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晚熟无核葡萄新品种‘红峰无核’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倍体无核鲜食葡萄新品种‘红峰无核’是以‘红斯威特’(‘Sweet Scarlet’)为母本,‘巨峰’为父本通过杂交和胚挽救选育而成的。果穗大,平均单穗质量930.2g。果粒椭圆形,果皮鲜红色,自然单粒质量6.1 g,赤霉素处理后单粒质量达12.4 g;果肉软,果汁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可滴定酸含量0.5%。果实自然无核率98.7%。早果性强,丰产,产量一般控制在30 000 kg·hm-2。在河北定州9月下旬成熟,抗病性与‘巨峰’相近。


1-甲基环丙烯对'香水'梨果实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水’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其贮藏过程中内在品质和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s,VOCs)变化的影响,并对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对照(CK)组相比,1-MCP处理显著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升高(P<0.05),显著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明显降低果皮、果肉中VOCs种类和总量。与CK组同期相比,1-MCP处理果实的果皮、果肉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S1和ACO2,乙烯受体相关基因ETR2、ERS1/2和乙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EIN3,VOCs合成相关基因LOX1/6/8和AAT1的表达量均降低。综上,1-MCP通过下调乙烯合成和乙烯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降低‘香水’梨乙烯生成量和信号传递,降低LOX1/8和AAT1基因表达量,抑制采后贮藏‘香水’梨VOCs生成和品质变化。


玉米穗腐病病原菌新知镰孢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镰孢菌类型,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照科赫氏法则(Koch's rule)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并从最适碳源、氮源、培养温度、pH、光照和致死温度等方面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表明,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为新知镰孢(Fusarium andiyazi),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产孢最适碳源是半乳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为7~12.菌株在任何光照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连续光照条件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5℃,孢子致死温度60℃.该结果为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新知镰孢;生物学特性


粳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分析
《中国稻米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冀东稻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水平,对157份粳稻资源通过田间诱发感病鉴定其稻瘟病抗性,并利用12个抗病基因标记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157份粳稻资源中表现为抗、中抗、中感、感及高感材料分别为2、70、64、9、12个,其中,材料ZY1和ZY2表现为抗。Piz和Pid3这两个抗病基因出现频率最高,而Pigm、Pia、Pita、Pik和Pi5在本地区对稻瘟病的抗性上起到主效作用,且聚合越多抗性基因,抗病性越高。结合种质资源农艺及产量性状,发现ZY2、ZY13、ZY15和ZY21适合作为抗稻瘟病育种的亲本。


河北省设施黄瓜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评估河北省设施黄瓜农药残留状况和居民的膳食摄入风险情况.方法 对采自河北省藁城县、高邑县、徐水县、永清县、肃宁县和承德县的90份设施黄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分别通过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和急性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ARf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借鉴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风险排序.结果 检测的87种农药中有26种农药检出残留,检测的90份样品的阳性样品比率为100.0%.不同人群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在0%~17.58%之间)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在0.06%~55.81%之间)都远小于100%.根据残留风险得分,高风险农药有3种,即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和毒死蜱.结论 河北省设施黄瓜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仅有1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残留农药对居民的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建议优先登记盐酸吗啉胍等抗病毒药物在黄瓜上的使用,并制定盐酸吗啉胍在黄瓜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


藜麦新品种燕藜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培育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河北省北部高原地区)种植的优质藜麦品种,创制藜麦优良种质资源,更好地推动河北省藜麦产业的发展.[方法]选用南美藜麦资源ZK08为亲本,通过30Gy钴60辐射进行诱变,筛选适宜河北坝上地区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抗逆优质藜麦新品种,通过群体分离,经历4代目标性状的选育.[结果]成功选育出藜麦新品种燕藜1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为175.5~176.5 kg/667m2,较对照(蒙藜1号、冀藜3号)增产16.69%~21.73%;生育期115 d左右,株高约167 cm;单株穗重约112 g,单株粒重约76 g,千粒重3.2 g;紧穗型,穗长约62 cm;抗倒伏、抗旱能力强.[结论]燕藜1号2021年通过河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冀认藜麦2021-001),是河北省种子站认定的第1个藜麦品种,适宜河北省坝上地区推广种植.


