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中国荔枝病原真菌分离和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全国荔枝存在的病原真菌种类,对来自全国6省18个市地的108个荔枝品种的162份病害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得到255个病原真菌菌株,涉及21个种,其中13种已有记录在荔枝上发生,8种未有在荔枝上报道出现。炭疽菌和镰刀菌所占比例最多、分布范围最广、涉及荔枝品种最多,在荔枝叶片、果实和茎干上几乎都能分离到,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只在果实上分离到。叶部是病原真菌存在的最主要部位。

关键词: 荔枝 病原真菌 种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莺歌海盐场30%盐度晒盐池底泥中可培养芽胞杆菌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80℃水浴处理与稀释涂布法从莺歌海盐场30%盐度晒盐池底泥中分离获得215株芽胞杆菌。采用16S rDNA PCR-RFLP与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0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离菌株归属到9种酶切类型。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这些菌株主要分布在Pontibacillus、Halobacillus、Oceanobacillus和Bacillus等4个属,其中Pontibacillus为优势属。有7株芽胞杆菌的16S rDNA序列与数据库中相应模式菌的最大相似性在97.4%~99.0%之间,有可能为芽胞杆菌新种资源。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多样性 16S rDNA PCR-RFLP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还田方式下木薯茎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网袋法,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下木薯茎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方式下,木薯茎秆在30~60 d腐解速度较快,在240 d时,覆土、覆土覆膜和仅覆膜处理下木薯茎秆的质量累积减少率分别为69.9%、80.8%和73.8%,表现为覆土覆膜>覆膜>覆土。腐解过程中木薯茎秆养分的释放速率表现为K>P>N≈C。240 d,碳、氮、磷、钾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9.9%~80.8%、78.1%~94.2%、87.3%~93.5%、97.4%~98.5%。考虑木薯茎秆还田养分的释放及碳氮比变化情况,木薯茎秆还田时可以适量减少基肥中钾肥的用量,并在还田后期结合木薯的生长情况适当配施氮肥;木薯茎秆还田最好采用覆土覆膜的方式。

关键词: 木薯茎秆 还田方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在海南豇豆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豇豆、土壤中吡虫啉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吡虫啉在海南豇豆和其种植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豇豆中的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为78%~89%,在0.05~5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7%,最低定量限0.01μg/mL,方法满足检测工作要求。吡虫啉在豇豆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9、5.1 d。以1.5倍推荐剂量一次喷施农药2.5 d后吡虫啉残留量小于0.5μg/g。吡虫啉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属于易降解农药;分别以1.5、2倍推荐剂量3次施药,每次施药间隔2d,自然降解4、6d后残留量均低于0.5μg/g。

关键词: 吡虫啉 豇豆 降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木香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苯甲酮、木脂素、苯丙素、萜类、生物碱、甾体以及其他酚性化合物,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利泄、降糖等生物活性。对近年来从白木香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以及部分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为白木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白木香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儋州民营胶园精细化施肥配方制定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民营胶园土壤肥力差异大,而测土配方施肥在民营橡胶园上应用率却很低。为提高民营橡胶园橡胶树施肥精细化程度,节约资源,本研究以儋州民营胶园为研究对象,针对民营橡胶园广泛种植的RRIM600橡胶树品种,应用Arc GIS软件的地统计与空间分析模块,结合叶片营养诊断结果以及叶片养分比例,并参考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儋州市适宜种植橡胶的146个行政村制定出32个施肥配方,其N∶P2O5∶K2O∶Mg O在1∶(0.2~0.6)∶(0.4~0.9)∶(0.1~0.4)范围内,并就算出相应肥料种类的施肥量,其中每株橡胶树每年施尿素(N≈46%)在0.4~0.7 kg范围内,过磷酸钙(P2O5≈12%)在0.5~1.1 kg范围内,氯化钾(K2O≈60%)在0.15~0.3 kg,硫酸镁(Mg O≈16%)在0.1~0.5 kg范围内,总的肥料投入量每株橡胶树每年1.3~2.3 kg。对GIS支持下民营橡胶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 橡胶树 营养诊断 土壤肥力 精细化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chsV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chsV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l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的关系,利用PCR和RT-PCR技术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chsV基因片段,测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chsV基因片段不存在内含子,核苷酸同源性为99.6%,编码24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相同。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chsV基因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A对橡胶树专用肥养分溶出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橡胶树专用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保水剂,研究其对橡胶树专用肥养分释放的影响,并利用经验方程对肥料养分释放曲线进行拟合,以期为开发新型橡胶专用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缓释效果随着保水剂A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寻找到较好的模型进行拟合研究,运用双常数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对溶出速率曲线和累积溶出率曲线分别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0 8~1.000 0和0.992 3~0.999 9,并得出保水剂A用量与缓释效果的关系,提出以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溶出抑制率的显著性来确定缓/控释材料的最佳用量,保水剂A的用量在5.0%~6.0%之间较为适宜。

关键词: 保水剂 橡胶树专用肥 缓释效果 模型拟合 溶出抑制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的AtMYB118基因转化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体系优化(英文)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设计L25(56)优化农杆菌介导的AtMYB118基因对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为橡胶树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75.0 mg/L卡那霉素筛选经过转化的愈伤组织;采用GUS瞬时表达检测方法评价6个因素即预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乙酰丁香酮(AS)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6个因素显著影响橡胶树长期培养的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易碎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优化条件为:预培养0 d,菌液OD600为0.7,侵染时间7 min,共培养时间5 d,AS 200μmol/L,共培养温度25℃。在此优化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转化频率。经过4~6个月的筛选,获得17个GUS染色阳性的易碎愈伤组织系。经PCR和反转录PCR分析转化愈伤组织,进一步证实uidA、nptII、AtMYB118基因已被整合到愈伤组织基因组中并表达。培养获得1539个胚状体,其中164个为转基因胚状体,转化频率为10.6%;最终获得4株转AtMYB118基因植株。【结论】优化获得可行有效的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可为其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橡胶树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AtMYB118基因 反转录PCR 易碎胚性愈伤组织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然条件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结实率很高,但自然萌发率和成苗率极低。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有效促进幼苗生长。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测定毛萼紫薇种子的生活力,比较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TDZ、IAA、6-BA和NAA处理下毛萼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生活力较低;(2)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较高,幼苗长势良好;其次是0.02 mg/L的TDZ处理,再次是200 mg/L IAA的处理;(3)1~20 mg/L的6-BA和NAA处理对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GA3、TDZ、IAA能有效促进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关键词: 毛萼紫薇 TTC 发芽势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