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温度下氮气包装处理对糙米贮藏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温度下氮气包装和空气包装对糙米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沪软1212’糙米为材料,设置氮气以及空气包装(对照)两种处理,分别在5℃、15℃、25℃下贮藏360 d,测定贮藏期间糙米色泽、质构、脂肪酸值、丙二醛含量、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气调包装对糙米的外观色泽无显著影响,总色差ΔE值小于2。氮气包装以及低温贮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糙米贮藏后蒸煮米饭硬度和胶着性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米饭硬度和胶着性提高1.5%—7.8%。贮藏45 d、5℃条件下黏附性降低24.22%,而对照组下降了43.14%。5℃下脂肪酸值比对照组少10.5 mg KOH∕(100 g),表明低温及氮气包装可延缓脂肪酸值的升高。5℃下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低9.8%,表明低温及氮气包装可降低脂肪的次级氧化程度,抑制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另外,低温及氮气包装还能维持糙米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减缓裂缝的增多增大。综上,氮气包装可以有效贮藏糙米,减缓糙米品质劣变。本研究可为氮气包装贮藏糙米提供理论基础。


利用分子聚合育种培育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沪香粳216
《中国水稻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食味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一直是优质粳稻育种的重要方向。为满足生产上对水稻品种优质多抗的需求,迫切需要在育种中加强对优质与抗病、抗逆性状的协同改良。【方法】以携带香味基因型badh2-E2和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的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母本,浓香型优质粳稻品种武香粳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在连续多代的自交过程中,利用基因badh2-E2和Wxmp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田间表现进行选种,在F8稳定株系中选择综合性状最优株系,命名为沪12-30。随后,以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k-m的宜直播、抗稻瘟病品种秀水114为母本,沪12-30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一代后连续自交选种。在回交和自交过程中,对badh2-E2、Wxmp、Pita和Pik-m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品质测定、抗稻瘟病鉴定和宜直播性状鉴定筛选育成优质多抗粳稻新品种沪香粳216。【结果】沪香粳216含有香味基因型badh2-E2、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型Wxmp、抗稻瘟病基因型Pita和Pik-m。该品种具有香味,口感柔软有弹性,直链淀粉含量为9.2%~10.4%;稻瘟病综合抗病指数为2.5,病级3级,表现为中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病等级为3级,表现为抗病;直播成苗率高,株高87 cm,抗倒性强,每667 m2产量达650 kg。【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目标性状表型鉴定是实现多目标性状聚合育种的重要手段,能够准确、有效地实现优质多抗粳稻品种选育。


黑木耳的功能活性多糖制备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为木耳属真菌,是中国最早利用的食用菌之一,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黑木耳多糖是黑木耳中最主要的组分,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开发潜力和研究意义。黑木耳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领域。本研究主要就黑木耳多糖的分离提取、纯化、含量测定以及生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黑木耳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黑木耳多糖功能性产品研发,为黑木耳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提供支持。


甜瓜GATA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GATA转录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具有Ⅳ型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GATA基因家族已在各种植物中被发现,但是目前尚无甜瓜GATA转录因子的报道。为此,利用生物信息学对甜瓜GATA家族基因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基因组中共鉴定到25个GATA基因,这些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25个GAT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长度在131~565 aa之间,蛋白分子量在14.13~63.04 ku之间,等电点范围介于3.63~9.71之间,80%定位在细胞核。根据进化关系可将甜瓜GATA家族分为3个亚族,分别包含了6、8、11个成员。启动子分析发现,GATA基因家族上游存在大量与植物激素、光信号和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显示可能存在多种转录调控。基因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约50%GATA家族成员在甜瓜不同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特异性表达。采用qRT-PCR方法对白粉病菌胁迫下的6个甜瓜GATA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ATA基因家族可能参与甜瓜对白粉病菌侵染的响应。
关键词: 甜瓜 GATA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胁迫响应 白粉病


不同施磷水平下外生菌根真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实验,比较了低磷(0.05 mmol·L-1)和正常施磷(0.50 mmol·L-1)下接种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 Fries)和豆马勃属菌(Pisolithus sp.)以及未接菌的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 K. Koch]幼苗在净光合速率、干质量、营养元素吸收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低磷条件下,土生空团菌和豆马勃属菌的幼苗菌根侵染率分别为39.9%和35.5%;正常施磷条件下,这2种真菌的幼苗菌根侵染率分别为41.4%和31.9%。总体上看,缺磷会抑制幼苗光合作用,减少干质量以及叶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接菌处理促进了幼苗光合作用,增加了干质量以及根、茎、叶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磷条件下,接种豆马勃属菌对幼苗光合作用和干质量增加的提升效果显著优于接种土生空团菌,接种土生空团菌对幼苗营养元素吸收的提升效果总体优于接种豆马勃属菌。低磷条件下,接菌处理提高了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N-乙酰-β-葡萄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且接种豆马勃属菌对土壤酶活性的提升效果优于接种土生空团菌。综合分析认为,外生菌根真菌对薄壳山核桃幼苗在低磷条件下的磷吸收和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菌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提高磷利用效率和宿主植株干质量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优势。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外生菌根真菌 施磷水平 生长特性 土壤酶活性


