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小麦新品种郑麦9188高产稳产表现及遗传特性解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中种联合体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汇总数据,分析了郑麦9188的高产稳产特性表现及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年区域试验郑麦9188平均产量为7 797.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95%,差异极显著;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平均高稳系数(87.2%)比对照高出约4.5个百分点;产量三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有效穗数(0.438)>穗粒数(0.352)>千粒重(0.322);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有效穗数(0.470)>千粒重(0.374)>穗粒数(0.247),穗粒数通过有效穗数与千粒重对籽粒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0.062和0.043)。依据郑麦9188及其亲本的标记检测结果,分析了郑麦9188中存在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位点,郑9188聚合了7个抗条锈病QTL位点(QYrsn.nwafu-1BL、Yr29、QYrxn.nwafu-1BL、QYrqin.nwafu-2AL、QYr.nwafu-3BS、QYr.nwafu-4BL、QYrqin.nwafu-6BS)、2个抗叶锈病基因(Lr13和Lr67)、3个高粒重QTL位点(Tabas1、TaGS5-A1、TaGW2-6A),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可部分解释郑麦9188条锈病和叶锈病的优异抗性及郑麦9188高千粒重特性。

关键词: 郑麦9188 高产 稳产 产量三要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葡萄大棚促早栽培全产业链生产技术

果农之友 2024

摘要:河南产区葡萄生产主要栽培模式是露地栽培,葡萄上市时间集中,价格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果农经济效益,发展葡萄大棚促早栽培意义重大。就葡萄大棚促早栽培中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温棚环境调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销售8个方面阐述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为果农提供另一种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 葡萄 大棚促早 全产业链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之一,其为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探索茶园叶蝉防治新方法,采用LED绿光(波长520~525 nm)干扰其取食过程,并通过刺吸电位图谱(EPG)仪记录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型有NP波、A波、C波、E波、S波、F波和R波,其中NP波占比最大。与自然光(对照)相比,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时间内,光照强度越大,刺吸百分比越低,刺吸次数越多,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越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灯光防治茶园叶蝉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LED绿光 取食行为 小贯小绿叶蝉 刺吸电位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射频对花生热风干燥杀菌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探究射频技术在花生仁干燥中对黄曲霉菌的消减效果及其干燥后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接种黄曲霉菌的中低水分花生仁为对象,采用分段干燥(segmented drying, SD),即先不同温度(40、45、50、55℃处理20 min)和不同时间(45℃处理10、20、30、40、50 min)射频处理花生仁,再进行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探究射频处理对花生仁的杀菌效果、营养品质、水分含量、发芽指数和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 在40℃的射频处理下,花生仁的杀菌效果好于单独HAD;在45℃以下, SD与HAD的花生仁在营养品质上无显著性差异。射频处理过程中,随着射频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花生仁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在射频(45℃, 40min) SD下的杀菌率和发芽率高,分别为47.55%、90.0%,且酸价值(0.07 mg/g)低于HAD (0.2 mg/g)。结论 相比HAD, SD后的花生仁能够保持其营养品质、降低黄曲霉菌数量和酸价值。该研究为射频技术在花生干燥过程中杀菌保质应用提供了技术和工艺支撑。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菌 射频 热风干燥 杀菌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果锈程度的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的代谢组学分析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机制,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采集有果锈和无果锈的果粒样品,按照果锈发生程度分成无果锈、轻度果锈和重度果锈3个等级,研究不同果锈等级的果皮相关物质含量、酶活性及代谢组的变化。【结果】随着果锈程度的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的叶绿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果胶含量逐渐降低,木质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逐渐升高;果皮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肉桂酸-4-羟基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果锈程度的果皮中共鉴定到1372种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有485种,3组果锈等级的果皮之间共有的差异代谢物有110种,其中,有105种差异代谢物在3组中均上调表达,占所有差异代谢物的95.45%,包括37种酚酸类、31种黄酮、17种芪类和5种醌类等;2种差异代谢物在3组中均下调表达,包括1种脂质和1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上述差异代谢物质主要分布在17条代谢途径中,包括山柰酚苷元Ⅱ的生物合成、山柰酚苷元Ⅰ的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结论】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发生影响最大,且山柰酚苷元Ⅱ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在果锈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果锈 果皮 代谢组 黄酮 酚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机制优化策略研究

