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黑山羊不同肌肉组织FASN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性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FASN基因在贵州黑山羊不同肌肉组织中调控脂肪沉积的作用,采集 12 月龄公、母贵州黑山羊胸肌、背最长肌、肱三头肌、臂股二头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FASN基因表达量,酸水解法测定肌内脂肪(IMF)含量,并通过Pearson分析FASN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性.结果显示,FASN基因在公、母羊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均为臂股二头肌>胸肌>肱三头肌>背最长肌,其中公羊臂股二头肌显著高于背最长肌,母羊臂股二头肌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相同组织比较,母羊胸肌、肱三头肌、臂股二头肌表达量均高于公羊,背最长肌表达量低于公羊,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IMF含量测定发现,公、母羊 4 个组织中IMF含量均为臂股二头肌>胸肌>肱三头肌≥背最长肌,同性别各组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相同组织比较,母羊 4 个组织中IMF含量均高于公羊.FASN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公、母羊FASN基因表达量与胸肌IMF含量呈正相关,与背最长肌、肱三头肌、臂股二头肌IMF含量呈负相关.


基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定量反演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仙人掌科植物,火龙果植株无叶,主要依靠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功能,火龙果的肉质茎与常见绿叶类植物叶片在组织结构、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二者在植株冠层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该差异会直接影响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进而影响基于与光谱技术的光合色素监测.为探寻提升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估测精度的方法,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龙坪镇烟山火龙果种植基地为试验区,先采集火龙果茎枝光谱及光谱测定部位的组织,并采用乙醇萃取法测定此组织的叶绿素含量,然后选用传统数学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分别处理分析光谱数据,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算法提取、筛选敏感特征波段,最后选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构建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估测模型,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高频信息与低频信息的峰、谷交替依次呈现,且可用信息分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用信息随尺度的增加,曲线振幅加大、频率降低.(2)数学变换内的微分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均能明显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敏感性,其中以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方法最优,经处理后光谱与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决定系数最高可达0.565(位于H1分解尺度737.5 nm处).(3)离散小波-微分变换最能有效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估测能力,并且基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H2尺度构建的估测模型为最优模型,其验证精度的R2=0.769,RMSE=0.040,RPD=1.739.研究分析了四类光谱处理算法在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敏感性与估测能力方面的效果,表明离散小波-微分变换算法能有效提升光谱对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估测能力,为火龙果茎枝叶绿素含量的无损估测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


薏苡ramosa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amosa基因属于LBD基因家族,在植物侧生器官原基的启动和形态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薏苡ramosa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特征,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薏苡ramosa2(ClRA2)基因,并对其序列的生理生化特征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ClRA2cDNA序列全长1 421 bp,ORF长813 bp,编码270个氨基酸,含有LOB结构域,位于26~124位置,属于LBD基因家族.C1RA2相对分子质量为49.96 kD,等电点为9.08,属于疏水性的不稳定蛋白.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C1RA2与高粱SbRA2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ClRA2在根中的表达丰度最高,表达量远高于茎和花穗.本研究为解析ClRA2基因功能及其调控薏苡侧生器官发育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ramosa2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水热条件对辣椒生长速率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水热条件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合理规划辣椒种植和开展辣椒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贵州主要辣椒种植品种“辣研1号”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和2020年在贵阳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分期播种试验,根据分期播种创造的不同气候水热条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不同水热条件对辣椒各生长阶段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温度是辣椒各生长阶段生长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气温升高有利于提高辣椒生长速率,缩短辣椒各生长阶段所需的天数,气温每升高1℃,辣椒苗期、全生育期、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分别缩短1.1 d、10.9 d、1.1 d及6.0 d。降水量和气温对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均有重要影响;大气干燥程度对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的影响不同,其与2个生长阶段生长速率的关系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对2个生长阶段的影响率分别为-0.25%和0.16%。【结论】水热条件变化对辣椒生长速率的影响显著,在气候干暖化趋势背景下,辣椒播期适度提前,以及构建合理的种植方式是辣椒种植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辣椒 分期播种 气象因子 水热条件 生长速率 气候变化


