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不同贮藏条件对无核白葡萄香气组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剂型及其组合的3种二氧化硫缓释保鲜剂,在0~-1℃下进行贮藏,利用固相微萃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联用技术(GC-MS)对经3种不同剂型及其组合保鲜剂处理的无核白葡萄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比较,以及对其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柄耐拉力、硬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5 kg包装的无核白葡萄,放入CT2号保鲜剂5小包+CT5号保鲜剂1小包效果最好。在贮藏60 d后,无核白葡萄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由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组成,对照组果实醛类、醇类、酯类相对含量高于其他保鲜剂处理组,T2处理醛类物质高于其他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为17.64%,总酸为0.80%,果柄耐拉力为2.59 N,硬度为2.79 N,SO_2对挥发性物质影响相对较小,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GC-MS) 香气成分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驯化对冰温贮藏樱桃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樱桃"砂蜜豆"为实验试材,通过对樱桃在贮藏期间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分析,探讨了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樱桃品质的影响以及最有效的低温驯化工艺。实验处理方式包括:直接冰温贮藏、一步低温驯化和逐步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结果表明:与直接冰温贮藏相比较,低温驯化能够显著降低樱桃腐烂率,保持较高的果梗新鲜指数;能够减少VC的损耗、保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还能使脂氧合酶(LOX)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实验还表明,逐步低温驯化对樱桃冰温贮藏的保鲜效果最理想,贮藏70d时,腐烂率控制在12.22%,而对照组的腐烂率已达22.22%,是逐步低温驯化的1.82倍,有明显差异(p<0.01)。

关键词: 樱桃 低温驯化 冰温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耐旱性不同水稻品种的农艺和生理性状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籼稻品种‘黄华占’(耐热耐旱型)和‘双桂1号’(高温干旱敏感型)种植于盆钵,于减数分裂期(抽穗前2~15 d)设置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5℃)、干旱[土壤水势保持在(-30±10)k Pa]及高温+干旱3种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和正常供水为对照,观察受精率、结实率、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根系活力、花粉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等农艺和生理性状。结果表明,减数分裂期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处理均降低了两品种的受精率、结实率和产量,耐热耐旱型品种降低的幅度显著小于高温干旱敏感型品种。与高温干旱敏感型品种相比,在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条件下,耐热耐旱型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以及较高的根系氧化力和花粉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这些生理性状特别是花粉育性和花粉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可作为选择耐热耐旱型水稻品种的指标。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干旱 受精率 结实率 生理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清洗处理方式对三七剪口中重金属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三七剪口中重金属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该药材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锉刀打磨、流水冲洗、清水浸泡3种方式处理三七剪口,利用ICP-MS测定三七中As,Cd,Pb,Hg含量,运用HPLC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6 m L·min-1,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B)梯度洗脱(0~20 min,20%A;20~60 min,20%~42%A;60~120 min,42%A)。结果:3种处理方式中流水冲洗效果最好,处理后可使三七剪口中As,Cd,Pb,Hg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24%,58.33%,51.06%,2.70%。锉刀打磨会使三七中As,Cd含量增加;三七剪口中3种皂苷类成分总量排序为流水冲洗>锉刀打磨>空白组>清水浸泡。结论:流水冲洗处理三七剪口既可降低重金属含量又能保障药效成分含量,可作为整头三七的清洗处理方法。

关键词: 三七 重金属 药效成分 清洗 皂苷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条件下不同时期1-MCP处理对金冠苹果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冠苹果采后在低温条件下分别放置0、6、12、18、24 d后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进行保鲜处理,研究采后不同时期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金冠苹果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维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显著抑制了果实的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并有效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更好地保持了果实品质。1-MCP的作用效果随着1-MCP处理时期的延迟而下降,采后12 d之内处理的效果较好。因此,金冠苹果采后应尽快用1-MCP进行处理,以低温条件下放置不超过12 d为宜。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金冠苹果 处理时期 生理 品质 冷藏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土壤线虫及微生物对枣树与绿豆间作种植方式的响应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新疆枣树与绿豆间作对枣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评价枣园间作绿豆的合理性。对新疆和田枣园枣树单作及间作条件下的枣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营养结构及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枣树单作相比,枣园行间间作绿豆,枣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发生改变,浅层及深层土壤食细菌线虫比例增高18.93%和21.45%,植物寄生线虫比例降低62.56%和61.62%;枣豆间作枣树根际浅层、深层土壤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51.51%、41.13%,真菌数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50.11%和37.53%,使得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土壤浅层、深层pH降低至7.92和7.93,浅层、深层含水量上升至7.57%和5.80%。枣树间作绿豆有益于枣树根际土壤健康。

关键词: 枣树 绿豆 间作 线虫群落组成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调理剂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日光温室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与对照相比,施用2次调理剂后土壤容重降低6.36%,土壤总孔隙度增加4.97%,田间持水量增加6.75%,渗透系数提高46.28%;调理剂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肥能力;调理剂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对番茄品质的改善效果尤为明显;调理剂与秸秆配合施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羊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构建标准曲线,建立灵敏、可靠的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可有效地进行肉制品中羊肉成分的鉴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达16pg/μL;标准曲线扩增效率达98.561%,R2=1,符合《实时荧光定量国际化标准-MIQE指南》要求;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与国标GB/T 20190-2006方法结果符合率达100%,且不需电泳、酶切和测序等步骤。通过对市售肉制品样本的鉴别验证了方法的实用价值,为肉制品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方法 羊源性成分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血凝作用和mRNA转录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对mRNA转录的影响,以猪流感病毒A/tianjin/1/TJ2(H1N1)感染MDCK细胞为模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及SYBR Green Real-time PCR方法,探索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流感病毒血凝抑制作用及其对mRNA转录影响。结果显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在浓度超过1.25 mg/m L时,能对猪流感病毒血凝产生抑制作用,且在5 mg/m L时对猪流感病毒mRNA转录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复制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流感病毒HA靶点及影响mRNA转录有关。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H1N1 血凝作用 mRNA转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镇污泥生物沥浸减量试验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通过生物沥浸技术实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并最终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利用可移动集装箱式试验机,采用续批式运行模式对天津本地两处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生物沥浸减量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为15~25℃、曝气量为1.2 L/min、反应时间72 h,初始批次将260 L接种物和0.73 kg营养剂投入400 L原泥中,按回流比40%进行3批次沥浸实验。当反应结束后,2种污泥3批次的终点p H从沥浸前的5左右可降至3以下。2种污泥的镉、铜、锌、镍平均溶出率都达到80%以上,其中锌、镉的溶出率分别达到了94.26%、86.67%以上,平均溶出效果从高到底依次为锌>镉>铜>镍。汞、铅、砷的平均溶出率最低,分别为21.42%、20.4%、23.52%。2种污泥经生物沥浸固液分离后,泥饼含水率均降至53%以下。向压滤液分别投加4 kg/t、2 kg/t石灰后,污泥1、2的上部澄清液中氨氮、COD及污泥1的SS都超过了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与原泥相比,粪大肠菌群杀灭率达到99.99%,沥浸过程造成总养分分别损失24.89%、9.31%,有机质也有所损失,泥饼盐分含量超过2.00%。因此,生物沥浸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及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在本地工程化应用提供了相关依据。

关键词: 城镇污泥 生物沥浸 脱水 重金属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