆盖的高,且PO膜的保温性能更好;PO膜覆盖的大棚内地温较PE膜覆盖的高1℃左右。

关键词: PO膜 PE膜 温光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生菜豆新品种苏菜豆4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苏菜豆4号是以81-6为母本,以苏地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早熟,花紫色,嫩荚扁棍形,荚绿白色,平均荚长13.4cm,宽0.8cm,平均单荚质量7.7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56.1d(天)。每667m~2鲜荚产量800~1200kg。田间对叶霉病和根腐病的抗性强。种子为扁椭圆形,平均千粒重为333.0g。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关键词: 矮生菜豆 苏菜豆4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RT-PCR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鉴别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RHDV)和变异毒株(RHDV2)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经典RHDV和RHDV2的VP60基因序列,设计2对分别结合两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利用2对引物,以人工合成RHDV2的VP60基因构建的p MD19-T-VP60-2和p MD19-T-VP60为模板,进行RT-PCR体系退火温度的优化,优化后的退火温度为58.2℃。对优化后的RT-PCR体系进行RHDV和RHDV2的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并用于检测RHDV人工感染样品和疑似临床样品,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经典RHDV和RHDV2的检测限度分别为95拷贝和76拷贝的靶基因片段,且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以及重组质粒p MD19-T-EBHSV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RHDV人工感染的组织样品检出率为100%,15份临床样品中3份为经典RHDV阳性,其他均为经典RHDV及RHDV2阴性。该方法的建立能够实现快速、特异及敏感地检测RHDV和RHDV2,为监测RHDV变异株的流行情况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经典毒株(RHDV) 兔出血症病毒变异毒株(RHDV2) RT-PCR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木霉的生防细菌鉴定及相关基因功能预测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抑菌圈法筛选出12株对绿色木霉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生防细菌,其中抑菌效果较好的为12C2-4和MS82菌株。通过对峙培养法发现MS82菌株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几乎没有影响。通过API20 NE、API50 CH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基于16S r DNA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对MS82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MS82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为了明确MS82中参与抗真菌活性相关的基因,利用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的方式构建MS82菌株的突变体库,获得完全失去绿色木霉抗性的突变体MS82MT31。通过对抗菌失活突变体中突变基因定位,发现突变基因为rpo B基因,与已知菌株Pf0-1的rpo B基因相似性为96%,说明rpo B基因与MS82抑菌活性物质合成密切相关。

关键词: 食用菌 绿色木霉 拮抗细菌 抑菌活性 假单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