不同矮化砧木对'天红2号'苹果树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矮化砧木对‘天红2号’短枝富士苹果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SH6、青砧1号、青砧2号自根砧上嫁接‘天红2号’;以八棱海棠为基砧,Mark、P22、B9、M9-T337、青砧1号为中间砧,嫁接‘天红2号’为试验材料。对8个砧穗组合的株高、冠幅、主枝数量、干径、总枝量、枝类组成、叶片矿质元素、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H6自根砧嫁接‘天红2号’平均单果质量较大(256.33 g),单株结果数量多(188.68个),公顷产量最高(48 751.2±351.3)kg/hm2,且果实着色面积最高(9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优质果的要求(15.78%)。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冀中南地区以SH6自根砧嫁接‘天红2号’树体生长中庸、产量高、果实品质佳,可考虑作为当地首选的砧穗组合。
关键词: 苹果 ‘天红2号’ 矮化砧木 生长特性 矿质元素 产量 品质


杏园生草对土壤肥力、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杏园管理模式,明确自然生草对杏园土壤肥力、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3年以自然生草为处理,以清耕为对照,对比了杏园土壤肥力、杏叶片光合性能及鲜食杏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连续3年的自然生草处理能提高杏园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且在0~20 cm土层中作用最为明显,增幅分别达8.88%、38.17%和11.72%;可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但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与清耕相比,自然生草处理果实膨大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0.62%,蒸腾速率提高了9.60%,光合能力显著提升;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了16.09%,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7.87%,鲜食品质明显提高.由此可见,自然生草适宜在杏园推广,长期实施具有提质增效的作用.


中国谷子种植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方向
《粮油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谷子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代表,在距今8000年左右完成驯化并开始种植,在距今5000年左右粟作栽培逐步占据粮食生产主导地位,距今2000年左右达到史前时期的顶峰.夏商周是粟作原始生产技术向传统农业技术过渡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出现以及精耕细作栽培技术使春秋战国时期粟作栽培取得突破进展,秦汉时期粟种植区域继续扩大,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粟作也达到了繁盛阶段.进入隋唐时期,稻、麦地位逐步上升,逐步取代粟的传统地位,但在传统的黄河流域,谷子仍然占据主粮地位.元宋时期,小麦继续向南方传播,粮食生产地位逐步超过谷子.明清时期,为满足急剧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但谷子仍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建国以后我国谷子种植面积持续下降,经历了主粮时期、主粮向杂粮过渡时期和杂粮时期三个阶段,主要原因在于单产提升较慢、栽培繁琐、消费需求减少和政策缺失.新时期,谷子具有的营养、生态以及文化属性给谷子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未来,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将稳中有升,优质食用、营养保健、加工专用等特色品种需求成为趋势,加工产品类型将更加丰富,谷子产业逐步向功能化、品牌化、精品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不同类型甘薯最佳烹饪方式评价
《中国粮油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价甘薯不同食用方式下食味品质,明确不同鲜食品种的最佳食用方式及其与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以干率、蛋白质、淀粉含量均较低的2个品种冀粉2号、烟薯25和干率、淀粉、蛋白质含量均较高的2个品种冀薯8号、冀元1号为材料,选择烤制和蒸制2种烹饪方式对薯块进行处理,采用感官评价、TPA测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等方式对烤制和蒸制甘薯的口感、质构和香味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薯块硬度、弹性、黏附性、咀嚼性、胶黏性在两种烹饪方式之间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干率与烤和蒸薯的内聚性、咀嚼性呈正相关;与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呈负相关;蛋白质与烤和蒸薯的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咀嚼性呈正相关;与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烤和蒸薯的回复性呈负相关;淀粉与还原糖、可溶性糖、烤和蒸薯的弹性、回复性呈正相关;烤和蒸薯的咀嚼性、胶黏性呈负相关;还原糖与可溶性糖、烤和蒸薯的弹性呈正相关;与烤和蒸薯的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呈负相关;营养特性与质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薯块烤制和蒸制共检测出49种香气物质,冀粉2号、冀薯8号香味物质烤制比蒸制分别多11、8种,冀元1号、烟薯25香味物质烤制比蒸制分别少3、1种;感官评价得出冀粉2号、烟薯25烤制口感比蒸制口感好;冀薯8号、冀元1号蒸制口感比烤制好.综合得出:冀粉2号、烟薯25适合烤制;冀薯8号、冀元1号适合蒸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