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圣诞快乐'朱顶红花芽分化研究
《植物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解剖观测和石蜡切片技术,对朱顶红品种'圣诞快乐'花芽生长情况、花器官分化和性细胞分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明确朱顶红花芽分化特征,为其花发育、花期调控、杂交育种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圣诞快乐'朱顶红每年产生2个花序芽,在第2年完成其内花芽花器官分化,经过低温作用后于第3年盛开,其中第2个花序偶有败育发生;花器官分化过程包括花原基分化期、外花被原基分化期、内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心皮原基分化期,对应的花芽大小分别约为0.02、0.05、0.1、0.2、0.3 cm,所有花器官均为螺旋状向心式发生;朱顶红花药4室,花药壁从外至内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减数分裂类型为连续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朱顶红雌蕊3心皮,下位子房,中轴胎座,3心室,每室两列倒生胚珠,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具葱型胚囊.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不加热冻干、加热冻干、热泵干燥、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海鲜菇进行干制,结合海鲜菇干品的质构特性和复水率,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动态分析海鲜菇干品复水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和分布规律,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与海鲜菇干品核磁参数、质构特性与复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干燥方式制备的海鲜菇干品在复水过程中均会出现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3个组分峰,随着复水时间的增加,不易流动水、自由水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结合水含量变化不大。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不加热冻干、加热冻干)组海鲜菇的复水特性最好,热风干燥海鲜菇的复水特性最差。复水过程中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组海鲜菇的硬度、咀嚼度较小,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组海鲜菇的硬度和咀嚼度较大。干燥方式对海鲜菇的复水及品质特性有显著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有利于海鲜菇的干制。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体系影响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鲜菇 低场核磁共振 复水 质构 品质特性 干燥方式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5种蔬菜产地真实性判别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保护蔬菜产地真实性,以上海市场5种常见蔬菜(生菜、茼蒿、辣椒、番茄和黄瓜)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上海和其他产地蔬菜的 δ13 C、δ15 N、δ2 H和 δ18 O值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上海地产蔬菜真实性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上海地产5种蔬菜总的δ15 N、δ2 H和δ18 O值与其他产地蔬菜差异显著(P<0.05),包括番茄的δ15 N和δ18 O值、辣椒的δ2 H值、茼蒿的δ15 N值,说明上海本地产蔬菜所施用肥料类型和灌溉水来源与其他产地不同;PCA很难将上海地产蔬菜与其他产地蔬菜识别,PLS-DA最优模型可以很好地判别上海地产生菜(准确率100.00%)、茼蒿(准确率91.67%)和番茄(准确率85.71%)的真实性,辣椒和黄瓜的产地真实性判别模型仍需进一步优化,PLS-DA模型的重要变量为δ15 N、δ2 H和δ18 O值,进一步说明了蔬菜所施用肥料类型和灌溉水来源的差异是实现上海地产蔬菜真实性判别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蔬菜产地真实性判别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 蔬菜;稳定同位素比值;产地真实性;PCA;PLS-DA


‘圣诞快乐’朱顶红花芽分化研究
《植物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解剖观测和石蜡切片技术,对朱顶红品种‘圣诞快乐’花芽生长情况、花器官分化和性细胞分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明确朱顶红花芽分化特征,为其花发育、花期调控、杂交育种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圣诞快乐’朱顶红每年产生2个花序芽,在第2年完成其内花芽花器官分化,经过低温作用后于第3年盛开,其中第2个花序偶有败育发生;花器官分化过程包括花原基分化期、外花被原基分化期、内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心皮原基分化期,对应的花芽大小分别约为0.02、0.05、0.1、0.2、0.3 cm,所有花器官均为螺旋状向心式发生;朱顶红花药4室,花药壁从外至内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类型为分泌型,小孢子减数分裂类型为连续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十字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朱顶红雌蕊3心皮,下位子房,中轴胎座,3心室,每室两列倒生胚珠,胚珠为双珠被,厚珠心,具葱型胚囊。


葡萄果实矿质元素与品质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矿质营养元素对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鉴定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以上海地区17个葡萄品种为研究材料,对葡萄果实的8个品质指标和9种矿质元素进行检测,利用典型的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葡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通径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发现,与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相比,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与部分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通过通径分析发现,直接影响葡萄单果质量的矿质元素作用大小为镁(Mg)>锰(Mn)>磷(P)>钾(K)>铁(Fe)>钙(Ca)>氮(N)>锌(Zn)>铜(Cu),直接影响果实硬度的作用大小顺序为P>Mg>Cu>Ca>Fe>N>Zn>K>Mn,直接影响果形指数的作用大小顺序为K>Mg>Cu>P>Fe>Mn>N>Ca>Zn,直接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Mg>N>Ca>Fe>P>Zn>K>Mn>Cu,直接影响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N>Ca>Mg>Cu>P>Fe>Zn>Mn>K,直接影响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Cu>K>N>Mn>P>Fe>Zn>Mg>Ca,直接影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K>Ca>P>Fe>Cu>Mg>N>Mn>Zn,直接影响总酚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Mn>Ca>P>Fe>K>Cu>N>Mg>Zn.以上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品质的形成受N、P、K、Mg等的影响作用较大,是各个矿质元素协同调控的综合结果.


