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表型性状和SCoT分子标记的白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价笔者所在课题组自选126个白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利用表型性状和SCoT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26个白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7.23%~24.5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为叶宽,变异系数最小的是叶长;5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1~2.53,叶长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冠幅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叶长和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欧氏距离为7.2处将126个白术单株聚为6类,其中第Ⅰ类表现出高株短窄叶型,第Ⅱ类表现出矮株短窄叶型,第Ⅲ类表现出高株长阔叶型。15条SCoT引物在126个白术种质间共检测出84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引物可检测5.60个,变化范围为2~8个;PIC值变化范围为0.63~0.86,平均为0.78。有效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31~2.01,平均值为1.31;Nei's多样性指数值为0.20~0.50,平均值为0.35,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36~0.81,平均值为0.57。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6时,ΔK最高,126个白术种质中有87个材料的Q≥0.6,占所有供试材料的69.05%,说明各群体中大部分种质亲缘关系相对单一。本研究明确了126个白术种质的表型特征和亲缘关系,为指导亲本选配和高效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中部叶的烘烤特性及烘烤工艺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是中烟100的突变体,为探索豫浓香201中部叶适宜的烘烤工艺,从烘烤特性入手,以中烟100为对照,设置暗箱试验和电烤箱试验,研究了豫浓香201中部烟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并根据其烘烤特性调整烘烤工艺。豫浓香201完全变黄时间为48 h,暗箱处理168 h后变褐程度仍不到30%,变黄、变褐特性较好;失水均衡性为1.10,失水均衡性较好;叶绿素降解速率在72 h为1.30%·h-1,降解量为93.68%,降解特性较好;多酚氧化酶活性平均值为0.29 U,耐烤性较好;豫浓香201淀粉酶活性高于中烟100。豫浓香210烤后烟叶基本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优于中烟100。综合认为豫浓香201中部烟易烤性较好,耐烤性较好。与中烟100相比较,变黄时间减少6 h左右,定色时间减少4 h左右。


基于量子点的非洲猪瘟病毒抗体荧光免疫层析试纸研制
《畜牧与兽医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发灵敏、准确的非洲猪瘟快速诊断试纸产品,本研究基于免疫层析技术原理,以非洲猪瘟病毒(ASFV)p72蛋白三聚体为检测抗原,量子点(QDs)为标记材料,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为检测线,p72单克隆抗体为质控线,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抗体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并对试纸的检测性能进行鉴定.结果: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检测ASFV标准阳性血清的效价为1:102 400,与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及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血清抗体无交叉反应,在临床样本检测中与商业化ASF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2.92%.综上,该试纸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及稳定性,可用于临床样品中ASFV抗体的快速筛查.


暹罗芽孢杆菌对多重耐药细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对多重耐药细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药用植物内生菌,本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抑菌圈法分离筛选金银花内生菌,通过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测序对其鉴定,并通过全基因组学分析其抗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从金银花根、茎、叶和花中分离、鉴定和筛选出1株抗菌效果较好的革兰阳性内生菌(命名为HNYJ2204B),经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该菌能有效抑制多重耐药大肠杆菌(E.coli)、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S)和巴氏杆菌(PM)。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HNYJ2204B的基因组大小为3 929 792 bp, G+C含量为46.5%,预测其编码基因个数为3 747个。分别有3 744、3 527、3 348、3 074、2 870和2 364个基因被NR、Swiss-Prot、Pfam、COG、GO和KEGG数据库注释,通过antiSMASH软件预测到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8个基因簇;主要次级代谢产物有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大环内酰亚胺H、多烯类化合物杆菌烯、脂肽类丰霉素、抗真菌化合物的二肽化合物芽孢菌溶素和多肽类细菌素儿茶酚型杆菌巴汀/嗜铁素类和聚酮类艰难菌素等。从暹罗芽孢杆菌HNYJ2204B的基因组中含有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以预测出,该菌具有开发为新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关键词: 暹罗芽孢杆菌 金银花 内生菌 抑菌效果 抑抗菌活性物质


不同采收期对酥梨品质和通风库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酥梨适宜采收期,以金顶谢花酥梨为试材,设置5个采收期(盛花期后140、152、166、180、190 d,依次编号1—5),研究不同采收期果实半地下通风库贮藏期间果皮色泽、硬度、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监测贮藏期间半地下通风库内温湿度,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贮藏性评价。结果表明,随采收期延迟,果实硬度、TA含量降低,TSS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单果质量、L*值、a*值和b*值上升。贮藏130 d,除采收期2外,其他采收期好果率均在80%以上。贮藏160 d时,采收期3的果实具有较好贮藏性能,好果率(80.6%)、L*值(79.00)和TSS含量(11.53%)最高,PPO活性[21.4 U/(min·g)]最低,a*值为7.38,b*值为47.68,硬度为4.94 kg/cm2,TA含量为0.056%,MDA含量为12.81 mmol/g。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5个采收期贮藏性相关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其排序的结果为采收期3>采收期2>采收期1>采收期4>采收期5。因此,建议宁陵金顶谢花酥梨半地下通风库贮藏,适宜采收期为9月15日(采收期3),即盛花后166 d采摘入库,适宜贮藏期限是翌年2月中旬,在翌年3月初入库酥梨一定要完成出库销售。
关键词: 金顶谢花酥梨 采收期 半地下通风库 隶属函数法 贮藏性


