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SCI(精确检索)
98条记录
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修复模式及其启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地,对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莱茵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为代表,沿岸各国建立协作机制,整治污染,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经过数十年的治理过程,如今的莱茵河生机盎然、重现美丽。通过综合介绍莱茵河流域曾经经过的污染、治理、生态恢复过程,针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行动,提出借鉴莱茵河治理模式与发展经验:(1)打造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平台,建立"长江保护委员会";(2)加强流域整合管理,明确流域治理目标,制定"长江保护行动计划";(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流域内各方利益;(4)积极鼓励政府、民众和企业参与,形成保护长江的共识与合力;(5)从源头治理污染,提升水质;(6)建立完整的全流域监测方案;(7)完善生态修复模式,以期对我国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莱茵河 流域管理 生态治理 经验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南支邻近水域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差异及关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探明长江口南支及邻近水域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差异及相互联系,分别对长江口南支、杭州湾北岸与泗礁沙滩碎波带进行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取样调查,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及数量统计。结果显示:种类组成方面,3处水域分别采集到仔稚鱼11科40种、23科59种与28科46种,共有种7种;洄游性种类、河口性种类与海洋性种类分别为3者优势类群;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长江口南支最高,为41.45 ind./haul,泗礁沙滩最低,为5.72 ind./haul;长江口南支仔稚鱼各发育阶段个体分布相对均匀,杭州湾北岸以稚鱼个体为主,泗礁沙滩以后弯曲期仔鱼占优势;多样性指数杭州湾北岸最高,为2.19,泗礁沙滩最低,为1.75;长江口南支与杭州湾北岸群落相似度较高。数量变动方面,3处水域种类数均为8月最高,CPUE分别于8月、9月与5月达到峰值。生境功能方面,长江口南支兼具定居地、保育场与暂居地等功能,杭州湾北岸与泗礁沙滩则仅为保育场与暂居地;3处水域共有种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发育阶段进入3处水域栖息保育,长江口南支及其邻近水域碎波带是其向岸及溯河洄游过程中的重要保育场与中转站。

关键词: 长江口南支 邻近水域 碎波带 仔稚鱼 群落 差异与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综合养鱼技术对外交流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农史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希望能够为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援外技术及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借鉴,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期的对外交流和培训为例,系统回顾了中国综合养鱼技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交流的历史背景和历程,分析取得的成绩,提出新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对外培训与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国学员与中国的友谊,很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外交工作,促进了中国渔业经贸合作,促进了科研院所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促进了研究所科研队伍和国际化人才的建设等.这一长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的成功案例更有力佐证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深远意义,对于中国正在开展的类似的各类援外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综合养鱼技术 对外交流 历史回顾 国际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影像的江西省水体资源和水产养殖结构空间异质性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系统掌握江西省水体资源结构和水产养殖基本特征,论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了2012年各县域的水体面积,并划分为不同的水体类型。通过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了89个县(市)水产养殖典型要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空间差异程度。针对空间关联及非均质性的现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揭示了水体资源大小、养殖方式、平均单产水平和渔业专业养殖人员数量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水体资源类型以大水面为主,占总面积的70%,其次为水库山塘,占21.26%,小型池塘面积占9%。水资源结构地区差异明显,北部区域以大水面为主,南部以山塘水库为主。养殖产量和面积表现出空间集聚分布特征(P<0.01),但各县域的聚集性分布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彭泽县、都昌县、鄱阳县、南昌市辖区、南昌县、丰城市、进贤县和余干县8个县域,均为高-高分布类型,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总量的34.55%、35.42%。从养殖品种结构上,特种养殖产量主要集中在上饶市、九江市、南昌市和宜春市,占69.84%,但特种养殖产量所占比例与水体资源大小的相关性下降,水资源较少的东部山区丘陵地带依据区位特征发展鳖、蛙产业,特种养殖比例较高。从水产养殖驱动力分析,水体面积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中位值为0.46),其次是小型池塘面积(中位值为0.36)、专业养殖人口数量(中位值为0.26),3个因素与养殖产量均为正相关,其中水体面积和小型池塘面积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南向北递减,专业养殖人口对养殖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南向北递增。影响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变化可能与养殖方式和品种结构有关。平均单产水平对养殖产量的贡献较弱(中位值为-0.003),各地区影响强度差别不明显。分析结果有助于系统了解江西省水体资源分布和养殖结构,对优化产业规划布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江西省 水产养殖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沉积物碳氮磷的关系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2009~2010年对淀山湖底栖动物和沉积物碳氮磷含量进行了季度调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共鉴定底栖动物3门5纲17种,优势种为背蚓虫、寡鳃齿吻沙蚕和河蚬,群落密度以前两者为主(占81.2%),生物量以后两者贡献较大(75.0%)。沉积物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别为7.91、1.02和0.79 mg/g,两两间均无相关性。多变量分析显示,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物种组成无显著空间差异;多配对非参数检验表明,现存量(密度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香浓指数H’、辛普森指数D、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沉积物碳氮磷中,仅总氮含量存在显著空间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现存量与TN显著正相关,多样性与TP显著负相关,且均不与TOC相关。使用底栖动物Carlander、H’和d指数、ABC曲线及沉积物氮磷相关的指标,评价了淀山湖表层底质的环境质量,总体表明该湖处于中度—严重污染程度或中营养—富营养状态。淀山湖底栖动物总密度及寡毛类密度低、多毛类和河蚬占优的结构特征与该湖为近距离经江通海湖泊及其底泥为有机质含量低的粉砂质粘土有关。

