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南京地区猪流感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1年2月~5月期间从南京某屠宰场采集健康猪的鼻拭子和肺脏组织样品共690份,常规无菌处理后进行RT-PCR检测,将检测为阳性的样品接种9日龄~11日龄SPF鸡胚分离猪流感病毒(SIV)。对分离株进行血凝试验、EID50测定、HA及NA基因测序分析和感染小鼠及猪体试验。结果有18份样品RT-PCR显示为SIV阳性,但只有一株可在SPF鸡胚中稳定增殖。该病毒分离株具有凝集0.5%鸡红细胞的活性,EID50为10-6.32/0.1 mL,基因测序显示其HA、NA基因片段均与09年H1N1型流感流行株A/California/04/2009(H1N1)高度同源,将其命名为A/Swine/Nanjing/50/2011(H1N1)。小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分离株可引起小鼠死亡(3/10),猪体人工感染实验显示该分离株还能够引发猪体明显的流感症状及肺部病变。该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A、NA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调查SIV的流行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分离鉴定 HA基因 NA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黑麦草耐盐性及其在盐土条件下饲用品质的研究
《草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多花黑麦草品种耐盐能力的差异及其与饲草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关系,为选择耐盐和饲草品质优良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提供依据,在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种植7个多花黑麦草品种(Wasehope,WasehopeⅢ,Sa-chiaoba,Musashi,Nioudachi,Shiwasuaoba和苏牧1号),分别测定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地下和地上部分的Na+、K+和Ca2+含量,并计算K+/Na+和Ca2+/Na+,同时测定不同品种的出苗率及拔节期和抽穗期的饲草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有机物体外消化率(IVOMD)等指标,并对品种的耐盐能力和饲草产量、饲用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ioudachi、苏牧1号、Wasehope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分的Na+较低,K+和K+/Na+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WasehopeⅢ的耐盐能力较差;Nioudachi、苏牧1号、Wasehope拔节期和抽穗期的饲草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且WSC含量和IVOMD较高,NDF和ADF等细胞壁物质含量较低,饲用品质较优,与其耐盐能力较为一致;多花黑麦草的耐盐能力与盐土条件下的产量和饲用品质显著正相关(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主要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7个不同肉色的甘薯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测定其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块根干率、块根鲜质量、薯干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以研究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甘薯品种的产量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高;白肉品种(徐薯28和徐薯18)和紫肉品种(徐紫薯3号)的品质性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高,黄肉品种(徐薯23和徐0314)和桔红肉品种(徐3228和徐5919)的品质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较低;多数经济性状日增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日增长量关系不大,伴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增加,单株分枝数增长速度提高,随着日照时数增加,块根可溶性糖积累速度加快,而当降水量增多时,块根还原糖积累速度放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Hokovirus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检测PHoV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PHoV的V P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V P2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而且该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与猪的其他病毒核酸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低于3.29%,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对华东地区采集的22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HoV的阳性率为14.2%。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为PH o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工具。