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揭示健康与上草黄鳝菌群组成差异,为判别黄鳝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健康黄鳝养殖水体(HW)、体表粘液(HN)、肠道粘膜(HC)和上草黄鳝养殖水体(BW)、体表粘液(BN)和肠道粘膜(BC)为试验材料,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结果】(1)上草黄鳝降低了菌群的Alpha多样性,其中,HN组Alpha多样性最高,极显著高于BN(P<0.01)。PCoA分析发现健康和上草黄鳝的体表粘液和肠道粘膜菌群分别显著分离。(2)在门水平上,上草黄鳝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上升,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降低;属水平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乳球菌属(Lactococcus)、水小杆菌属(Undibacterium)、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等丰度升高,鲸杆菌属、Pedobacter、Emticicia、多核杆菌属(Polynucleobacter)等丰度降低。(3)LefSe分析发现HN与HC组优势差异物种均为鲸杆菌属、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BN组优势差异物种主要为黄杆菌属、金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水小杆菌属等。BC组优势差异物种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噬酸菌属(Acidovorax)、乳球菌属等。其中,气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健康黄鳝和上草黄鳝中均表现出从水体-体表粘液-肠道黏膜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鲸杆菌属则主要在健康黄鳝的体表粘液和肠道粘膜中富集。(4)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上草黄鳝的致病性、胁迫耐受表型菌群丰度均高于健康黄鳝,且主要涉及的是变形菌门中菌群。【结论】首次从微生态的角度分析水体-体表粘液-肠道粘膜菌群与黄鳝上草行为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与上草黄鳝的养殖水体、体表粘液及肠道粘膜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健康黄鳝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有益菌(如鲸杆菌属等)丰度较高;而上草黄鳝微生物多样性较低,潜在致病性细菌(如变形菌门的气单胞菌属等)丰度显著上升,提示气单胞菌属和鲸杆菌属可考虑作为黄鳝发生上草行为的候选微生物标志物。


不同套袋时间对甜瓜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瓜18X-9和W4-3为试材,研究授粉后10 d和授粉后20 d两个套袋时间对甜瓜果实基础性状、质构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初步筛选甜瓜套袋的适宜时间,明确套袋对甜瓜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对2个甜瓜材料的果形指数影响不显著,授粉后10 d套袋处理的18X-9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果重均高于对照,而授粉后20 d套袋的18X-9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单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授粉后10 d套袋的W4-3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授粉后20 d套袋处理的W4-3除单果重外,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套袋可以显著降低甜瓜的果肉硬度,对果皮硬度的影响较小;果实脆性显著增加,且授粉后10 d套袋效果最佳.授粉后10 d套袋处理的18X-9各品质指标均显著提高,其中,蔗糖和类黄酮含量增加最为显著;授粉后20 d套袋处理的18X-9除果糖和总酚外,其他品质指标值均高于对照.W4-3的2个套袋处理的果实品质均好于对照,其中授粉后10 d套袋对W4-3甜瓜果实品质提升的效果显著好于授粉后20 d套袋.可见,套袋处理对W4-3品质的促进作用好于18X-9,授粉后10 d套袋的效果最佳.


4个六道木品种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六道木(Abelia spp.)品种‘Francis Mason’、‘Ruby Anniversary’、‘Sparkling Silver’、‘Edward Goucher’的花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六道木品种花挥发性成分分别有23、22、24和21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分别有16、14、14和18种;4个六道木品种的花挥发性成分包含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烷烃类6类化合物,其中,在‘Francis Mason’和‘Sparkling Silver’中检测到这6类化合物,在‘Ruby Anniversary’中未检测到酮类化合物,在‘Edward Goucher’中未检测到醇类和醛类化合物。4个六道木品种花挥发性成分的共有成分有11种,其中,D-α-蒎烯和β-蒎烯的相对含量较高,苯甲醛在‘Francis Mason’、‘Ruby Anniversary’和‘Sparkling Silver’中的相对含量也较高。综上所述,供试4个六道木品种间的花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六道木 花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