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部位西伯利亚鲟鱼肉的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测定西伯利亚鲟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以及矿物元素含量,分析不同部位肌肉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鱼背部肌肉蛋白含量高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脂肪、灰分含量则显著低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p <0.05);氨基酸总量(16.1 g/100 g)及必需氨基酸含量(6.85 g/100 g)均高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各部位鲜味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腹部肌肉鲜味氨基酸比值略高于背部肌肉和尾部肌肉.西伯利亚鲟鱼尾部肌肉和背部肌肉各脂肪酸组成含量均高于腹部肌肉,但差异不显著(p> 0.05).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背部肌肉较高(2.67 mg/g),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尾部肌肉较高(4.89 mg/g),但不同部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部位肌肉的矿物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尾部肌肉中Na、Fe元素含量最高(p <0.05),K元素在背部、尾部的含量均高于腹部(p <0.05),而Ca、Mg、Zn元素在不同部位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总体上看,西伯利亚鲟背部肌肉营养价值高于腹部肌肉和尾部肌肉.尾部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和Fe含量较背部和腹部高,更易发生脂质氧化而产生腥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氮对拟穴青蟹的急性毒性及对其血清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法研究氨氮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急性毒性及在氨氮初始浓度分别为0(C0,对照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C40组)、50 mg/L(C50组),胁迫时间分别为0、6、24、48、72 h的条件下对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总氨氮对拟穴青蟹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93、66.124 mg/L,安全浓度为7.90 mg/L,非离子氨对拟穴青蟹24 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396、5.298 mg/L,安全浓度为0.63 mg/L。在胁迫6、24、48与72 h时,各实验组的LZM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相较于对照组,C10、C20及C40组在24 h的AKP、ACP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C20组在24 h的SOD活力则显著低于其他胁迫时间点(P<0.05)。胁迫72 h时,C30、C40及C50组的PO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实验条件下,不高于40 mg/L的氨氮可在24 h内使拟穴青蟹血清中的AKP与ACP活力显著升高,而50 mg/L的氨氮则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各实验组浓度氨氮均在72 h内对拟穴青蟹血清中的LZM活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PO活力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SOD活力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基化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体外消化产物抗氧化性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进行糖基化反应,并采用胃蛋白酶和胰酶对蛋白进行体外消化,分析糖基化改性对蛋白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在反应过程中自由氨基浓度显著降低,且反应前12 h降低更为明显,表明二者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接枝反应。糖基化肌原纤维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在模拟消化前后均显著高于未接枝肌原纤维蛋白(P<0.05),因此接枝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消化后蛋白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降低。SDSPAGE电泳图谱表明,肌原纤维蛋白与褐藻寡糖接枝反应促使高分子量蛋白接枝物的生成。酶解后糖基化肌原纤维蛋白的小分子蛋白、多肽的产生量明显增多,表明糖基化促进了蛋白水解反应。氨基酸分析显示,肌原纤维蛋白接枝物酶解液中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
关键词: 鸢乌贼 肌原纤维蛋白 糖基化 体外消化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吻的种群参数
《淡水渔业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长江上游干流江段吻(Rhinogobio typus)的种群现状,利用2007—2016年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鱼类调查数据,分析了吻的体长和体重结构、 繁殖、 生长和死亡参数.结果显示:江津江段吻渔获群体体长为62~490 mm,体重为3.5~1100 g,平均体长为(163.7±61.9)mm,平均体重为(66.1±93.2)g(n=289).吻体长(L,mm)-体重(W,g)幂函数关系为:W=1.69×10-5L2.91(R2=0.99,P<0.01,n=289).吻性成熟系数4月份最高,绝对繁殖力为(22798±19039)粒,相对繁殖力为(82.1±53.4)粒/g.由体长频率法拟合出其渐近体长L∞为495 mm,生长系数k为0.25/y.由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其自然死亡系数为0.52.由长度转渔获物曲线估算出其总死亡系数为1.54.江津江段吻资源开发率为0.66,超过了由相对单位补充量产量(生物量)曲线估算出的资源最大开发率(0.62),表明其资源已过度开发.
