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

土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搬迁后与新址的融合效果,以一个搬迁土块为研究对象,明确搬迁土块间的接缝处土壤与距接缝处不同距离的中心土壤在理化特性上的不同。结果表明,0~20 cm层次土体中心50 cm处的田间持水量比接缝处高5%,容重低4%,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层次;20~40 cm层次,土壤的固相率和容重高于其他层次,田间持水量降低,土块横切面各部位物理性质均无明显差别;剖面底部80~100 cm层次接缝处土壤松散缝处的固相率比30 cm和土体中心处低4.3%,液相率低3.1%,气相率高出7.6%,容重下降8.3%。0~40 cm土层的缝处、距缝30 cm和距缝50 cm处的孔隙率均低于40~100 cm层次,其中80~100 cm层次的孔隙率最大,20~40cm孔隙率最低为44.2%;土壤饱和导水率0~20 cm层次为35.3~38.0 cm/d,随着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均小于20cm/d;而80~100 cm层次缝处的饱和导水率值高达144.4 cm/d,是表层土壤的4倍。同一层次搬迁土块缝处与土块中心土壤速效养分无明显差别,缝处全氮含量均高于土块的其他位置,且与距缝30 cm和50 cm处的数值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H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增大,碱解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长期定位土壤搬迁5 a后,深层土壤接缝处还处于疏松状态,下层土壤的融合要弱于上层土壤。

关键词: 长期定位 土壤分割和搬迁 理化性质 容重 田间持水量 孔隙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新品种龙杂18号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龙杂18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选育的矮胖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适合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地区机械化栽培。

关键词: 高粱 龙杂18号 极早熟 机械化栽培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越冬生产草莓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在大庆地区温室草莓越冬生产过程中,利用凹唇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和激素授粉三种授粉方式,比较草莓商品性和产量等相关问题。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授粉方式均可以解决草莓越冬生产授粉问题,但凹唇壁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在着果率、畸形果率、产量上均与激素授粉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单果重方面无显著差异。凹唇壁蜂授粉和蜜蜂授粉均可为草莓越冬生产的有效授粉方式。

关键词: 草莓 凹唇壁蜂 蜜蜂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丰产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黑河53选育与大面积推广原因浅析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河53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辐97-43和北97-03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熟期早,抗倒伏,田间表现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第五积温带种植,在适宜区推广速度较快,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得以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早熟 丰产 黑河53号 特征特性 原因浅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青贮品种选择及性能比较研究

现代畜牧科技 2018

摘要:为了缓解黑龙江省青贮玉米良种短缺的现状,加快饲草饲料产业化进程,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甘南县开展青贮专用玉米和籽粒型玉米作为青贮品种的性能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5份玉米品种符合国家青贮玉米质量分级标准的有6份,这6份材料中生物产量最高的为龙牧6号青贮玉米,亩生物产量达7700kg,且干物质含量大于30%,并与其他各品种差异极显著,鑫鑫1号籽粒玉米可作为青贮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早熟 玉米青贮品种 性能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全国各地搜集的205份辣椒种质为试材,观测28个形态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形态学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单株果数、叶形、株型、果形、茎绒毛、花梗着状、熟性、花柱色是最关键的性状。6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0.653%,暗示这28个性状代表了更多的性状改良方向。主成分归纳为形态因子、产量因子、熟期因子、色彩因子,呼应聚类分析的主要区分依据果形、单株果数、熟期和果色,将205份种质分成7类,有效区分了不同的品种。说明在改良形态性状时,按育种目标的要求选取主要性状,同时也要注意与其它性状间的关联。

关键词: 辣椒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重点从大豆生长环境监测、生产智能管理等方面对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为加快物联网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大豆生产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农业物联网 生产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降解草酸盐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草酸尿症是人体尿液中含有高浓度草酸盐的慢性疾病,肾脏积聚过量草酸盐会导致形成肾结石,而这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乳酸菌因其具有降解草酸盐活性,可以改善机体尿草酸水平,抑制肾结石的形成,从而备受关注。具有降解草酸盐活性的乳酸菌主要集中在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其对草酸盐的降解机制可能是通过透性酶将草酸盐从胞外转运到胞内,再通过甲酰辅酶A转移酶将草酸盐转化为草酰辅酶A,然后草酰辅酶A脱羧酶将草酰辅酶A脱羧形成甲酸盐和CO2,进而完成对草酸盐的降解作用。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的草酸盐降解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乳酸菌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乳酸菌 高草酸尿症 降解草酸盐活性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鉴定及筛选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旨在加强玉米耐盐性的研究和利用,本研究采用水培法,以NaCl胁迫拟田间盐生条件,在适宜的盐胁迫处理浓度的基础上,以耐盐系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42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发芽率、根干重、苗干重、根鲜重、根长和苗鲜重可作为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盐性筛选和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42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耐盐性划分为5类,其中B红-2等12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较强,NC320等42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中等,50K-4-1等58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一般,H070480等77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敏感,甘1号等53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高度敏感。

关键词: NaCl胁迫 玉米自交系 苗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旱田改水田的影响及思考

中国稻米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玉米保护性收购价格的下降,在保障农民收益的基础上,近几年,旱田改水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旱田改水田的原因、优势,以及旱田改水田是否成功的因素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示旱田改水田要多方考虑,做到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长远发展。

关键词: 水稻 旱田改水田 水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