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声协同苯乳酸对冷鲜鸡胸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控制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超声协同不同浓度苯乳酸(US+0.5%PLA、US+1%PLA)不同处理时间(5、15、30 min)对鸡胸肉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杀菌效果,US+0.5%PLA处理15 min使菌数降低了0.67 lg CFU/g, US+1%PLA处理15 min使菌数降低了0.68 lg CFU/g,选取US+0.5%PLA处理15 min作为贮藏试验的处理条件,通过探究贮藏期间冷鲜鸡肉的菌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及色泽的结果发现,处理组贮藏期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菌数始终低于空白组约1 lg CFU/g,贮藏6 d,空白组挥发性盐基氮值为36.67 mg/100 g,处理组的值比空白组的值低约10 mg/100 g,此时,空白组的硫代巴比妥酸值为1.15 mg/100 g,处理组为0.78 mg/100 g,显著低于空白组数值,结果表明超声与苯乳酸的协同处理(US+0.5%PLA)可有效抑制鸡胸肉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速率,且能延缓蛋白质分解及脂肪氧化,明显降低肉的TVB-N、TBA含量增长速率,且对鸡胸肉的色泽无显著性影响,使其贮藏期延长1~2 d。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低谷蛋白水稻种质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Oryzasativa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蛋白质是稻米的第二大营养物质。肾脏病人通常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和控制病情进展。稻米蛋白中谷蛋白含量最高,且易被人体消化。本研究以LGC-1作为供体亲本培育出的粳稻品种为转基因受体,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一次性敲除谷蛋白A (Glutelin A,GluA)亚家族编码基因GluA1、GluA2和GluA3,获得了不含转基因元件的谷蛋白含量约为1.8%的低谷蛋白种质,并对所得种质的稻米品质和农艺性状进行了全面评估。所得低谷蛋白种质外观品质较好,相比于受体品种垩白度降低、糙米率和精米率提高。本研究为创制低谷蛋白水稻品种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为培育适合肾病患者的功能性水稻品种提供了一种新的遗传材料。


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下中国小农户的化肥投入及风险规避动机辨析
《农业技术经济 》 202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已有研究多从自然风险角度解释农户的化肥高量施用行为,忽略了市场风险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下小农户的施肥行为及其风险规避动机,验证小农户增施化肥是为了规避收入风险而非仅仅是产量风险。本文在传统边际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制约下小农户的施肥决策分析框架,并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跟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下中国小农户的化肥投入行为,检验小农户化肥投入的风险规避动机,进一步考察买入户和卖出户在风险条件下的施肥行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小农户施肥高量问题由来已久,其化肥施用强度在过去20年一直维持着较高且稳定的水平。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越大的地区,小农户越倾向于增施化肥,说明小农户增施化肥是为了规避收入风险,其施肥行为不仅受自然风险影响,还受市场风险影响。相较于卖出户,买入户出于对收入风险的规避和粮食消费安全的追求,对风险的反应更敏感,化肥施用强度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粮食市场有助于缓解小农户高量施肥。


牛miR-17~92基因簇在牛睾丸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miR-17~92 基因簇由 6 个不同的功能miRNAs组成,参与牛睾丸发育与精子发生.本研究从牛基因组中获得miR-17~92 基因簇序列信息进行物种保守性分析,再采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7~92 基因簇前体miRNA在睾丸、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及不同活力精子中的表达水平,利用miWalk、TargetScan 7.2及miRTarBase 8.0 等在线网站预测成熟miRNA的靶基因,并利用KOBAS3.0 对预测靶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牛miR-17~92 基因簇在哺乳动物进化中具有保守性,该基因簇的 6 个miRNA前体在睾丸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均显著高于附睾组织;而这 6 个miRNA前体在附睾的不同位置也具有表达差异,其中pre-miR-19a在附睾尾中表达显著高于附睾体和附睾头,pre-miR17 和pre-miR20a在附睾中未检测到表达;在不同活力精子中,高活力精子的bta-miR-17-5p、bta-miR-18、bta-miR-20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活力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6 个miRNA一共预测到 2 940 个靶基因,这些靶基因主要通过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参与调控牛睾丸功能.本研究分析了miR-17~92 基因簇在牛睾丸中的表达分布,为miR-17~92 基因簇对牛睾丸发育和调控精子活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牛 睾丸 附睾 miR-17~92 基因簇


