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物质平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快速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氨氮和增加溶解氧等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采用物质平衡关系建立氨氮、溶解氧的平衡方程式,推导出系统设计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对部分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一组较贴近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如:系统补水量、供氧量、循环量、循环次数、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等。同时构建了一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以设计一套年产50 t鮰鱼(Ictalurus),养殖密度为50 kg/m3的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可以计算得到系统的补水量为30 m3/d,系统补水率为6%,系统供氧为11.0 kg/h,系统循环量740 m3/h,循环次数为36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44.2 m3。


复合保鲜剂在对虾保鲜及防黑变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因海捕鹰爪虾易黑变,对其滥用亚硫酸盐及货架期短等问题,该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将壳聚糖与防黑变成分进行复配,研制出一种不含亚硫酸盐的复合型防黑变保鲜剂,并验证了其在鹰爪虾保鲜及防黑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壳聚糖0.5g/L、植酸0.5g/L、乙二胺四乙酸(EDTA)0.5g/L、4-己基间苯二酚(4-HR)0.01g/L。鹰爪虾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5±1)℃贮藏过程中细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增加缓慢,黑变被有效抑制,货架期延长约1倍。通过成本核算,处理1kg鹰爪虾仅需0.22元,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基于水质监测技术的水产养殖安全保障系统及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水产养殖中的风险问题,设计了基于水质监测技术的水产养殖安全保障系统。系统由水质监测与信息处理系统、电路控制系统、增氧和投饲设备组成,系统根据养殖水体的溶氧变化调控增氧、水层交换和投饲。常规淡水鱼池塘养殖情况下,安全增氧时间不低于6.2h/W·d·kg,机械增氧下限为3mg/L,上限为5mg/L,上限运行时滞为0.5~1h,水层交换时滞为1~2h。应用表明,系统比传统增氧方式节约运行时间33.4%,平均降低饲料系数21.6%,系统具有节能、节饲和保障养殖安全的效果。


两种形式多孔介质发动机燃用液体燃料的着火特性
《燃烧科学与技术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融合一种新式燃烧理念的多孔介质发动机,能够实现发动机的均质、高效和稳定燃烧.为加深对两种形式多孔介质发动机燃用液体燃料着火特性的了解及探讨影响其各自压燃着火的因素,用改进的KIVA-3V对两种形式的多孔介质发动机燃用异辛烷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讨论了多孔介质初始温度、多孔介质结构对两种形式发动机压燃着火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压缩比一定时,多孔介质初始温度是决定两种形式多孔介质发动机能否实现压燃着火的重要因素;与永久性接触型发动机相比,在较低的多孔介质初始温度下,即可保证周期性接触型发动机实现压燃着火;多孔介质结构通过改变多孔介质内气固两相换热及弥散作用影响两种形式多孔介质发动机的压燃着火.


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与电极参数对灭藻效果的影响
《高电压技术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现有的灭藻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水处理要求,为此,研究了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电介质位置与数目(结构参数)、放电电极直径、材料以及数目(电极参数)对灭活铜绿微囊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电极放电系统中,无论双电介质位于高低压电极何处,系统均不能提高铜绿微囊藻灭活率,且双电介质系统放电不稳定;电极直径大小与藻灭活率高低不成正比,而是存在一个合适值;多电极放电系统中,放电处理40min后放置培养到第5天时,藻的灭活率为93.4%,而单电极系统的为87.31%;随着放电电极数目的增加,藻的灭活率从3根的88.52%提高到6根的93.40%,但电极材料的不同对藻灭活程度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反应器 铜绿微囊藻 结构参数 电极参数 放电电极 灭活率


海洋芽孢杆菌碱性酯酶BSE-1的纯化与性质研究
《高技术通讯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芽孢杆菌酯酶发酵液通过低温高速离心(10000r/min,30min,4℃)、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沉淀和Q-Sepharose HR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进行了纯化,最终得到电泳纯的酯酶BSE-1。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该酶表观分子量为30kDa。以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为底物对BSE-1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BSE-1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10.0,为嗜热碱性酯酶;该酶在60℃以下、pH 7~1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常见酸根离子、有机溶剂的配伍性较好,但金属离子对酶活影响较大,Li~+、Mg~(2+)、Ca~(2+)对BSE-1有激活作用,1mmol/L的Ca~(2+)使酶活提高2倍以上;Ba~(2+)、Fe~(3+)、Ag~+、Sr~(2+)对BSE-1有抑制作用,1mmol/L Ba~(2+)存在下酶活仅能保持10%左右。


脉冲放电对铜绿微囊藻灭活效果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应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利用高压脉冲引发的气液两相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研究了动态停留时间、分批次动态处理、不同稀释物以及处理方式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停留时间越长,处理当天藻液的叶绿素a去除率越高,而随着放置培养时间的增加,叶绿素a浓度下降的趋势也越明显;当动态停留时间相同时,一次处理比分批次处理的叶绿素a去除效果明显;用灭菌水稀释的藻液与用灭菌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85%)稀释的藻液相比,前者叶绿素a的去除率远远高于后者;静态实验由于停留时间的相对增加,叶绿素a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动态实验.本系统最佳的叶绿素a去除率高达97.13%,为灭活藻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高技术通讯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50mg/L 6-二甲氨基嘌呤(6-DMAP)处理15min 抑制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异源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诱导扇贝异源四倍体。采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GISH)结合染色体滴片技术对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后代的染色体遗传构成进行研究,对授精后17~66h 内6个时间段各300多个分裂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诱导异源四倍体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倍性的幼虫,包括5.192%的四倍体、16.577%的三倍体以及单倍体、二倍体、五倍体和大量的非整倍体。在17~66h内同一组染色体数,所占比率并未出现随着取样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明显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染色体构成上,诱导后代都分别继承了双亲的染色体,除正常杂交产生的异源二倍体外均为非对称性继承。GISH 鉴定结果表明本实验所诱导的四倍体为真正的异源四倍体,同时也说明两套异源染色体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在诱导后代中还出现了较小比例的染色体不完全继承个体。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扇贝 异源四倍体 染色体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


水库溃坝洪水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区域洪水风险、开发区域防洪风险图、预警系统和各种紧急预案,溃坝洪水因其突发性与破坏性极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成为防洪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将参数模型、物理成因模型和瞬时全溃模型等有机结合来研究溃坝洪水,通过在四川省广安市全民水库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将以上3种模型有机结果能够提高溃坝洪水预测精度、并且也能确定其可能的变化范围,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洪措施或实际运行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提供决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