关键词: 生长 死亡 繁殖 吻(Rhinogobiotypus) 长江上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鳗弧菌灭活疫苗原液发酵条件的优化
《微生物学杂志 》 2018 CSCD
摘要:为实现大菱鲆鳗弧菌灭活疫苗中试生产,通过对大菱鲆鳗弧菌菌株VAM003二级种子培养时间、盐度、培养基、接种量、补料等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确定大菱鲆鳗弧菌菌株VAM003灭活疫苗发酵原液的发酵工艺条件。鳗弧菌菌珠VAM003接种于含2. 5%Na Cl的TSB液体发酵培养基,28℃振荡培养12~14 h,制备二级种子液,按发酵罐培养基总量的10%接种二级种子液,28℃补料发酵10~12 h。在该条件下鳗弧菌菌株VAM003发酵活菌数达到1. 20×1010cfu/m L,比优化前提高12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淡水养殖环境中的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分析科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淡水养殖水体、鱼、水生植物及沉积物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溴氰菊酯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样品分别以正己烷、丙酮-石油醚(体积比为1∶3)、乙腈超声提取,经稀H2SO4、自制碳粉及中性氧化铝柱以及浓H2SO4净化后,以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拟除虫菊酯在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在水体、鱼、水生植物及沉积物中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1%~112.4%、62.3%~98.1%、78.3%~99.3%、69.8%~120.9%,相对标准偏差在2.65%~8.45%之间,检出限范围为0.005~1μg/kg。该方法简便、快捷,回收率高,稳定性好,溶剂用量较少,能满足淡水养殖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评价了南极磷虾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thermal hysteresis activity,THA)并进行了优化实验。以纯化的南极磷虾抗冻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DSC法研究了样品的升降温速率、样品质量浓度、冰晶含量、缓冲体系等对南极磷虾抗冻蛋白THA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抗冻蛋白分子质量约为76 k Da,THA为1.76℃。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以DSC法评价南极磷虾抗冻蛋白的THA升降温速率为1.00℃/min,样品质量浓度为1.0 mg/m L,冰晶含量为10%~15%之间;不同的缓冲体系对THA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DSC法可以用于南极磷虾抗冻蛋白的THA评价,重要参数经过优化后能够有效地评价抗冻蛋白的THA。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抗冻蛋白 热滞活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大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ACE技术克隆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大亚基基因,并通过攻毒实验揭示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基因的先天免疫防御作用,为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免疫防治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研究成功克隆了脊尾白虾血蓝蛋白大亚基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大亚基cDNA全长2192 bp,开放式阅读框长2034 bp,5′非编码区长21 bp,3′非编码区长137 bp,将该基因命名为EcHcL。EcHcL编码667个氨基酸,前21个氨基酸组成信号肽,推测成熟肽的分子量为78.5 k D。Blast比对结果显示,由脊尾白虾血蓝蛋白EcHcL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沼虾、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7%、73%,其M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与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物种同源性性高达90%左右,由此推断该cDNA序列属于血蓝蛋白家族。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EcHcL基因在脊尾白虾鳃、卵巢、肝胰腺、心脏、肠、肌肉、胃、腹神经节、眼柄、血细胞中均有表达,肝胰腺中相对表达量最高。Real-time PCR分析发现EcHcL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后脊尾白虾肝胰腺和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推测脊尾白虾EcHcL基因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柘林湾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
《水产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牧场是由多个功能区组成的生态系统工程,不同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和食物网结构各不相同,通过研究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有助于了解功能区之间生态系统差异。实验通过对南澳柘林湾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海洋牧场不同功能区食物网结构进行比较,并借助SIBER对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洋牧场调查共采获生物种类78种,其中,消费者的δ~(13)C比值介于–19.94‰~–13.62‰,δ~(15)N比值介于8.78‰~15.29‰,营养级范围介于1.73~3.64。不同功能区同位素数据对比表明,人工鱼礁区生物资源相对丰富,食物网结构较为复杂;海藻增殖区中生物生态位分布最广,营养冗余程度较高;贝类增殖区生物生态位较窄,营养级分布较为集中。在不同功能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比中,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最佳,海藻增殖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山湖河蚬与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质评价及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淀山湖河蚬与翘嘴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质及初级生产力现状,2015年在保护区选取了10个采样点进行了野外采样和实验室研究,运用综合营养状态评价和相关性分析,分析了当前淀山湖保护区水质因子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叶绿素a(Chl.a)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营养元素含量、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和Chl.a含量季节间差异显著,呈现为春夏季节高于秋冬季节,而实验区与核心区无明显差异。水体N/P值范围为5.30~64.66,氮磷比适宜藻类生长。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46.67~60.70,水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保护区Chl.a变化范围为6.06~29.37 mg/m~3,初级生产力范围为65.18~1 423.11mg/(m~3·d),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较为一致,均为季节间差异较大,而核心区与实验区无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Chl.a含量与TN、TP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501和0.432。保护区氮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为保护区水华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