关键词: 淀山湖 底栖动物 沉积物营养盐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时空分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研究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年度太湖水域8个监测点的渔获物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推测太湖水域鱼类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主要分布于近岸区的平台山、贡湖及鲤山湾等监测水域。麦穗鱼、花、棒花鱼及黑鳍鳈为太湖水域鮈亚科鱼类的优势种群,8个监测位点鮈亚科鱼类的渔获数量与总渔获量的比例介于1.84%~27.7%。以渔获数量为基础获得的鮈亚科鱼类多样性指数H'在0.1679~1.6860之间,且太湖水域的鱼类优势种群逐渐趋于单一化、小型化,太湖水域的生态环境演化和过渡捕捞是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太湖 鮈亚科鱼类 时空分布 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岷江下游干流段鱼类资源现状及其多样性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2014~2016年在岷江下游干流开展了4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鱼类71种(亚种),隶属于3目11科51属,其中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6种。不同调查江段鱼类组成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宜宾和乐山江段相似性指数最低,70%;宜宾和屏山江段相似性指数最高,92.19%。岷江下游干流江段主要经济鱼类为鲤(Cyprinus carpio)、光泽黄颡鱼(Pelteobaggrus nitidus)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在岷江下游整个江段渔获物中各占16.10%、13.96%和12.32%。对调查到的71种鱼类产卵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粘性卵鱼类和漂流性卵鱼类分别占渔获物总重量的68.28%和27.07%。不同调查时间和不同江段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其中5~7月份调查到的鱼类多样性指数高于10~12月份调查结果;乐山和犍为江段间鱼类均匀度Pielou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调查结果看,岷江下游干流段鱼类种类丰富,渔获物数量较高,但受岷江下游梯级开发的影响,资源前景不容乐观,需加强保护措施。

关键词: 岷江下游 鱼类组成 多样性 繁殖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价值链视角下的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CSSCI

摘要:新型渔业经营主体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载体,代表了现代渔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但如何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重要问题。价值链分析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理论工具和方法。本文将价值链理论分析工具应用到新型经营主体研究中去,在分析水产品价值链结构、新型经营主体的价值活动,以及主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水产品价值链、提升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竞争优势的政策启示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经营主体 水产品价值链 价值活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岛冬季霾天不同粒径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青岛冬季一次霾过程中大气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序获得的807104条序列以97%的相似水平可划分为874个OTUs,其中有344个OTUs注释到属水平.结果表明,霾发生时,大气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显著.由非霾到重度霾天过程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且细菌群落丰富度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差异逐渐减小,多样性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差异逐渐增大.非霾天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和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霾发生后,优势菌属转变为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此次霾发生过程中,浓度升高的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和新检出的皮生球菌属(Dermacoccus)、梭菌属(Fusobacterium)、纤毛菌属(Sneathi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条件致病菌,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关键词: 16SrRNA 细菌 群落结构 健康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的科技期刊稿件质量控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目的】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分析科技期刊编辑控制稿件质量的关键步骤以及可行措施,为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HACCP体系的危害分析原理梳理科技期刊编辑处理稿件流程中初审、送审、编辑加工和出版4个环节中影响稿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应用关键控制点判断树法分析稿件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探讨编辑在稿件处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编辑控制稿件质量的关键点是送审、编辑加工和出版3个环节。编辑在稿件处理流程中控制质量的主要措施包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初审方式,从源头上控制稿件质量;多渠道筛选审稿专家,建立科学的评议制度,确保审稿质量;采用"三读四性"加工方式,从学术内容和编辑规范角度提高编辑加工水平;采用规范化的校对方式,提高出版质量等。【结论】将HACCP原理应用于科技期刊稿件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和提升稿件质量,有助于促进期刊良性发展。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质量控制 科技期刊 稿件 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