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优势及其机理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了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林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析了混交优势产生的机理,以期为发展山区人工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山杏沙棘混交林中山杏平均树高比纯林高17.47%,生物量比纯林高127.7%,混交后山杏的树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混交林的林木固碳量是纯林的3.89倍。从生态功能来看,混交林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更高。混交林坡面径流量仅为纯林的25.1%,径流含沙量仅为纯林的59.7%,土壤侵蚀量仅为纯林的17.8%,混交林生态功能优势明显。由于沙棘根系可以与土壤中的弗兰克氏菌形成特殊的根瘤,并在根瘤中有效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因此土壤中氮素增高显然来自沙棘的根瘤固氮所补充的营养。沙棘与山杏混交以后,由于沙棘的根瘤固氮作用,大大增加了林地土壤氮素的供应。充足的氮素供应刺激山杏生长,因此其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林木覆盖度和林地固碳量均显著提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生态建设中,该类型的混交林可作为固碳林推广应用。


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高丹草、饲用高粱、青贮玉米营养及饲用价值评定
《饲料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高粱、高丹草和青贮玉米品种,引进13个优质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显示:饲用高粱鲜草产量高于高丹草和青贮玉米品种,高丹草3901在鲜草产量、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面积显著高于CFSH30 (P<0.05)。青贮玉米叶面积最大,与高丹草中三个品种相比差异显著(P<0.05)。复种饲用高粱、高丹草、青贮玉米品种各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草产量与茎粗、株高显著正相关,茎粗与叶片数、叶宽、叶面积极显著正相关。复种牧草营养成分测定、饲用价值评定结果表明,复种青贮玉米品种饲用价值较好,评定为特级,高丹草、饲用高粱品种等级评定均在3级以上。综合提示,饲用高粱3701、高丹草3901和饲用玉米屯玉168优势相对突出,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生产优质饲草的主推品种。


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增效作用及机理
《农药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硅藻土对12.5%烯唑醇WP防治枸杞白粉病的增效作用及机理。[方法]田间进行小区试验,室内测定最大持留量和沉积量。[结果]在减少25%用量和相同剂量处理条件下,添加硅藻土3000 mg/kg可将烯唑醇对枸杞白粉病田间防效提高13.5%~16.4%,烯唑醇在枸杞叶片上最大持留量提高21.5%~29.0%,沉积量提高36.5%~60.6%。[结论]硅藻土是通过增加烯唑醇在枸杞叶片上的最大持留量和沉积量发挥的增效作用。硅藻土对烯唑醇防治枸杞白粉病的增效减药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硅藻土 烯唑醇 枸杞白粉病 田间药效试验 最大持留量 沉积量


砧木对霞多丽和美乐葡萄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砧木对酿酒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宁夏产区酿酒葡萄生产中筛选适宜的砧穗组合提供参考依据。以霞多丽和美乐为接穗,分别与3种砧木嫁接,研究了砧木对2种葡萄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霞多丽嫁接在5BB、1103P和110R 3种砧木上对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1103P显著提高主干粗度、叶面积及叶片SPAD值,增强生长势的效应最为明显;5BB显著提高了霞多丽果实中还原糖和可滴定酸含量,1103P则降低了果实中还原糖的累积,使可滴定酸含量升高,110R对糖酸含量影响不显著;1103P和110R显著降低了霞多丽果实总酚含量,5BB和1103P显著提高了果实花青素含量。3种砧木对霞多丽单株产量无显著影响。美乐嫁接在140R、5BB和SO4 3种砧木上明显减缓生长,其中以140R为砧木显著降低主干粗度、新梢长度和粗度、叶面积及SPAD值,减弱生长势效应最为明显;SO4显著降低美乐果实还原糖含量、提高可滴定酸含量,5BB对果实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140R对糖酸含量影响不显著;3种砧木均提高了美乐果实单宁和花青素含量,其中140R嫁接苗单宁含量与自根苗差异显著,SO4、140R嫁接苗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砧木5BB显著提高美乐单株产量。综上,霞多丽以5BB为砧木综合表现最好;对于美乐,自根苗表现最好,5BB在稳定树势、保持品质、提高产量方面的综合表现优于140R和SO4。


10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10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蒙、沙生冰草、扁穗冰草、细茎冰草、老芒麦、披碱草、新麦草、长穗偃麦草和格林针茅)的耐盐能力,分析不同盐浓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为宁夏干旱半干旱区选择耐盐力高的种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以10种牧草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NaCl溶液[0(CK)、0.2%、0.4%、0.6%、0.8%、1.0%、1.2%和1.4%]模拟盐胁迫对其相对发芽率(RGR)、相对发芽势(RGP)、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胚芽长(RGL)、相对胚根长(RRL)和相对活力指数(RVI)6个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8个盐胁迫浓度对10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和相对活力指数的影响,均表现为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强,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0.2%)盐胁迫下,种质材料沙生冰草和细茎冰草种子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势均有提高,分别为对照的100.76%、106.10%和106.72%、160.87%,对种质材料J发芽率有促进作用,相对发芽率为对照的120.00%,但对其发芽势无影响;种质材料细茎冰草、新麦草和披碱草种子胚芽长较对照有提高,分别为对照的124.76%、122.26%和112.76%;种质材料E、I和J种子活力指数有提高,分别为对照的131.62%、104.73%和118.27%;8个浓度梯度的NaCl盐溶液对10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胚根长均有抑制作用。【结论】10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耐盐性强弱排序为D(扁穗冰草)>J(长穗偃麦草)>G(老芒麦)>A(蒙古冰草-宁夏)>H(格林针茅)>C(沙生冰草)>E(细茎冰草)>F(新麦草)>B(蒙古冰草-内蒙)>I(披碱草)。


