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减施氮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减施氮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影响,以郑太芝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设置不施氮肥(N0)、减施氮肥(75 kg·hm-2,N1)、常规氮肥(150 kg·hm-2,N2)和高施氮肥(225 kg·hm-2,N3)共4个处理,系统研究不同处理下芝麻在苗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收获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等.结果表明,与N2处理相比,N1处理的主茎果轴长度、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变化;株高显著下降;单株产量略微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经济系数增加6.10%.N0处理的株高、主茎果轴长度、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经济系数较N2分别显著降低15.89%、12.70%、25.67%、6.38%、10.00%、40.15%和16.43%.从干物质积累来看,N1处理的根干重、叶干重、茎干重、蒴果皮干重、总干物质重和粒蒴比与N2处理差异不显著;N0处理的根干重、茎干重、蒴果皮干重、总干物质和粒黄比重较N2分别显著降低19.40%、25.40%、28.40%、27.57%和9.83%.从光合特性来看,N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胞间 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与 N2处理差异不显著;N0处理的Pn和WUE分别较N2处理降低8.15%和8.52%.综上所述,氮肥减施50%对芝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为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芝麻 减施氮肥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猪瘟病毒野毒株与基因缺失株三重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非洲猪瘟病毒B646L、MGF505-2R和CD2v基因分别设计了引物和探针,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猪场常见病毒的核酸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分析显示,针对B646L、MGF505-2R和CD2v基因的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6.5,8.0和14.0 copies/μL;并且该方法在10~1~10~7 copies/μL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组间变异系数为0.05%~2.68%,组内变异系数为0.10%~1.17%,稳定性良好。进一步针对临床核酸样品的检测显示,本方法和OIE推荐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野毒株和基因缺失株的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方法,为临床非洲猪瘟病毒的监测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荧光定量PCR B646L基因 MGF505-2R基因 CD2v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冬闲烟田种植的菜肥两用油菜基因型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豫中冬闲烟田种植的菜肥两用油菜基因型,采用大田试验,比较9个油菜基因型生育期、菜薹产量和品质,并研究不同基因型油菜残枝掩青后对后茬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油123耐寒性差、生育期过长,不适宜豫中冬闲烟田种植;其他基因型油菜生育期适中,杂双6号、丰油10号、杂双7号菜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分别为27 727.80、27 529.05、25 740.15 kg/hm2.丰油10号和杂双7号菜薹粗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0.97%和0.98%,杂双5号和丰油10号油菜薹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分别为1.06g/kg和1.04g/kg.与CK(不种植油菜)相比,种植菜肥两用油菜可以促进烤烟前期发育和后期烟叶落黄,其中种植丰油10号处理对烟叶后期落黄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冬闲烟田种植油菜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较CK显著提升,其中种植杂双7号处理烟叶产量提高67.62%;种植丰油10号处理烟叶产值提高82.82%.冬闲烟田种植油菜后,烟叶中烟碱和氯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其中种植杂双6号处理烤后烟叶烟碱含量降低45.45%,种植丰油10号处理烤后烟叶氯含量下降23.58%.冬闲烟田种植油菜能提高烟叶香气质,降低刺激性,提升燃烧性和感官评吸总分,其中种植丰油10号处理烤后烟叶感官质量最好.综合来看,丰油10号为最适宜豫中冬闲烟田种植的菜肥两用油菜基因型.

关键词: 冬闲烟田 菜肥两用 油菜 烤烟 豫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参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植物病理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河南丹参产区发生一种新的病害,将其命名为茎基腐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课题组从河南丹参产区采集典型病害标本并进行病原菌分离,共获得25株真菌分离物,其中23个分离物(SM1-SM23)形态与链格孢属真菌一致,2个分离物(SM24-SM25)形态与镰刀菌属真菌一致。选取代表性菌株SM10和SM24对丹参茎基进行致病性测定,分离物SM10能够引起与病样一致的症状,并且在发病部位重新分离出该病原菌,完成科赫氏法则验证。通过形态及分子特征鉴定确定引起丹参芝基腐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在温度为28℃,光暗交替(12 h)最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pH值在5~11之间该菌生长良好,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产孢的最适碳氮源为乳糖和酵母浸出物。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药剂均对A.tenuissima有抑制效果,其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质量浓度为50 mg·L-1时抑菌率分别为78.4%、100%和93.3%,可作为防治丹参茎基腐病的主选药剂。

关键词: 丹参 茎基腐病 细极链格孢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关键技术及应用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是实现肉牛养殖从传统模式过渡到现代化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实现肉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全混合日粮的优点及局限性、饲喂关键技术及应用全混合日粮对肉牛瘤胃及内环境参数、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TMR在肉牛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牛 全混合日粮 饲喂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禽疱疹病毒CRISPR/Cas9基因编辑最新研究进展