上海地产葡萄和草莓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地产葡萄和草莓的安全生产水平,降低消费者的膳食摄入风险,对2018–2019年间上海当地所产152份葡萄和91份草莓样品中的2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残留进行了实地调研及检测分析,并就其对不同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调研发现:上海市地产葡萄普遍在开花前后使用赤霉酸和氯吡脲,而草莓种植中一般不使用PGRs.残留检测结果显示:葡萄中共检出脱落酸、赤霉酸、矮壮素和吲哚-3-乙酸4种PGRs残留,其中脱落酸的检出率为100%,平均残留量为0.088 mg/kg,另外3种PGRs的检出率均低于6.0%;草莓中共检出脱落酸和吲哚-3-乙酸2种PGRs残留,其中脱落酸检出率为100%,平均残留量为0.886 mg/kg.评估结果表明,通过食用上海地产葡萄和草莓摄入4种PGRs的长期暴露风险商(%ADI)最大值为0.004%,远低于100%,膳食摄入风险可忽略不计;通过食用葡萄摄入矮壮素的短期暴露风险商(%ARfD)最大值为0.55%,亦远低于100%,其短期摄入风险可接受.研究表明,上海地产葡萄和草莓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整体残留水平及膳食摄入风险均较低.
关键词: 葡萄;草莓;植物生长调节剂;脱落酸;矮壮素;残留;风险评估


不同熏蒸保鲜剂对‘巨峰’葡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5、10、15 mg·L~(-1))和臭氧(30、60、90 mg·m~(-3))熏蒸处理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葡萄总酚、原花青素、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巨峰’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一定浓度熏蒸保鲜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巨峰’葡萄总酚和原花青素的降解,保持较好的细胞膜完整性,抑制了MDA含量和PPO活性的增加,贮藏后期维持较稳定的POD和较高的CAT与SOD活性。综合分析表明,6个熏蒸处理中,10 mg·L~(-1) ClO_2和60 mg·m~(-3) O_3能够延缓葡萄的衰老进程,保持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贮藏品质。


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及其栽培基质中26种多溴联苯醚
《分析试验室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食用菌及其栽培基质中26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检测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不同净化材料,不同仪器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立了乙腈提取,盐析分层,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复合去活化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器(GC-ECD)分析,外标法定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6,检出限为0.02~0.06μg/kg,定量限为0.06~0.2μg/kg,方法加标回收率在72.5%~11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2%~14%之间。


小孢子盐胁迫筛选培养选育的大麦新品系特性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份大麦DH(Double haploids)新品系(K09-4、K1和A7-20)及其亲本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和大田种植方式,分别在苗期和成熟期对其进行鉴定,其中苗期主要调查地上部干重和Na+∕K+,成熟期主要调查产量及构成因素,并对3份新品系的制啤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个新品系A7-20、K1、K09-4在苗期盐胁迫处理后,地上部干重相对值分别为0.279、0.213、0.130,Na+∕K+比值分别为1.587、3.067、4.136,表明其耐盐性高于其亲本或介于双亲之间;大田成熟期平均产量分别为6587.95 kg∕hm2、6846.75 kg∕hm2、6940.52 kg∕hm2,均高于对照品种'花30';制啤品质检测显示:3份新品系啤酒大麦品质和啤酒麦芽品质均达到国家优级标准.综上,3份大麦DH新品系苗期和成熟期耐盐性均较亲本有显著提升,且制啤品质均达到优级,表明结合诱变∕杂交育种技术和小孢子盐胁迫筛选培养技术可定向改良大麦品种.
关键词: 大麦;小孢子培养;盐胁迫;Na+∕K+比;产量;麦芽品质


融合边缘监督的改进Deeplabv3+水下鱼类分割方法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下环境鱼类分割是实现体长测量、体重估算和群体计数等智能化测量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分割的准确性,提出一种融合边缘监督的改进Deeplabv3+鱼类分割方法。编码部分采用更少的下采样次数,浅层增加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以减少信息丢失并增强浅层语义信息;通过设计混合膨胀卷积(hybrid dilated convolution, HDC)改进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ASPP)模块,提取深层特征;在解码输出部分结合Canny边缘检测算子引入边缘监督,通过边缘损失函数来获得边缘预测和边缘标签的误差以更好地学习边缘特征;最后根据不同类像素比率引入优化的损失函数,进一步提升模型的语义分割性能。该方法在VOC2012数据集上mIoU达到84.56%,较Deeplabv3+方法提升了3.27%,验证了其泛化能力。在DeepFish数据集上做消融实验,mIoU高达93.66%,均高于Deeplabv3+、Unet和PSPNet等常见方法。该研究提升了水下环境鱼类分割的精度,可为水产养殖智能化提供支持。
关键词: 鱼类分割 边缘监督 Deeplabv3+ CBAM注意力机制 混合膨胀卷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