种业导刊 2024

摘要:农业科研项目申报管理机制对农业科研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农业科技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研环境的变化,优化农业科研单位的项目申报管理机制成为必然要求。深入剖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在项目申报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申报管理流程不规范、经费管理水平不足、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限、跨学科和跨单位合作不够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简化申报流程以提高效率,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加强信息流通,建立跨学科、跨单位的合作平台提高创新水平等。优化后的管理机制有望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项目申报的质量和成功率,促进农业科研成果产出,进而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科研管理 项目申报 机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立克病病毒meq基因缺失毒株HN302Δmeq的构建及致病性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病与肿瘤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随着MDV持续进化及毒力增强,急需研发新型高效的MD疫苗以加强该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MDV变异株HN302为亲本毒株,成功构建了meq基因缺失的毒株HN302Δmeq,经过PCR扩增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meq基因缺失且传代稳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均证实HN302Δmeq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无meq基因表达,并且meq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其他病毒基因的表达。利用RT-qPCR分析HN302Δmeq在CEF中的体外增殖曲线,结果显示meq基因的缺失不影响MDV体外复制。1日龄SPF鸡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毒株HN302相比,HN302Δmeq对宿主无致病性,其诱导的MD发病率、死亡率和肿瘤发生率均为0,且未观察到明显的免疫器官萎缩。上述数据表明,HN302Δmeq的毒力明显丧失,具备继续作为疫苗候选株开展相关研究的可能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MDV变异株HN302的meq基因缺失毒株,为后续MDV的致病机制及新型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马立克病病毒 meq基因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辅料添加对芝麻粕发酵及镉钝化能力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添加不同辅料发酵的芝麻粕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置添加不同辅料的芝麻粕发酵处理,包括 T1(5 kg芝麻粕+1 kg麸皮)、T2(5 kg芝麻粕+1 kg玉米秸秆)和 T3(5 kg芝麻粕+1 kg刨花),并以不加辅料的芝麻粕发酵为对照,即CK(6 kg芝麻粕),发酵 30 d.通过对芝麻粕发酵过程中的理化参数测定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考察添加不同辅料对芝麻粕发酵的影响.将不同辅料发酵的芝麻粕施加到镉污染土壤中,通过土壤中有效镉含量及赋存形态的检测,分析其对土壤中镉的钝化作用.[结果]添加辅料发酵的T1、T2、T3 的 pH值、总磷、有机质、碳氮比(C/N)均显著高于 CK.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添加玉米秸秆的T2 的发酵程度较高.镉污染土壤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镉含量为 5 mg·kg-1 的土壤中,施加 T2 使有效镉含量降低了 81.6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在镉含量为 1、5、10 mg·kg-1 的土壤中,T2 显著提高了氧化态和残渣态的镉含量,最高可达 54.00%.[结论]在芝麻粕发酵过程中添加麸皮、玉米秸秆和刨花 3 种辅料能够促进芝麻粕的发酵过程.添加玉米秸秆发酵的芝麻粕对于镉含量为 5 mg·kg-1 的土壤中的镉具有显著的钝化效果.

关键词: 芝麻粕 辅料 玉米秸秆 镉钝化 赋存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阶段香菇栽培料木质纤维素降解利用研究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为深入了解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栽培料木质纤维素的变化,对不同生长阶段香菇栽培料中木质纤维素含量及其相关降解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木质纤维素微观结构分子基团、纤维素相对结晶度(CrI)和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栽培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木质纤维素含量(w,后同)由85.27%降低至52.23%,其与相应的降解酶系活性负相关,木质纤维素降解与纤维破坏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FTIR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香菇栽培料中木质纤维素特征官能团峰值发生变化,木质素降解速率高于半纤维素、低于纤维素。随着香菇的生长发育,栽培料中CrI显著降低,纤维素晶体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结果表明,香菇首先利用栽培料中非木质纤维素组分供菌丝生长,同时分泌胞外降解酶破坏纤维结构,将大分子组分降解为小分子组分,从而满足其生长所需,高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对应高木质纤维素降解率。该研究结果可为促进香菇栽培料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香菇 木质纤维素 胞外酶 结晶度 红外光谱 纤维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腺病毒血清4型Fiber2 Head蛋白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筛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4

摘要:为制备抗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Fiber2 Head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纤突蛋白(Fiber2)截短,并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进行原核表达。将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通过间接ELISA及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筛选单克隆抗体,并对单克隆抗体进行反应性测定、效价测定以及亚型鉴定。结果显示:Fiber2 Hea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成功获得8株单克隆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A5、1D5、7C9、4E5、3A11、5E11、9D7、6E3,均可分泌特异性识别Fiber2 Head蛋白及FAdV4的单克隆抗体。综上,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能与Fiber2 Head蛋白和FAdV4病毒特异性反应的单克隆抗体,为FAdV4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禽腺病毒4型 Fiber2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