关键词: 猪Hokovirus TaqMan荧光定量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产脂肽类物质鉴定及表面活性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和水稻条斑病防效测定.[方法]根据脂肽类抗菌物质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对Lx-11进行PCR扩增检测,采用MALDI-TOF-MS对脂肽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对特异性引物对Lx-11菌株检测,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和BLAST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基因组中含有sfp、fenB、ituA或bamA基因.质谱分析发现提取的粗提物中含有surfactin、bacillomycin D和fengycin等3种脂肽类抗生素.通过构建surfactin突变体菌株,平板和盆栽试验显示突变体菌株抑制条斑病菌能力显著降低.[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产生的surfactin类物质对条斑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抑制条斑病菌主要物质之一.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细菌性条斑病 脂肽类物质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水平对转C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转C4光合基因水稻在生育后期剑叶PSⅡ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性,采用转pepc(PC)、ppdk(PK)、pepc + ppdk(CK)和未转基因的Kitaake (WT)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氮素条件下(0.7 mmol/L(1/4N)、3 mmol/L (1N)、6mmol/L(2N))不同品种剑叶SPAD值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并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测定了各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4N处理能增加各品种的根长,减小剑叶面积、株高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2N能使剑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转C4光合基因品种叶绿素含量在1/4N氮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PC在1/4N条件下具有最长根长和最大剑叶面积,具有显著的形态学优势.1/4N处理使所有品种的荧光曲线出现了K相(300μs处)的增加,转C4基因水稻材料K相的峰值都比原种低,PC的峰值最低.叶绿素荧光曲线分析表明,低氮破坏了剑叶PSⅡ的构造,造成所有品种PSⅡ的OEC失活,从而出现300 μs处K相的增加,低氮还造成所有品种失活反应中心增加,电子传递活性减弱,热耗散增加,进而造成PSⅡ最大光化学活性的减小.而PC在低氮当中PSⅡ的所有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PSⅡ结构,具有耐低氮的优势.高氮对各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种胞外域仅含1个配体结合区的鸭催乳素受体基因的剪接异形体克隆及基因多态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了解鸭催乳素受体的作用,应用RACE技术克隆到了1种胞外域仅含1个配体结合区的剪接异形体。序列分析表明,剪接异形体长2 535bp,含431bp 5′-UTR、1 884bp编码区和220bp 3′-UTR,可划分为11个外显子。预测蛋白含627个氨基酸,成熟蛋白603个氨基酸,N端为24个氨基酸信号肽。不同于胞外域串联2个配体结合区的典型禽类催乳素受体,预测蛋白胞外域仅含1个配体结合区,类似于哺乳动物催乳素受体。配体结合区同样含有2对半胱氨酸残基和1个WSXWS的5肽WS基序,此为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I型受体中高度保守的2个典型特征。同时,筛选了催乳素受体基因的1个突变位点和1个SNP位点,分别位于5′-及3′-UTR区。其中,3′-UTR区SNP位点经χ2适合性检验,在鸭群体中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酚类物质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南方农业学报 》 2013 CSCD
摘要:【目的】对草莓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研究开发草莓中的活性成分提供参考。【方法】以日本引进的"丰香"草莓为试材,采用有机溶剂法进行酚类物质提取,探讨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显著性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草莓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平均水平达0.845mg/g。【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适合于工业生产,可为草莓精深加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打下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迁移过程中H2A.Z的表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迁移、增殖、性别分化都受着基因组和DNA表观遗传修饰的调控,H2A.Z与转录激活有关,可能与表观遗传修饰存在联系,通过PGCs单细胞及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GCs在迁移过程中,8.5 dpc时PGCs中不存在H2A.Z;迁移至生殖嵴时H2A.Z主要集中于细胞核,11.5dpc整个PGCs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存在;13.5 dpc雌性的卵母细胞中H2A.Z主要集中于细胞质,而精原细胞中H2A.Z偏向集中于细胞核.综合基因组和DNA表观遗传修饰分析,H2A.Z的表达与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 小鼠原始生殖细胞(PGCs) 单细胞 石蜡切片 H2A.Z 免疫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B1619在番茄根部的定殖及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植物MS平板定殖研究法、盆栽试验和土壤酶活性检测技术研究了生防菌B1619在番茄根部的定殖规律,并评估了B1619对番茄根围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防菌株B1619在番茄根部定殖能力较强,在MS平板中,定殖量可达108CFU/g根以上。在盆栽试验中,常规土壤中或在接种青枯菌后,番茄根部生防菌的数量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后趋于稳定;在第15天时,定殖量达到106CFU/g根。番茄定植后,B1619对根围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具有促进作用,而对细菌则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作用。此外,B1619能够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而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B1619施用后第15天,蔗糖酶活性达226.3 mg/g土,比对照高88 mg/g土;土壤脲酶活性则与对照组截然相反,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 番茄根围 定殖规律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