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1-MCP处理对葡萄保鲜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核寒香蜜"葡萄为试材,用1μL/L 1-MCP分别对采前和采后葡萄进行处理,研究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生理指标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葡萄落粒率、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了MDA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保持较好的TSS、TA、CAT活性,延缓了葡萄PPO和LOX的活性升高。比较1-MCP采前和采后处理葡萄,采后处理葡萄效果好,能够显著抑制葡萄的氧化衰老,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1-MCP 葡萄 采前和采后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水产养殖适宜性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实现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经济与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天津市水产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IDRISI软件开发了天津市水产养殖适宜性评价系统。系统首次整合了天津市整体海、淡水及武清区、汉沽区两个典型养殖区域的基础数据专题地图和评价模型参数文件,实现了线性加权地图处理、地图再分类、地图追溯和地图显示等核心功能模块。用户也可在调用现有的评价模型之外自定义完成基于栅格地图的多准则评价模型的构建。利用系统运算可得出天津市适宜水产养殖的四类地区分布,即不适宜、一般、适宜和非常适宜地区,从而为天津市水产养殖规划及管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适宜性 评价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方式和土壤深度对昆虫病原线虫越冬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孔径为25μm的尼龙网袋,评价了两种线虫品系(噬菌性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和小卷娥斯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两种施用方式(感染线虫的昆虫尸体和线虫悬液)、两种土层深度(5 cm和15 cm)以及不同取样时间(2013年12月8日、2014年2月18日以及2014年4月14日)对昆虫病原线虫越冬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carpocapsae较H.bacteriophora的低温抗性强,施用后4个月,无论是虫尸剂还是线虫悬液处理,品系S.carpocapsae的存活率均高于H.bacteriophora。另外,各处理组在15 cm深度处的线虫数量均大于5 cm深度处。随着时间的延续,线虫悬液组线虫数量下降迅速。虫尸剂组在前两次取样时几乎未释放线虫,但在次年4月中旬取样时发现,S.carpocapsae虫尸剂有侵染期线虫释放,其释放的线虫数量与S.carpocapsae悬液处理无显著差异。可见,虫尸剂有助于昆虫病原线虫越冬,但与线虫品系有关,采用虫尸剂有助于高效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有害昆虫。

关键词: 线虫悬液 虫尸剂 土壤深度 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黄瓜产量、氮素累积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的施肥模式下,探讨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对设施黄瓜产量、氮素吸收、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淋溶的影响,明确在设施条件下黄瓜种植过程中有机肥和氮肥的最佳配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结合原位土渗漏装置,进行植株、土壤和渗漏水的采集和测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黄瓜产量平均增加12.1%,增收7.1%,其中施用低量氮肥处理(OM+N1PK)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更佳;采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处理可显著增加果实中氮的累积量,单纯增加氮肥的施用只会增加植株中氮的累积量,果实中未见增加;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能显著降低灌溉水和硝态氮的渗漏量,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可降低14.2%和26.6%;施氮量较高的处理(OM+N2PK),硝态氮在各土层出现了明显的累积。因此,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应适当减少化学氮肥的用量,在本试验条件下采用OM+N1PK施肥模式为最佳。

关键词: 设施黄瓜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产量 硝态氮淋溶 硝态氮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良措施对滨海盐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滨海盐土原土绿化的难题,合理利用滨海盐土地区丰富的咸水资源和自然降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措施对滨海盐土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水淋盐+翻耕+改良剂Ⅱ+雨季淋盐"的改良措施效果最好,改良后0-20,20-40,40-60cm 3层土壤脱盐率分别为66.4%,69.9%和53.4%,但土壤pH变化不大,并未发生脱盐碱化现象。土壤盐分离子组成由原来的Cl--Na+为主变成了以SO42--Ca2+为主,土壤容重下降最多为27.3%,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16.6%,土壤稳渗速率提高最多,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都有所上升。采用农艺改良措施同时利用咸水和降雨淋洗滨海盐土效果明显,秸秆深翻和施加改良剂都能够加大土壤的淋盐速度和淋盐效果,加入改良剂能够明显抑制土壤脱盐碱化现象。

关键词: 滨海盐土 改良措施 理化性状 淋洗 脱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ε-聚赖氨酸采后处理对樱桃冰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砂蜜豆樱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ε-聚赖氨酸(ε-PL)对樱桃冰温(-0.5±0.5)℃条件下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ε-聚赖氨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樱桃腐烂率,保持较高果梗新鲜率和樱桃表面原有亮度,还能够有效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提高樱桃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500mg/Lε-聚赖氨酸处理的樱桃在冰温贮藏期间达到了最好的保鲜效果。贮藏70d时,500mg/Lε-聚赖氨酸处理将腐烂率有效控制为10.7%,而对照组腐烂率已达14.4%,有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樱桃 ε-聚赖氨酸 冰温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检测3种果汁中亚胺硫磷残留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亚胺硫磷多克隆抗体,建立苹果汁、桃汁、橙汁中亚胺硫磷残留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检测方法。采用磷酸盐缓冲液直接稀释样品10倍后,基本消除基质影响,加标回收率为84.88%~104.69%,变异系数低于6.70%,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L,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2,所建立的SPR检测方法达到了快速准确检测的要求。SPR反应芯片对亚胺硫磷的检测时间为30 min,且在3 d内可反复检测30次,可有效降低检测成本。通过与同源抗体建立的酶联免疫方法比较发现:SPR方法在检测限、精确度、灵敏度等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对于单残留样品的检测,在时间上不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高通量、多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果汁 亚胺硫磷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酶联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中吡氟酰草胺残留量

农药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用于小麦中吡氟酰草胺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以丙酮和正己烷为溶剂提取小麦样品中的吡氟酰草胺,经弗罗里硅土净化,通过优化色谱分离等条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结合目标物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5 mg/kg,添加吡氟酰草胺水平为0.005、0.05、5.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8.9%~9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5%、6.2%和3.3%。[结论]经过结果分析和添加回收率试验,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可以对小麦中吡氟酰草胺农药残留实现准确定性、精确定量分析,达到农药残留分析测试要求。

关键词: HPLC-MS/MS 小麦 吡氟酰草胺 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Stvb-i、Pi-13种抗病基因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抗多种病害的水稻新品种,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378份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培育的聚合Xa23、Stvb-i、Pi-1抗病基因的花培后代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实现Xa23、Pi-1与Stvb-i抗3种病害基因的聚合,经PCR检测与抗病鉴定,培育出10份抗性遗传稳定、表达高效的粳稻新种质资源。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型的同时,仍然需要与传统的人工抗病鉴定的表现型结果相结合,才能保证选择的准确率高。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花药培养 基因聚合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天津大港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4种耐盐草本植物(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进行试验研究。经过2年(2012—2013)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4种耐盐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变化趋于平稳,土壤速效氮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整体上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前三者均不同,均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耐盐植物处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N/P、N/K、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土壤N/P和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均表现不同;土壤N/K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表现出逐渐降低。4种耐盐草本植物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改良效果存在着差异,其中碱蓬处理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显著,苜蓿处理对于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生物改良 碱蓬 苜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