灌水量对'赤霞珠'酿酒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园生态系统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8年生‘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材,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基地,进行了4种灌水量(5 250、4 500、3 750、3 000 m3/hm2)处理,研究其对距‘赤霞珠’主蔓20 cm、深50 cm处根际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在门水平上,减少灌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根际土壤的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适度降低灌水量会使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减少,使拟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增加;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种是子囊菌门,占60%以上,减少灌水量使‘赤霞珠’根际土壤的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减少,使担子菌门和隐真菌门相对丰度增加;‘赤霞珠’根际土壤真菌对水分含量变化的敏感度高于细菌,适度减少灌水量可增加好氧氨氧化菌和硝化菌的相对丰度,继续重度缺水会直接减少硝化菌的相对丰度;随着控水力度的增加,丛枝菌根菌的相对丰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4个处理的细菌和真菌在门水平的物种分布之间差异显著,且灌水量与物种分布和相对丰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 000 m3/hm2的灌水量与球囊菌门等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水分含量变化直接影响‘赤霞珠’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适度减少灌水量有益于增加根际土壤中具有积极作用的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


宁夏不同区域欧李园昆虫群落多样性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宁夏不同区域欧李Cerasus humilis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害虫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方法】2019年5-9月采用诱捕器诱集法对宁夏3个不同区域欧李园昆虫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标本4 743头,隶属于10目46科101种。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小长蝽Nysius ericae、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红翅伪叶甲Lagria rufipennis、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艾箭蚁Cataglyphis aenescens和黑点食蚜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为优势种。宁夏不同区域欧李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候磨欧李园、玉泉营欧李园、施记圈子欧李园;集中性概率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施记圈子欧李园、玉泉营欧李园、候磨欧李园。相似性分析显示:玉泉营欧李园与施记圈子欧李园在8月的昆虫群落结构中等相似(0.60)。害虫与天敌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梨小食心虫与多异瓢虫呈显著正相关(P<0.05);小长蝽与多异瓢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红翅伪叶甲与艾箭蚁呈显著正相关(P<0.05);双斑萤叶甲与丽草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相对于玉泉营欧李园和施记圈子欧李园,候磨欧李园的昆虫群落稳定性最高。图2表5参25


不同花穗类型滩羊二毛期生长性能及其毛纤维结构、强度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花穗类型(串子花与软大花)滩羊的毛纤维价植,试验采用毛发形态学、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生长性能及二毛期毛纤维结构、强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串子花羔羊毛纤维鳞片呈瓦片状或环状,软大花羔羊毛纤维鳞片呈竹节状。在初生期,串子花羔羊初生重比软大花羔羊高17.4%,差异显著(P<0.05);串子花羔羊肩甲处毛股弯曲数比软大花羔羊多64.6%,差异极显著(P<0.01)。在二毛期,串子花羔羊体重较软大花羔羊低17.2%,差异极显著(P<0.01);串子花羔羊肩甲处毛长比软大花羔羊长41.1%,差异极显著(P<0.01)。软大花羔羊肩甲处羊毛断裂强力和断裂强度分别比串子花羔羊低19.0%、50.0%,差异显著(P<0.05)。说明软大花羔羊毛纤维鳞片结构与山羊绒相似,保暖性优于串子花羔羊毛,抗粘连性较串子花羔羊差,二毛期滩羊的增重与毛股弯曲数呈负相关;串子花羔羊毛纤维强度优于软大花羔羊。
关键词: 滩羊 花穗类型 串子花 软大花 毛纤维鳞片结构 毛纤维强度 生长性能


基于MODIS的宁夏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00—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NDVI数据及高程数据为基础,采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GIS空间统计等方法,分析宁夏近年来植被覆盖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情况看,近16年来宁夏植被覆盖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NDVI值增速为0.008/10年,其中固原市增速最高;从月际变化情况看,宁夏植被覆盖表现为冬春季低,夏秋季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近16年来宁夏全区年均NDVI值为0.37,植被覆盖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中低覆盖地区面积占比达到70.39%;从地域分布来看,表现为南北植被覆盖高,中部地区植被覆盖低;高程方面,植被覆盖随着高程增加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2 400~<2 700 m海拔范围内植被覆盖最高。近年来宁夏植被覆盖整体维持稳定且有所改善,植被覆盖呈改善趋势的区域占比为50.17%,其中南部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改善最明显,城镇地区植被退化较严重。宁夏植被覆盖变异系数介于0.002~0.651,整体呈现中高波动态势,中高波动区域占比达到57.88%。
关键词: MODIS NDVI 宁夏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