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韶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支撑对策建议

江西农业学报 2024

摘要:韶关是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拥有千年的茶叶生产历史,是岭南茶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多措并举推动韶关茶产业发展。通过概述韶关茶产业的发展概况、现状,分析韶关茶产业的发展优势与问题,并从“一二三四五”发展定位提出了科技支撑韶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韶关 茶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桑叶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约(1.17±0.01)g的对虾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4%、6%的桑叶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等能的试验饲料,记为G0(对照组)、G1、G2、G3组,试验期为56 d。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重、蛋白质沉积率以G1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以G1组最高,显著高于其它添加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系数G1组最低,显著低于其它添加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G0组显著高于G2、G3组(P<0.05)。全虾体成分中粗蛋白含量以G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3组(P<0.05),但与G2组差异不显著(P>0.05)。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胶原蛋白含量和滴水损失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灰分含量G2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桑叶粉不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肌肉品质,以添加量为2%时,效果较好。

关键词: 桑叶粉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桑枝生物炭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桑枝生物炭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随机选取480尾初始体质量为(3.31±0.01) g的大口黑鲈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在42 d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添加桑枝生物炭0、10、20和40 g/kg的实验饲料,养殖结束后统计各组总重及总尾数,计算成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和特定生长率等生长性能,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桑枝生物炭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粗脂肪含量随着桑枝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呈显著下降趋势。桑枝生物炭组大口黑鲈血清尿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降低。大口黑鲈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升后降趋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桑枝生物炭的添加而显著下降。各桑枝生物炭添加组肝脏T-AOC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桑枝生物炭添加组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20 g/kg组肝脏MDA含量最低。20 g/kg组血清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综合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评价,大口黑鲈饲料中的桑枝生物炭添加水平为10~20 g/kg时效果较好。

关键词: 桑枝生物炭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育蚕沙发酵工艺优化

广东蚕业 2024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水平混合菌种接种量对饲料育蚕沙发酵效果的影响,将5龄饲料育蚕沙、麦麸、豆粕按48∶1∶1的质量比例混匀作为发酵基料,分别以总物料质量2%、4%、6%、8%和10%的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乳酸杆菌=1∶1∶2)作为发酵菌种,在物料水分含量为45%、温度为(32±1)℃的条件下发酵64 h。结果表明:未发酵饲料育蚕沙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桑叶育蚕沙(P<0.05),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桑叶育蚕沙(P<0.05);饲料育蚕沙发酵后,随接种量的增加,粗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粗脂肪含量波动幅度很小(P>0.05),粗灰分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P<0.05),植酸含量呈现小幅降低的趋势(P>0.05),亚硝酸盐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以发酵后蚕沙粗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混合菌种的适宜接种量为总物料质量的4%。

关键词: 饲料育蚕沙 益生菌 发酵 营养成分 抗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常规饲料资源在生猪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产业逐渐扩大,饲料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非常规饲料具有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营养物质丰富的特点,是常规饲料资源必不可少的替代品.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是缓解常规饲料资源不足、降低生猪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和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主要来源于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副产品,包括秸秆秕壳类、饼粕类、糟渣类和木本类等.目前,非常规饲料资源在生猪养殖业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文章简要阐述了非常规饲料资源的种类、特性和利用技术,主要介绍了其在生猪养殖业中的应用,分析了非常规饲料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和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常规饲料资源 生猪 秸秆秕壳 饼粕 糟渣 木本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贸易视角下广东省水-能源-粮食流通与资源间压力互馈研究