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利用CodonW、CUSP、CHIP等软件对得到的43条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GC3平均值为27.78%,ENC平均值为47.59,偏好性较弱;GC3碱基组成较GC1、GC2存在显著差异,且3位碱基使用T>A,G>C;结合30个高频密码子和 22 个高表达密码子,确定 GCA、CGU、CGA、AAU、UGU、CAA、GGU、CAU、AUU、UUA、AAA、UUU、CCU、GAA、UCU、UCA、ACU、UAU、GUA等19个密码子为最优密码子.综合分析表明,冬凤兰叶绿体基因组偏好A/U结尾密码,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同时也受其他如突变和碱基组成等因素的影响,这对应用叶绿体基因工程对其进行性状改良和外源基因表达等具有指导意义.


不同除草剂及其组合对甘蓝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草甘膦、乙草胺及其组合剂对甘蓝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处理[等量清水(CK)、草甘膦(T1)、乙草胺(T2)、草甘膦+乙草胺(T3)]对甘蓝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分别为45.34~46.25 g/kg、2.43~2.54 g/kg、0.28~0.29 g/kg、0.69~0.71 g/kg、21.34~25.75 mg/kg、3.10~3.25 g/kg和0.10~0.14 g/kg,分别以T1、T1/CK、T3、T2/T3、CK、T3和CK最高,T2、T2、T1/T2/CK、T1/CK、T1、T1和T1最低,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和全钾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有效钾CK显著高于T1。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分别为2.84~2.92 mL/(g·24 h)、4.08~4.87μg/(g·24 h)、14.37~15.92 mg/(g·24 h)和8.00~9.43 mg/(g·24 h),分别以T3、CK、CK和T1最高,T1、T2、T1和CK最低;过氧化氢酶T3极显著高于T1,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3个药剂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影响较明显,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和全钾影响相对不明显;生产上应避免高频使用除草剂单剂,应结合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关键词: 草甘膦 乙草胺 药剂组合剂 甘蓝田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6种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
《农技服务 》 2023
摘要:为科学使用药剂防治柑橘全爪螨,开展阿维菌素(95%原药)、哒螨灵(98%原药)、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98%原药,以下简称甲维盐)、螺螨酯(99.5%原药)、毒死蜱(99%原药)、噻螨酮(99.5%原药)6种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检测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阿维菌素(1.520 mg/L)、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70 mg/L)、哒螨灵(3.116 mg/L)、螺螨酯(5.743 mg/L)、毒死蜱(18.459 mg/L)、噻螨酮(34.897 mg/L),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00、1.36、2.05、3.78、12.14和22.96。供试药剂中,阿维菌素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对柑橘全爪螨毒力高且用量低,可作为防治柑橘全爪螨的首选药剂,兼治其他害虫;哒螨灵和螺螨酯对柑橘全爪螨具有较高的毒力且用量较低,作为专一杀螨剂,可在害螨发生高峰期使用。


中蜂蜂群的不同行为特征
《中国蜂业 》 2023
摘要:本文从中蜂蜂群繁殖、采集、分蜂、飞逃、病害与敌害等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阐述,分析蜜蜂产生相应行为特征的现象及原因,以期帮助蜂农掌握蜜蜂不同状态下的行为特征,人为去弊存利,采取有效措施,使蜂群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促进中蜂健康高效养殖.


航天诱变黔草1号高羊茅分子多样性研究
《种子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黔草1号为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经航天搭载后的黔草1号高羊茅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空间环境对其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生的扩增条带中,多态性条带占83.85%;34份供试材料的相似系数在0.536 4~0.741 1之间,说明航天搭载黔草1号高羊茅可以造成其遗传物质的变化,诱变后的各株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可以从航天诱变后的株系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RAPD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七大类。总体来看,具有相似性状的株系基本上能聚在一类,呈现出一定的性状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