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磷酸腺苷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情况。方法:根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关热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结合AMP与肌动球蛋白相互作用的焓变和熵变,讨论AMP对肌动球蛋白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AMP与肌动球蛋白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作用力类型,考察AMP对肌动球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证明了不同浓度AMP对肌动球蛋白解离的促进作用;AMP与肌动球蛋白结合反应中ΔG<0,ΔH>0,ΔS>0,两者之间结合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且AMP的存在使得肌动球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疏水环境极性降低;荧光光谱分析表明AMP与肌动球蛋白的结合使肌动球蛋白内源荧光发生了有规律的猝灭,298 K和313 K温度条件下AMP与肌动球蛋白的静态猝灭常数分别为8.70×10~2、4.07×10~2 L/mol,结合常数K_(LB)分别为9.253×10~2 L/mol和3.142×10~2 L/mol。结论:AMP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力和肌动球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促进肌动球蛋白的解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水温度指数及其在旱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被动微波遥感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降水量数据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地表温度产品,建立了降水温度指数模型,用于旱涝灾害的监测。该指数参考了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反演地表水分的方法,同时考虑了降水量和地表温度2个因素,并将旱灾和涝灾的监测结合起来。应用水系所在区域的降水温度指数的统计值,确定了涝灾的值域范围;应用AMSR-E土壤湿度数据,确定了旱灾的值域范围。结果表明,降水温度指数旱灾监测结果与条件温度指数监测结果一致,降水温度指数涝灾监测结果与标准化降水指数监测结果一致,且与历年相关的新闻报道相符。说明降水温度指数可以用来进行旱涝灾害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EGF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分裂增殖以及促进血管形成等多种作用的因子,对生殖过程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VEGF的生物功能必须通过与高亲和力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其主要受体为VEGFR-1(th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Flt-1)和VEGFR-2(fetal liver kinase-1/kinase inser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Flk-1/KDR)。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雌性动物生殖过程中,VEGF及其受体在卵泡、黄体、胚胎、胎盘和子宫内膜等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VEGF-受体系统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参与了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黄体血管形成、子宫内膜变化、胚胎着床、胎盘血管形成以及胎儿发育等多种重要过程;而VEGF或其受体的基因缺失将导致黄体血管发育紊乱或停滞,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早期胚胎死亡。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EGF还可以促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胚胎体外发育。本文综述了VEGF及其受体的结构和生物特性,回顾了其在雌性动物生殖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以期为VEGF及其受体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卵泡 黄体 胚胎发育 雌性哺乳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化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及山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将粉碎的油菜秸秆用30%水和不同比例(10%、15%、20%)碳酸氢铵进行氨化处理,并于处理后7、14和21 d采集样品,与未氨化处理的油菜秸秆(对照)同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采用尼龙袋法测定氨化和未氨化处理油菜秸秆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氨化后油菜秸秆CP含量增加,粗脂肪(EE)、NDF和ADF含量下降,DM、粗灰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氨化组油菜秸秆DM和CP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20%碳酸氢铵氨化处理油菜秸秆A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添加15%和20%碳酸氢铵氨化能显著提高油菜秸秆DM、CP和ADF的山羊瘤胃降解率,油菜秸秆经15%碳酸氢铵、30%水分条件下氨化处理效果最好、最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高产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渝苏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为其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2006-2007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苏8号’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达36.22t/hm~2,10.48t/hm~2和6.86t/hm~2,比对照品种‘南薯88’分别增产10.81%,14.81%和16.88%.该品种萌芽性中上,大中薯率为85.60%,薯块烘干率为29.19%,淀粉含量为19.05%,中抗黑斑病,适宜长江流域薯区推广种植,但应注意预防茎线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粉虱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对田间分离的死亡烟粉虱虫体进行保湿培养,分离得到1株具有杀虫活性的菌株,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的观察及对其ITS核酸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采用浸渍法测定该菌株对烟粉虱2龄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孢子浓度为1.0×10~7CFU/m L时,孢子加菌丝悬浮液处理的虫体死亡率最高,其72 h和120 h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9%和62%,其次为单用孢子悬液处理,死亡率分别为35%和52%,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单用菌丝处理的死亡率最低,分别为20%和38%,与前2种处理方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菌株QH1可能主要是通过孢子侵染烟粉虱虫体而表现出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新品种苏豌8号及光温处理促进豌豆早熟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苏豌8号豌豆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利用早熟的矮生直立豌豆品种中豌6号为母本,矮生早熟大粒甜豌豆品种S4008为父本,经过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2014年苏豌8号及光温处理促进豌豆提早成熟技术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品种早熟,荚长6.63 cm、宽1.90 cm,百荚鲜质量1 011.1 g,鲜籽百粒质量52.0 g,鲜籽粒浅绿色,口感柔糯;抗寒性较好,中抗白粉病;一般单产鲜荚约800 kg/667 m2,适合江苏省及相邻省份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枯萎病致病镰刀菌种类鉴定及优势种群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镰刀菌(Fusarium spp.)是真菌的一个重要属,分布极为广泛,是多种重要植物的病原菌。其中,由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真菌病害。病菌从植物根部侵入,扩展进入维管束,造成植株枯死,在植株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内外已报道的被严重为害的作物有棉花、甘蔗、香蕉、番茄、黄瓜、哈密瓜、西瓜、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技术构建抗Bt Cry1类毒素单链抗体定点饱和突变库
《现代食品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转基因食品中苏云金芽胞杆菌(Bt)Cry毒素种类较多,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造成的潜在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制备针对多种Cry毒素的高效广谱抗体,进而建立广谱性快速检测方法,是对转Bt基因作物进行监管并确保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基础。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易于定向修饰及Cry毒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特点,以实验室前期获得的人源化抗苏云金芽胞杆菌(Bt)Cry1Ac毒素单链抗体为材料,通过同源建模模拟单链抗体及五种Cry1类毒素的三维结构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单链抗体与Cry1类毒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在此基础上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关键氨基酸位点及其邻近位点进行定向改造,以构建定点饱和突变库,为筛选检测多种Cry1类毒素的广谱特异性抗体提供实验材料。
关键词: Cry1毒素 单链抗体 同源建模 分子对接 重叠延伸PCR 定点饱和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