水资源保护 2024 CSCD

摘要:基于多尺度投入产出法,核算了广东省各部门水资源-能源-粮食要素的资源强度,对贸易视角下水资源、能源、粮食3类资源的压力互馈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7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系统各部门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强度逐年下降,利用效率逐步提升,水、粮食强度值较高的部门集中于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业等资源密集型部门,能源强度值则以矿业、电力及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较高;各部门吸纳了大量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净流入广东省经济系统,且主要由制造业进入,城镇居民消费和省外调出是水资源-能源-粮食的主要最终消费途径;广东省本地资源使用压力因水资源-能源-粮食资源贸易流通而得到显著改善,能源贸易缓解了本地84.33%的能源使用压力,粮食贸易缓解了本地40.13%的粮食使用压力,粮食贸易对水资源压力的缓解作用达能源贸易的5倍。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资源强度 资源流通 资源压力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耐药基因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开发一种快速、灵敏的针对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快速检测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提供新策略。本研究针对tetA(P)和tetB(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重组质粒,对退火温度和体系进行优化,同时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加以验证。结果发现,优化后的反应程序为95℃30 s; 95℃5 s, 56℃30 s,共39个循环。使用该反应程序仅能扩增重组质粒,对照菌株无扩增曲线;组内变异系数小于1.3%,组间变异系数小于1.8%,重组质粒最低检测限度为10~2 copies·μL-1。使用本方法对33份产气荚膜梭菌临床分离株样品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均为75.8%(25/33),且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的产气荚膜梭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P)和tetB(P)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四环素 tetA(P) tetB(P) 双重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掌新品种翠如意的选育

热带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翠如意白掌是以奥特斯白掌(Spathiphyllum ortgiesii)作母本,帕丽斯白掌(Spathiphyllum‘Parrish’)作父本进行杂交,经单株选择、组培扩繁选育而成,多年多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其遗传性状稳定一致。植株长势旺盛,平均株高44.6 cm,株幅39.6 cm;佛焰苞柄长48.3 cm,苞片长10.7 cm、宽7.4 cm,绿色。单花观赏期30 d左右。在广东中南部地区简易温室栽培,耐热性、抗病性较强。2022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鉴定。

关键词: 白掌 翠如意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代森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在蔬菜中残留风险评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代森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在菜心、叶用莴苣和芹菜中的残留动态,并对通过膳食摄入途径产生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在黑龙江、湖南、云南、河南、山东、广东6地进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在菜心、叶用莴苣和芹菜上残留的田间试验,以了解其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采用风险商值法对菜心、叶用莴苣和芹菜中代森锌可能产生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菜心、叶用莴苣和芹菜样品用盐酸-氯化亚锡溶液在加热条件下产生CS2,使用正己烷对CS2进行吸收,使用气相色谱FPD-S检测,测定CS2含量进而对代森锌进行分析计算.使用含有氨水的乙腈对菜心、叶用莴苣和芹菜3种蔬菜样品进行提取,用石墨化碳黑(GCB)吸附剂对提取的上清液进行净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净化后样品中的乙撑硫脲.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锌在菜心、叶用莴苣和芹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0~6.0、2.8~6.9、4.1~4.6 d,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最终残留试验表明,菜心中ETU的最大残留量为8.62 mg/kg,以代森锌计的最终最大残留量为813.3 mg/kg;叶用莴苣中ETU的最大残留量为9.61 mg/kg,以代森锌计的最终最大残留量为658.0 mg/kg;芹菜中ETU的最大残留量为7.22 mg/kg,以代森锌计的最终最大残留量为410.1 mg/kg;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代森锌最终残留量逐渐减少.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7d菜心、叶用莴苣、芹菜中代森锌的残留摄入风险熵值均小于100%.研究表明,施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WP)防治菜心、叶用莴苣、芹菜中霜霉病,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

关键词: 代森锌 乙撑硫脲 代谢物 蔬菜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半衰期 菜心 叶用莴苣 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煮泡条件对仙湖绿茶品质的影响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

摘要:以仙湖绿茶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原料标准、茶水比、煮泡时间等条件对仙湖绿茶主要化学品质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制定仙湖绿茶审评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科学煮泡仙湖绿茶提供实践性指导。结果表明,以对夹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仙湖绿茶品质较好,煮泡后可溶性糖、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简单儿茶素含量较高;随着茶水比的增加,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组分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煮泡时间的增加,可溶性糖、咖啡碱等成分浸出量呈增加趋势。结合感官评价得出,以对夹叶为原料加工而得的仙湖绿茶的最佳煮泡条件为茶水比1∶50(W∶V, g/m L),煮泡时间1 min,该煮泡条件下汤色滋味香气协调性较佳,可充分展示仙湖绿茶的风味品质。

关键词: 仙湖绿茶 煮泡条件 茶水比 煮泡时间 品质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