河南漯河田间草地贪夜蛾幼虫天敌资源调查
《中国植保导刊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漯河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自然天敌资源,在当地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和自生玉米苗等植株上,调查采集草地贪夜蛾幼虫进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发现有寄生蜂、病原真菌和昆虫病原线虫等天敌类群,寄生率或感染率分别为0~43.75%、0~32.95%和0~23.08%。寄生蜂种类分别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 Sonan)、马尼拉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anilae)、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和盘背菱室姬蜂[Mesochorus disceitergus (Say)],其中棉铃虫齿唇姬蜂为优势种,占寄生蜂总数量的87.50%;昆虫病原真菌有绿僵菌和白僵菌,以绿僵菌为主。本研究可为当地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绿色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幼虫 寄生蜂 昆虫病原真菌 昆虫病原线虫


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行为和能力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24 CSCD
摘要:为明确吡虫啉和啶虫脒对天敌东亚小花蝽捕食行为和能力的影响,通过玻璃管药膜法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处理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分析了这两种安全性较高的杀虫剂对东亚小花蝽雌成虫捕食行为、捕食量和捕食功能反应方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吡虫啉和啶虫脒处理后,东亚小花蝽雌成虫捕食行为中的搜寻、行走和取食时间分别显著减少了100.0 s和332.5 s、775.0 s和500.0 s、1 117.5 s和1 145.0 s;对棉铃虫卵的日捕食量分别为(4.89±1.36)和(3.56±0.73)粒,分别显著减少了1.55和2.88粒。各处理组对棉铃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但模型的各项参数均发生了变化,吡虫啉和啶虫脒处理后的捕食效能(分别为10.736 3和7.028 0)与最大寻找效应(分别为0.613 9和0.402 1)均显著低于对照(26.190 9和0.792 9)。因此,在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下,吡虫啉和啶虫脒均可干扰东亚小花蝽捕食行为,减少其捕食量,并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雌成虫捕食效能和寻找效应,对东亚小花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为协调天敌与杀虫剂科学使用、促进烟田害虫的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棉铃虫 捕食功能 吡虫啉 啶虫脒 推荐使用剂量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菊花品种综合评价
《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菊花综合评价方法,用于筛选适合郑州栽培的菊花品种.采用灰色关联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8个菊花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菊花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均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6.07%~34.42%.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菊花产量与其他8个性状关联度从高到低为分枝数>花朵数>冠幅>株高>单花鲜重>叶长>花径>叶宽,说明菊花育种和引种中应重点关注分枝数、花朵数、冠幅3个农艺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中,得分第1名为'婺源皇菊'与鲜菊花产量第1名一致,主成分前4名与鲜菊花产量前4名品种一致.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构建出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进行评价,筛选出的'婺源皇菊'、'金丝皇菊'、'怀黄菊1号'和'怀白菊'等品种可以在郑州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菊花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不同夏花生品种苗期发育规律研究
《花生学报 》 2024
摘要: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37号(YH37)和普通油酸花生宛花2号(WH2)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调查不同品种苗期形态发育规律、叶片功能、激素含量等的变化,为制定精准科学的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个品种苗期发育规律不同,豫花37号苗期以地下部生长为主,至出苗后28 d,豫花37号地下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分别为宛花2号的1.06、1.22和1.09倍;根长、根尖数、地下部干质量、根冠比分别较宛花2号高75.51%、95.03%、10.64%和29.84%。宛花2号苗期以地上部生长为主,至出苗后28 d,主茎高、侧枝长、叶片数、分枝数、地上部干质量分别较豫花37号高12.41%、65.00%、6.12%、7.69%和17.47%。与宛花2号相比,豫花37号叶片光转化能力由低到高逐渐升高,phi2值由97.47%升高到100.93%,且在整个生育期内豫花37号叶片的光保护能力更强,受光损伤的程度更小。基于此,在苗期豫花37号应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以保证其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宛花2号应减少叶面肥和促进茎叶生长的调理剂用量,从而达到壮苗的目的。


广西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探究
《中国畜禽种业 》 2024
摘要:畜禽种业是畜牧业产业的"芯片",科学地保护、开发与利用好广西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对广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广西地方猪种的品种特性特征、品种保护利用情况进行研究,针对广西地方猪种资源在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视程度不足、政府部门专项经费拨付不到位、管理者工作队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指出应从重视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强现代生物保种技术应用、改善保种手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而为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