畜牧兽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是最新一代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向导RNA(gRNA)的介导下几乎可以靶向编辑任何一种基因,实现基因组的定点突变、敲除或插入.近年来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大基因组DNA病毒的研究,尤其是用于疱疹病毒的基因编辑已成为病毒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国际热点.自2016年首次报道利用CRISPR/Cas9系统改造家禽疱疹病毒如马立克病病毒(MDV)基因组以来,短短5年时间已全面应用于家禽疱疹病毒的蛋白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基因的编辑、基因缺失疫苗和重组疫苗研发、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病育种等领域.本文详细综述了当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禽疱疹病毒中的应用进展和最新成果,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家禽疱疹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个品种的饲料油菜(双油1851、丰油10号和双油195)在3种不同种植方式(撒播及行距分别为20.0、33.3 cm的条播)下进行试验,测定苗期叶片数、茎粗、叶绿素指数以及各营养品质.结果显示:3种种植方式对饲料油菜地上部产量的贡献为20.0 cm条播>撒播>33.3 cm条播.在行距20.0 cm的条播下,3个品种在苗期和角果期均表现出较高的生物产量,其中双油1851两个时期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达49 522.25、76 633.72 kg/hm2.双油1851在3个种植方式下的粗灰分(Ash)含量均显著高于丰油10号和双油195(P<0.05);在33.3 cm条播和撒播下的A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和种植方式(P<0.05).双油1851在3种种植方式下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低于丰油10号和双油195(P<0.05);丰油10号在20.0 cm的条播下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植方式(P<0.05);双油195在33.3 cm的条播下的EE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和种植方式(P<0.05).双油195在33.3 cm条播下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种植方式(P<0.05),在撒播条件下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方式(P<0.05).研究表明,行距20.0 cm条播下,3个品种整体Ash、EE和粗蛋白含量均较高,其中双油1851角果初期在20.0 cm的条播下生物量最高达76 633.72 kg/hm2,营养品质较优.

关键词: 饲料油菜 叶绿素含量 叶片数 茎粗 品质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红外预处理温度对花生油香气成分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采用红外辐射技术对花生油进行预处理。首先对红外辐射预处理后花生油的风险因子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生油样品中苯并芘含量、酸价、过氧化值最高分别为3.91μg/kg、0.27 mg/g和0.020 g/100 g,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表明红外辐射技术用于制备浓香花生油切实可行。在明确花生油样品香气成分的基础上,对不同温度下花生油样品的风味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探究红外预处理温度对花生油香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红外辐射预处理有助于丰富花生油的香气组成,增加花生油的焙烤香气,降低生腥味,但温度过高容易使焦糊味、辛辣味等不良风味增加。花生油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共有4个主成分,其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3.145%,可涵盖花生油样品香气的大部分信息;不同红外预处理温度下花生油的代表性呈香物质各异。

关键词: 红外预处理 花生油 香气组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TaGS2基因等位变异与粒重之间的关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粒重是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之一,而粒重与籽粒大小高度相关.因此,开展籽粒大小相关的研究对小麦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小麦TaGS2基因正调控籽粒大小和粒重.为进一步探索该基因等位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黄淮海麦区268个小麦品种,根据TaGS2三个同源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在部分品种中TaGS2-2B基因组序列第4外显子3002 bp位有"CTT"3个碱基的缺失,导致其编码蛋白第306位苯丙氨酸(F)缺失.分别将TaGS2-2B基因无和有"CTT"缺失的变异类型命名为TaGS2-2B-a和TaGS2-2B-b.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籽粒性状比较分析发现,TaGS2-2B-a基因型品种的千粒重、粒长、粒宽、籽粒面积和籽粒周长均显著高于TaGS2-2B-b基因型品种.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品种千粒重的提高提供了一种优良基因型信息.

关键词: 小麦 粒型 TaGS2 等位变异 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2016年《河南农业科学》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知网为数据统计来源,对《河南农业科学》2011-2016年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类型、栏目分布、篇幅、关键词、下载频次和参考文献等方面对零被引论文特征进行分析,为期刊选题策划、稿源筛选及影响力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刊6 a共发文2 728篇,零被引论文共161篇,零被引率为5.90%,年际间波动较小(4.26%~7.26%),主要为研究类论文(93.8%),综述、专论类零被引论文较少,2种类型论文零被引率分别为6.10%、3.98%;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园艺·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栏目论文零被引率分别为11.14%、6.98%、6.17%、5.36%、2.69%、2.13%;161篇零被引论文中篇幅≤4页的论文占67.7%,5页的论文占19.3%,≥6页的论文占13.0%,篇幅≤4页的论文零被引率(7.13%)明显高于篇幅≥5页的论文零被引率(4.33%);161篇零被引论文篇均下载频次为90.5次,综述、专论类论文篇均下载频次(153.3次)明显高于研究类论文(86.4次);参考文献数量>20个且≤30个的论文零被引率最低(3.81%),零被引论文数量随近2a文献比例增加而明显减少,随外文文献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综上,编辑可从加大综述类论文专家约稿力度、加强畜牧·兽医等栏目选题策划、通过把握来稿篇幅和参考文献特征辅助判断论文质量等方面降低零被引率,提高期刊影响力.

关键词: 零被引论文 《河南农业科学》 期刊影响力 文献计量分析 栏目 篇幅 参考文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