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余甘子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东南园艺 2024

摘要:余甘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经济植物资源,药理作用显著,但其药用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药用特性和保健功效,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本文从余甘子的药用价值、药用成分、药用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余甘子的医药保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出未来研究应从余甘子的品质和药用成分鉴定评价出发,建立余甘子种质资源的整体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余甘子的产品开发、品质提升和全产业链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余甘子 药用成分 没食子酸 抗肝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设施羊肚菌关键栽培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2024

摘要:结合宁夏自然气候特点,从羊肚菌生产场地环境、设施选择、栽培季节选择、生产场地及土壤处理、栽培种选择、播种、营养袋制作、发菌管理、营养袋摆放方法、出菇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方面,介绍了宁夏设施羊肚菌关键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宁夏设施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农药在豇豆上单独与混合使用的消解动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

摘要:选用豇豆种植中常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和噻虫嗪等8种农药,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和混合使用,进行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研究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灭蝇胺在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和混合使用的消解动态过程均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他处理的消解动态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这8种农药混合使用后的消解半衰期和最终残留量在部分情况下与单独使用后的有差异.利用急性参考剂量、每日允许摄入量、农药残留数据和膳食消费量数据进行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本研究中8种农药在大棚和露地条件下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后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贡献率(RQc%)相对较高,分别为11%和6%;阿维菌素的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值(%ARfD)相对较高,为6%.

关键词: 豇豆 混合使用 农药残留 消解动态 短期膳食暴露风险 长期膳食暴露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杀虫剂对天敌斯氏钝绥螨的毒力测定与安全性评价

福建农业科技 2024

摘要:明确7种杀虫剂对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的安全性,为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玻片浸渍法和综合毒性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虫剂对斯氏钝绥螨雌成螨的毒力,并作出相应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玻片浸渍法测定的不同杀虫剂对斯氏钝绥螨的毒力大小依次为:苦参碱Matrine>辛硫磷Valaxon>灭幼脲Chlorbenzuron>阿维菌素Abamectin>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吡虫啉Imidacloprid>苏云金杆菌Bt。7种杀虫剂中苏云金杆菌推荐使用浓度对斯氏钝绥螨安全性高,吡虫啉在推荐使用浓度对斯氏钝绥螨低毒,低浓度对斯氏钝绥螨安全性较高;综合毒性测定表明,苦参碱、辛硫磷、灭幼脲、阿维菌素和甲氰菊酯对斯氏钝绥螨中毒。研究显示释放斯氏钝绥螨生防园建议不使用辛硫磷、苦参碱、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和灭幼脲这5种杀虫剂,必要时可以选择苏云金杆菌和吡虫啉与斯氏钝绥螨协同使用。

关键词: 斯氏钝绥螨 杀虫剂 毒力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菌被发生与防控研究进展

东南园艺 2024

摘要:双孢蘑菇是世界上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具有潜在的抗癌、抗氧化、抗肥胖和抗炎特性.菌被又称子座(菌丝垫状结构),是双孢蘑菇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蘑菇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菌株特性、菌丝角变、菌种退化、环境因素等方面对菌被发生成因进行了阐述,并从制种过程、基质选择、菌种保藏、环境控制等方面为菌被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被 角变 生理性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葚不同果实发育阶段的代谢组学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代谢组分变化规律。【方法】以桑葚品种粤椹大十绿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果实为样本材料,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并基于差异富集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ccumulated metabolites, DAMs)进行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从粤椹大十3个时期果实样本中检测到1 146种代谢组分,以P<0.05且VIP>1.0为标准,其中483种代谢物被鉴定为DAMs,包括51种积累水平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均显著差异的DAMs。2种类黄酮和1种花色苷在桑葚发育过程中显著提高。基于DAMs进行KEGG分析表明,α-亚麻酸代谢和亚油酸代谢在绿果期发育到转色期过程中显著富集,抗坏血酸和藻酸盐代谢在转色期发育到成熟期过程中显著富集,而亚油酸代谢和角质/木栓和蜡生物合成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显著富集。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粤椹大十桑葚果实发育过程中包含6种上调积累和1种下调积累的亚油酸代谢组分,但从整体上看亚油酸积累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51种DAMs可能持续参与桑葚果实整个发育过程,其中花色苷与类黄酮显著提高,亚油酸代谢途径中的7种关键代谢组分可能影响其品质风味形成。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桑葚成熟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揭示桑葚果实品质风味形成机制和选育优质桑葚种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桑葚采摘期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桑葚 果实发育 代谢组学 KEGG代谢途径 亚油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区撂荒地高质量复种与小流域绿色低碳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切实提升粮食安全与食物供应保障能力,是新时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命题。文章以福建省山区农村为调研区域,以山区撂荒地高质量复种与小流域绿色开发体系优化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造成山区农村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系统总结并介绍了福建省撂荒地治理与高质量复种的主要模式及实施成效,结合福建乡村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山区小流域绿色开发体系优化构建思路及其发展对策,为山区小流域绿色农业高质量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撂荒地 复种 治理 山区小流域 绿色开发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6个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每个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6个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用qRT-PCR法对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1)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前4个时期逐渐增高后,在后两个时期稍有下降;粗脂肪、蛋白质整体呈下降趋势;α-淀粉酶活性及β-淀粉酶活性呈现增强趋势。(2)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显著富集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淀粉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促进多花黄精种子的生理后熟。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理后熟 转录组测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对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的细菌 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利用 LDA Effect Size(LEfSE)软件对组间群落微生物丰富度的差异分析,比较栽培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明确影响 2种栽培模式的重要微生物门类.[结果]七叶一枝花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中,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种类优于栽培七叶一枝花土壤.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Simpson)分析表明,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更具有更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门水平,栽培和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的门包括 Firmicu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显著差异的属包括芽孢杆菌(Bacillus)、纤线杆菌属(Ktedonobacter)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等.利用LEfSE软件对组间群落微生物丰富度的差异分析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是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样本中的优势菌门,优势属包括芽孢杆菌(Bacill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Tumebacillus、Mucilaginibacter、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Shimazuella和Singulisphaera;栽培七叶一枝花土壤样本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门水平细菌群落是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属水平细菌群落是Bryobacter、Aquicella和纤线杆菌属(Ktedonobacter).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土壤全钾是影响七叶一枝花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结论]不同栽培模式和土壤养分影响七叶一枝花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七叶一枝花的栽培管理与维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根际 土壤 宏基因组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0 g/L丙环唑乳油对太子参根腐病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

农药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250 g/L丙环唑乳油对太子参根腐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灌根法开展田间防治研究。[结果]室内生测结果表明:250 g/L丙环唑乳油的EC50为33.6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 g/L丙环唑乳油的制剂用量450、600、750 mL/hm2处理的防效为60.23%~75.16%。[结论]250 g/L丙环唑乳油对太子参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对太子参生长安全,可用于田间太子参根腐病防治。

关键词: 太子参 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田间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