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龙眼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龙眼乳酸菌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明确乳酸菌发酵前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龙眼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法将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依次接入到含60%、70%、80%、90%(质量分数)龙眼果浆和10%脱脂乳的混合物中进行驯化,分析驯化过程中龙眼果浆酸度和p H的变化;以总酸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工艺条件,建立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脱脂奶粉添加量和接种量的4因素回归模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龙眼果浆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1)经过梯度浓度驯化后,得到了能在高浓度龙眼果浆中发酵的乳酸菌,经过12 h发酵,90%龙眼果浆的酸度由9.5oT升至104.4oT,p H由7.12降至4.44,其酸度显著高于60%和70%的龙眼果浆(P<0.05),而p H与60%、70%和80%龙眼果浆无显著差异(P>0.05)。(2)经回归模型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45℃、脱脂奶粉添加量5%、接种量3%。在该条件下,龙眼果浆的酸度由发酵前的9.5oT升为105.1oT,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可用于实际生产中预测。(3)龙眼果浆经乳酸菌发酵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共有53种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其中萜烯烃类15种、醇类6种、酯类18种、酮类7种、醛类3种、酸类2种以及其他类2种。与发酵前相比,龙眼果浆发酵后新产生了1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发酵后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酸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萜烯烃类含量呈降低趋势。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乙醇25.68μg·g-1、4-(1-甲基乙基)-苯甲醇2.42μg·g-1、乙醛1.95μg·g-1、苯甲醛1.25μg·g-1、乙酸乙酯2.19μg·g-1、苯甲酸甲酯1.05μg·g-1、水杨酸甲酯1.93μg·g-1、3-羟基-2-丁酮1.085μg·g-1、反式-罗勒烯97.81μg·g-1、别罗勒烯1.923μg·g-1、乙酸1.84μg·g-1,其中苯甲醛和乙酸乙酯由发酵产生,乙醇、乙醛、别罗勒烯及乙酸经发酵后含量增加。【结论】乳酸菌发酵显著增加龙眼果浆的总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优化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开发风味独特的龙眼乳酸菌饮料新产品。

关键词: 龙眼果浆 乳酸菌 发酵 挥发性风味物质 总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收获指数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收获指数是指稻谷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众多研究表明,作物的收获指数与其产量密切相关。收获指数对作物品种改良的作用已得到育种和生理学家的普遍认同,高收获指数已成为水稻高产育种的一个重要指标。深入了解水稻收获指数的遗传基础是有效开展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的前提和基础。就水稻收获指数的生物学意义、与产量的关系,特别是其遗传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就水稻收获指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水稻 收获指数 数量性状座位(QTL)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九传奇”创新茶艺的编创及思考

广东茶业 2015

摘要:本文从编创的原则、程式、解说等三个方面分析"英九传奇"创新茶艺,并对创新茶艺对茶艺师在文化、艺术、技能等素养要求提出思考。

关键词: 英红九号 茶艺 编创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甜橘’及其突变体果皮差异相关蛋白质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柑橘自然芽变材料是柑橘育种的重要来源。‘明柳甜橘’(Citrus reticuiata Blancocv.Mingliutianju,MP)是从‘春甜橘’(C.reticuiata Blanco cv.Chuntianju,CP)中选育出的自然芽变品种。分析‘春甜橘’与其自然芽变‘明柳甜橘’果皮差异蛋白质,探讨导致两品种形态差异的原因。【方法】以花后12周和23周的‘明柳甜橘’和‘春甜橘’果皮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获得野生型与突变型差异表达蛋白点,利用MALDI-TOF-MS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相关差异蛋白质,并进行功能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将提取的果皮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后,分别采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进行蛋白质凝胶染色,均获得了清晰的2-DE电泳图。2-DE图谱经Image Master 2D软件分析表明,硝酸银染色法能检测到约1 200个蛋白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能检测到约500个蛋白质点,从中各选取20个变化丰度2倍以上且重复性好的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分析,共有33个蛋白质有功能注释,其中17个蛋白质在‘明柳甜橘’果皮中表达上调,16个表达下调。按照33个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可将其分为11类,它们分别参与糖类/能量代谢、胁迫/防御反应、核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转录、氮代谢、脂肪酸代谢、蛋白修饰与降解以及未知类。利用KOBAS(KEGG Orthology-Based Annotation System)在线功能分析平台对3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其中18个差异蛋白质有KO注释,共涉及31条信号通路,按照P值大小排列,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位居第一,说明该信号通路最有可能参与春甜橘芽变形成过程。【结论】综合分析‘春甜橘’和‘明柳甜橘’基因水平及蛋白质水平的差异,推测可能是由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的差异表达导致了二者的表型差异。