八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桃果实上的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广泛应用于中国桃生产中,但在桃树上已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仅多效唑·甲哌鎓,且中国无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于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少,缺少安全间隔期、用药间隔期等信息,可能会导致盲目用药,增加残留与膳食风险。为明确中国桃主产区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现状,本研究采集中国13个桃主产区420份样品,针对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展残留情况调查与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对不同产地、不同时间残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桃主产区果实样品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出率达到71.4%,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检出率分别为多效唑60.0%、矮壮素21.7%、胺鲜酯8.1%、复硝酚钠6.7%、赤霉素5.0%、噻苯隆1.0%、氯吡脲1.0%、烯效唑0.7%。样品总体残留检出率较高,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0.001 0%~0.360 8%,对一般人群为“无不可接受风险”。中国桃不同主产区、不同时间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种类与残留量差异较大,南方地区应重视露地栽培桃树7月份的多效唑的使用,北方地区应关注设施栽培桃树5月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建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根据地域、栽培模式、环境气候的差别,指导种植户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保障中国居民膳食安全,应尽快制定桃果实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基于DUS的30份普通小麦品种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优化普通小麦DUS测试审查并为普通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利用34个性状对2020年出具报告的30份申请官方DUS测试的普通小麦品种的数据进行聚类、多样性、相关性、差异系数等综合分析,并结合近10年普通小麦申请和授权品种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小麦育种领域存在行业壁垒,申请来源结构化单一,个人育种者数量极少,发展不均衡,普通小麦新品种授权速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数量性状在特异性判定上的贡献显著大于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现有的普通小麦DUS测试指南中性状“芽鞘:花青苷显色强度”“芒:类型”“仅适用于有芒品种:芒:颜色”“茎秆:颜色”“护颖:颜色”“护颖:形状”“籽粒:颜色”对普通小麦品种的特异性判别效果不理想;性状“旗叶:宽度”与“植株:高度”之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27,建议在下次普通小麦DUS测试指南修订时可以考虑对性状“旗叶:宽度”进行优化,对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穗:不育小穗数”(55.69%)进行分级调整。建议育种者在培育高产优质的普通小麦品种时还可关注这些区别度较小的表型性状,以便获得更加新型优异的普通小麦品种。
关键词: 普通小麦 DUS测试 新品种 多样性 相关性 聚类分析


卟啉类化合物和游离铁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卟啉铁及其产生的原卟啉和游离铁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MP)和肉品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用原卟啉(PPIX)、卟啉铁(Hemin)和游离铁(FeCl3)结合加热处理鸡胸肉,并测定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卟啉铁、游离铁和原卟啉会使MP的溶解度显著降低(P<0.05),浊度增加,平均粒径从空白加热组的531 nm分别增加到1 280 nm、955 nm和712 nm,说明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发生了交联聚集;卟啉铁和游离铁能促进蛋白质羰基的生成(P<0.05),而原卟啉处理对蛋白质羰基含量没有显著改变(P>0.05),但三者均可引起蛋白质疏水性提高;卟啉类化合物和游离铁处理能显著降低蛋白质分子间氢键和离子键含量,提高疏水相互作用力和二硫键含量,减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促使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发生解离;卟啉铁和游离铁对蛋白质理化特性的改变破坏了蛋白质凝胶结构,降低了蛋白质的黏度、弹性模量和黏度损耗模量。本研究为明确卟啉类化合物对肌原纤维蛋白特性和肉品品质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为调控鸡肉嫩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猪轮状病毒主要非结构蛋白的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全球范围内幼儿和各种幼畜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公共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由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常造成仔猪消化道功能紊乱,引发严重的呕吐、腹泻和脱水症状,一旦爆发将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针对PoRV感染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疫苗接种是控制感染的最经济的途径.然而,PoRV 基因型多且易变异,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很不理想.因此,亟需加强对PoRV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致病机制研究,探索新型防控策略.[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表达PoRV NSP2、NSP4和NSP5非结构蛋白并免疫家兔获得相应多克隆抗体,为PoRV的防控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方法]将PoRV的NSP2、NSP4和NSP5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克隆到pCold-sumo载体中.将测序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表达情况.对重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柱纯化和定量后,采用皮下多点注射方法接种新西兰大白兔,每隔 14 d加强免疫一次,经过 3 次免疫后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验证多克隆抗体与PoRV的反应性.再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PoRV感染过程中 3 个非结构蛋白的动态表达,以及鉴定 3 个重组真核质粒转染的效果.[结果]NSP2、NSP4 和 NSP5 重组菌能够有效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 分析可在目标位置清晰观察到明显条带,并且目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3 个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均超过 1﹕81 000,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IFA结果表明 3 个多克隆抗体均能够与优势流行基因型轮状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与其他常见腹泻病原无反应.Western blot结果也展示了研究制备的NSP4、NSP5 多克隆抗体可用于病毒感染过程中非结构蛋白的动态表达以及真核质粒转染的鉴定.而NSP2 多克隆抗体未能特异性识别到PoRV感染后的NSP2 蛋白的表达,但特异性检测到NSP2 重组质粒转染后的 NSP2 蛋白表达,这一结果可能与 NSP2 的表达特性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随后进行的真核质粒转染验证以及PoRV感染过程中非结构蛋白的动态表达检测结果也验证了本实验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实用性.[结论]成功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PoRV的NSP2、NSP4 和NSP5 非结构蛋白,并获得效价高、特异性良好的多克隆抗体,为PoRV致病机制研究和防控技术研发奠定基础.


社会网络是否影响农户的环境补偿意愿?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规模化养殖场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养殖场与周边农户之间的纷争,纠纷快速解决取决于企业能准确地把握周边居民的受偿意愿。为了探究社会网络在农户环境补偿意愿的影响,基于某国际食品公司养殖场附近181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估值法量化农户受偿意愿,运用Ucinet测算农户社会网络参数,借助Logit、Tobit与OLS模型评估社会网络对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是否接受金钱补偿无显著影响,但对于愿意接受补偿农户而言,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其受偿意愿;具体而言,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均正向影响农户的受偿意愿,接近中心度负向影响农户的受偿意愿,即靠近社会网络中心的农户受偿意愿更高。这是因为靠近中心地位的农户,在交往路径上具有控制群体间信息传递的能力,因此可能对其他农户的受偿意愿产生影响,农户在做出受偿意愿决策时往往会向高社会地位的农户看齐。因此,本文认为规模化养殖场应基于相应指标定位关键人群以有效解决纷争,稳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