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种基于LSTM的草莓白粉病预测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草莓白粉病是近年来影响草莓品质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准确预判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的发生,尽早采用防治手段减少药物使用,设计了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预测模型.运用无线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对温室内草莓生长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同步进行白粉病流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首先总结了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易发区域,作为病情监测重点区域,用于在模型预测发病时指导人工重点观测.同时采用LSTM模型构建了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预测模型,预测草莓白粉病是否发生.选取了25项环境相关指标,分别使用发病前7d至发病前4d、发病前4d和发病前7d的环境数据作为输入训练模型,并比较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发病前7d至发病前4d的环境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可以准确预测出草莓白粉病发病,精度达到93%,与以发病前7 d的环境数据作为输入的模型相比,预测准确度相当,但使用输入数据更少,可以提前3d预判出白粉病发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草莓白粉病 预测方法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 环境因子


西门塔尔牛、和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预测及实际杂交效果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和牛 荷斯坦牛 杂种优势预测 杂交效果


'玫瑰香'优系葡萄果实品质分析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22
摘要: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进行评价,为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玫瑰香'优系葡萄和普通'玫瑰香'葡萄为材料,对果实的单果重、果实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几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玫瑰香'优系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玫瑰香'葡萄,普通'玫瑰香'葡萄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玫瑰香'优系,两种'玫瑰香'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可知,'玫瑰香'优系葡萄的果实品质比普通'玫瑰香'葡萄的果实品质更优.
关键词: ’玫瑰香’葡萄 优系 果实品质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抗黑星病黄瓜新品种'津冬369'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津冬369’是以高代自交系A14-35为母本,自交系B74A-7SR为父本育成的抗黑星病一代杂种。主蔓结瓜为主,雌花节率高,连续结瓜能力强,膨瓜速度快。瓜棒状,长36 cm,整齐顺直,无棱,把短,畸形瓜率低于10%;单瓜质量约260 g;瓜色深绿,光泽度好,刺瘤适中;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丰产性好,不歇秧,长周期栽培总产量可达300 t·hm-2以上。耐低温弱光能力极强,高抗黑星病,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适合北方地区越冬日光温室栽培。


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不同品种蓝莓表面菌群结构的多样性
《中国食品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蓝莓果实表面真菌菌群多样性,明确不同品种蓝莓表面的优势菌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北陆、蓝金、莱克西、奥尼尔蓝莓中ITS1区基因序列,比较不同品种蓝莓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发现:蓝莓主要的优势属为枝孢属、链格孢属;优势种为枝孢菌、链格孢、枝孢霉.由Simpson指数可知微生物群落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由高至低为莱克西、北陆、奥尼尔、蓝金.不同品种蓝莓表面的菌群结构与品种存在一定的聚类关系:北陆和莱克西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而其它样品间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大,各品种蓝莓表面的主要菌落相对丰度差异较大,枝孢菌、链格孢、枝孢霉为主要差异菌种.研究初步明确了蓝莓表面菌群结构的多样性,为保证蓝莓贮藏期间的品质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都市型果园的经营现状与发展途径-以桃园生产为例
《林业科技通讯 》 2022
摘要:近年来,天津市都市果园的规划及建设发展迅速,对现代农业尤其是水果产业发展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几个不同地区的现代化桃树种植园为对照,分析了天津市都市型果园的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及发展策略。


品种类型、种子产地和成熟度对芹菜种子休眠的影响
《天津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有效克服芹菜种子休眠问题,以3个西芹品种和2个本芹品种的当年采收新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品种类型、种子产地和成熟度对芹菜种子休眠的影响。通过对参试品种种子发芽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休眠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西芹比本芹休眠更深;不同地区采收的同一品种种子休眠有所不同,采种地的种子发育成熟期温度低,种子休眠就深;随着种子发育成熟,其发芽势会相应提高,再经过4个月后熟,成熟度好的种子休眠能被明显破解。从发芽率来看,不同成熟度种子相差不大,都在90%以上,体现不出休眠变化。


道地中药材川贝母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建立快速检测中药材川贝母成分的特异性PCR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植物HMGR基因序列,根据同源性区域设计兼并引物,对川贝母及其易混品鳞茎基因组进行扩增.通过比对川贝母特异性DNA片段区域,设计引物扩增获得川贝母基原物种特异核酸片段.从川贝母基原鳞茎中提取DNA,设计特异引物对BMH-TF/BMH-TR,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实验验证,建立特异性PCR检测体系.采用该方法从川贝母基原中扩增出一条120 bp左右条带,而非川贝母样品、空白对照在相同条件下无扩增条带,检测灵敏度为2 ng/μL,检测下限为4 ng.对10个市售药材的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该PCR法可快速、准确鉴别川贝母基原,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


面向"新农科"的动物生产类和动物医学类专业"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
《畜牧兽医杂志 》 2022
摘要:本文以"新农科"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新农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结合天津农学院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切身感悟,简明而深入地探讨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新农科"建设的探索方向,阐述了动物生产类与动物医学类专业的"五链一体"实践创新体系和"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展示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院"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良好实施效果,提升了"五链三位"实践创新体系与平台构建的实践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