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便携式贝贝南瓜品质无损检测仪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及以上方法组合的方式进行光谱预处理,筛选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贝贝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硬度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然后筛选出最优的SSC和硬度预测模型并导入装置,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结果显示,贝贝南瓜SSC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895 5、0.874 4°Brix、2.809 7;贝贝南瓜硬度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910 7、3.029 4 kg/cm2、3.214 4。以上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预测贝贝南瓜的SSC和硬度,可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关键词: 贝贝南瓜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硬度 无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草菇菌株VG39生理及转录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G39和V23(对照)的菌丝进行低温(4℃)处理,检测处理前后多糖、赖氨酸、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红外检测、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未经低温处理时,与菌株V23比较,菌株VG39多糖和赖氨酸含量较高;与未经低温处理比较,两个菌株多糖、赖氨酸、可溶性蛋白、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未经低温处理比较,菌株VG39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明显减少;有882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核糖体中的DEGs数量(2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2个下调表达基因)最多,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的DEGs数量(8个上调表达基因)较多。研究结果为分析菌株VG39对低温耐受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菇 低温胁迫 多糖 赖氨酸 红外光谱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羊肚菌菌株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营养评价及粗提物体外活性

食用菌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5株羊肚菌(Morchella spp.)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利用超声辅助碱提酸沉法提取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粗提物,对其抗氧化活性、消化特性及降脂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实体蛋白质含量高于菌丝体,子实体总必需氨基酸占比为43.5%~48.8%,菌丝体与之相近,占比为38.8%~41.4%;而5株羊肚菌菌丝体的主要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占比高于子实体;蛋白质粗提物体外活性表明,子实体蛋白质抗氧化、消化特性及对胰脂肪酶抑制率高于菌丝体,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蛋白质消化能力及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结果为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蛋白质 营养评价 抗氧化活性 胰脂肪酶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萨佩罗病毒VP4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功能验证

畜牧与兽医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揭示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致病机制,以毒株SHCM2019为研究对象,原核表达VP4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根据VP4氨基酸序列进行PSV遗传进化分析,然后将VP4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经诱导表达得到可溶性VP4蛋白。纯化后的VP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ELISA、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验证其反应性。ELISA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 000;Western blot和IFA结果表明,其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PSV,说明重组VP4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本研究成功表达了VP4蛋白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为VP4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 VP4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同位素技术溯源羊肚菌产地

食用菌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采集自不同产地的140个羊肚菌(Morchella spp.)样品为材料,基于不同产地羊肚菌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分布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箱线图进行产地差异描述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neural network,LVQNN)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进行产地溯源判别。结果表明,羊肚菌的δ13C均值,河南与四川差异显著;羊肚菌的δ2H均值,云南分别与重庆、福建、贵州差异显著;羊肚菌的δ18O均值,重庆与甘肃差异显著。PCA依据不同产地δ2H、δ15N和δ13C值差异,初步将云南与四川、重庆、贵州羊肚菌区分;云南羊肚菌排他性产地溯源最优模型为RF,预测准确率94.29%,δ2H和δ13C值是云南羊肚菌溯源的主要依据;河南、四川、贵州和重庆羊肚菌排他性产地溯源最优模型分别为RF、网格搜寻法优化的SVM、遗传算法优化的SVM和遗传算法优化的SVM,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7.14%、85.71%、80.00%和97.14%,δ18O值是这4个产地羊肚菌溯源的主要依据。研究表明,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为羊肚菌产地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羊肚菌 稳定同位素 产地溯源 化学计量学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芦笋上的残留及长期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芦笋上的残留膳食风险,分别开展了1年6地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规范残留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在芦笋中的消解动态、残留水平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0.005~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86%~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1%,定量限均为0.005 mg/kg。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半衰期分别在1.1~1.9 d之间和1.3~2.1 d之间,呈现较快的消解趋势;在3 d采样间隔期下,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在芦笋上的残留量分别在<0.005~0.194 mg/kg之间和<0.01~0.041 mg/kg之间。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平均膳食和97.5%分位值膳食消费量下,芦笋中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残留量对一般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均不超过0.2%,说明通过芦笋摄入的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残留对人体产生长期膳食摄入的风险较小。本研究为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为我国制定其在芦笋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氟啶虫胺腈 乙基多杀菌素 芦笋 残留 长期膳食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质联用在三种灵芝鉴定中的应用

菌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国内外灵芝属26个灵芝品种,基于ITS+tef1序列矩阵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分别归属为灵芝Ganoderma lingzhi、紫芝Ganoderma sinense和无柄灵芝Ganodermasessile。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对灵芝菌丝体中的三萜化合物进行分析。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灵芝G. lingzhi菌丝体中发现了ganoderic acid T、ganoderic acid S等10个共有化合物,紫芝G. sinense菌丝体中检测到lanosta-7,9(11),24-trien-3β,15α,22β-triacetoxy-26-oic acid等12个共有化合物,无柄灵芝G. sessile的菌丝体中均检测到ganodermic acid Ja、lanosta-7,9(11),24-trien-3α-hydroxy-26-oic acid和5个未知化合物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灵芝G. lingzhi和紫芝G. sinense的三萜紫外特征图谱分别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灵芝G. lingzhi 12个品种的样本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在0.951以上,紫芝G. sinense 10个品种的样本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在0.920以上,说明种内品种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聚类分析结果证实,以灵芝三萜为指征,可以对灵芝属26个灵芝品种的物种分类作出正确的区分。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灵芝三萜指纹图谱可以作为灵芝物种鉴定的一个辅助手段。

关键词: 灵芝 分子生物学鉴定 三萜 液质联用 化学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株的筛选和评价

菌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首先对收集到的56份香菇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测定了菌株的菌丝长速以及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单菇重量、产量、菌盖硬度等农艺性状。基于SNP分子标记的系统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均将56份菌株分为5个类群,且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各类群之间的农艺性状具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顺利出菇的43个菌株的子实体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获得了2个适宜工厂化栽培的菌株,为香菇工厂化栽培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香菇 筛选评价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茯苓多糖对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及精子DNA甲基化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PCP)在上海白猪精液冷冻保存中的作用,采集8头上海白猪24份精液,在精液冷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CP,测定冷冻-解冻后精液质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冷冻保存后精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未添加PCP组相比,600μg∕mL PCP添加组精子活力最高(P<0.05),600μg∕mL PCP添加组精子活率最高(P<0.05),而600μg∕mL和900μg∕mL PCP添加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较高。此外,6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最高(P<0.05),300、600、9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P<0.05),600μg∕mL PCP添加组精液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最高(P<0.05);所有添加组的精子DNA甲基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添加适量的PCP可以改善上海白猪的精液冷冻保存效果,也能够降低冷冻后精子的DNA甲基化水平。

关键词: 上海白猪 精液冷冻保存 茯苓多糖(PCP) 抗氧化 DNA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YOLOv8n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雄穗检测方法

上海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解决玉米雄穗无人机识别过程中因雄穗尺寸过小造成的漏检、识别速度慢、模型体积大等问题,通过添加注意力机制、融入轻量化模块和优化损失函数,建立了一种改进YOLOv8n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雄穗检测模型YOLOv8n-maize。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达97.8%,比原模型提高了2.6%;模型计算量(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FLOPs)减少了15.8%,参数量(Parameters,Params)体积缩小了17.6%。这种高精度、小体积模型能够满足玉米雄穗快速识别的需求,可为无人机机载平台的部署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关键词: YOLOv8n 玉米雄穗 CBAM PConv GhostNetV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