关键词: 柑橘 芽变 双向电泳 差异表达蛋白 MALDI-TOF/TOF-MS质谱鉴定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龙病植株感染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农业工程 2015

摘要:以不感染黄龙病植株的柑橘果实作对照,测定轻感染、中感染、重感染黄龙病植株柑橘果实的单果重、可食率、总糖、总还原糖、总酸、Vc、胡萝卜素等理化和营养指标,探究植株黄龙病感染程度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黄龙病感染对柑橘果实的单果重、可食率无明显影响,黄龙病感染植株其果实中度感染程度的总糖、蔗糖、还原糖含量有所提高,Vc含量随感染程度加深则降低,且均低于对照;重感染植株柑橘果实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而中感染植株果实总酸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这可能与黄龙病感染影响植株和果实糖代谢有关的酶活性、植株叶果比及其所处位置的受光条件等有关。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品质 柑橘果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建设探讨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摘要:公众对每一次媒体曝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出无助和恐慌,甚至对一些安全农产品也抱怀疑态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不足所致。本文分析了风险交流的现实意义,对照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经验,指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风险交流 制度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中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且贯穿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与病情发展全过程。利用天然、安全的植物提取物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已成为Ⅱ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策略。已有的研究表明,桑树来源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活性,这些活性物质可以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等的表达及多种信号通路,改善脂肪、肝脏、骨骼肌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及抑制胰岛细胞的凋亡等。今后应加强对桑树中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性活性组分或单体的分离鉴定,以及从脂质代谢调节的角度研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桑树 活性成分 胰岛素抵抗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蚕体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

蚕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糖是家蚕幼虫体内富含的活性成分之一,为了建立高效的蚕体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为材料提取水溶性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原料质量浓度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研究各因素交互作用及对蚕体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Design-Expert软件拟合得到预测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原料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对蚕体水溶性粗多糖提取率具有极显著影响,3个因素对提取率贡献大小的排序为原料质量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7 min,原料质量浓度37.5 g/L。优化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蚕体水溶性粗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3.042%,与预测值(3.055%)非常接近,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家蚕幼虫 水溶性粗多糖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Ann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1个具有完整阅读框的木薯膜联蛋白基因,命名为MeAnn1(Gen Bank序列号为:KM975562),该基因CDS序列长度为951 bp,编码31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及多个蛋白功能位点与已报道的植物膜联蛋白一致。进化树分析表明,木薯MeAnn1与Ptr Ann6、At Ann1、At Ann2、At Ann6和Ann Bj1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具有59.9%~84%的序列相似性。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eAnn1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木薯膜联蛋白基因MeAnn1的表达受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诱导,其中低温胁迫下基因表达量上调幅度最大,为对照表达量的24倍;但对H2O2胁迫不敏感。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MeAnn1基因的功能及木薯抗逆的分子机理。

关键词: 木薯 膜联蛋白 MeAnn1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云存储技术研究与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存储技术通过集群应用、虚拟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将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协同工作,以此缓解老式数据中心的存储压力。目前许多涉农信息平台的文件管理与共享浪费了极大的空间,越来越多涉农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基于云存储技术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云存储为设计基础,一方面通过研究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客户端利用Hash的MD5算法进行文件级别的重复数据删除操作后再将数据存入云服务器中的方法,以此为涉农信息平台提供企业内部统一的文件共享;另一方面利用实时性更强,占用网络带宽更少,以及通信效率更高的Web通信协议,完整地采用基于HTML5 Web Socket协议的Web通信来实现涉农企业间的网络商务洽谈。

关键词: 云存储 网络商务洽谈室 共享平台 重复数据删除 Web Socket协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