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电子鼻技术预测冰温贮藏牛肉的新鲜度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牛肉贮藏在其冰点温度范围内(-1.7℃±0.2℃),并对贮藏期间牛肉的品质指标(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感官色泽、感官气味)进行测定,同时用PEN3电子鼻对相应的牛肉挥发性气体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牛肉的挥发性气体成分越来越多,不同贮藏时间的特征响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子鼻的2号、7号和9号传感器对检测牛肉挥发性气体物质的作用大,基本可以涵盖所有的检测信息;利用PCA和LDA2种分析可以有效区分开不同贮期的牛肉。通过电子鼻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冰温贮藏牛肉不同贮藏时间的TVB-N值、菌落总数、感官色泽评分值以及感官气味评分值。


青皮鲜核桃低温贮藏后货架期品质的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皮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厚度PE包装的青皮鲜核桃结合低温贮藏60d后,转入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货架期间,经厚度为40、50μm的PE袋包装处理过的青皮鲜核桃能有效地保持其原有水分和色泽,降低呼吸强度,提高青皮鲜核桃仁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使脂氧合酶(LOX)活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能够有效保持青皮鲜核桃的品质,延缓果实衰老。与对照组相比,经厚度为40μm的PE袋包装处理过的青皮鲜核桃货架期延长到9d,保鲜效果良好。


猪圆环病毒2型天津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方法对采自天津地区某猪场的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并确定病料中PCV-2的分子特征。将阳性病料接种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并传代8次,分离出1株PCV-2毒株,命名为PCV-2TJ-1,同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基因组全长1 767bp,与我国上海LN-19株和韩国的A409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6%。PCV-2全基因组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毒株为PCV-2b基因亚型;对分离毒株与5个不同基因亚型的10个参考株的ORF2和ORF3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为87.1%~97.4%和93.3%~99.0%。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流行的PCV-2毒株为PCV-2b,为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测定方法
《农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检测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利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提取黄瓜样品中的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经氧化铝柱纯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分别绘制2种目标物的标准曲线。[结果]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6.0μ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3.0%~98.8%,RSD为0.9%~5.2%。[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可以用于同时定性、定量分析黄瓜中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混剂农药残留。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烯酰吗啉 黄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种植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显著低于对照土壤的含量。种植耐盐植物后,根际土壤中可溶性Ca2+含量增加,使更多的Na+被取代后将其移除到耕层以下,说明种植耐盐植物处理对Na+的移除效果比较明显。


转基因大豆GTS40-3-2成分现场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化体是种植面积最广的转基因大豆品种,根据GTS40-3-2转化体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其进行快速扩增及可视化判断;同时建立转基因成分人工污染的食品模型,比较了LAMP法与定性PCR方法检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对GTS40-3-2转化体产生特异性扩增,灵敏度高达0.001%。所建立的GTS40-3-2转化体特异性现场可视化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转基因大豆GTS40-3-2成分污染的现场可视化检测。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GTS40-3-2 转化体特异性 环状等温扩增技术 现场可视化检测


黄瓜黑斑病抗性基因Acu的QTL定位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黑斑病是中国近几年新流行的一种黄瓜叶部病害,目前已成为黄瓜保护地、露地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国内外关于该病的抗性遗传规律、分子标记等研究很少。本研究以黄瓜感黑斑病自交系P62-1-1和抗黑斑病自交系W43-1-2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于苗期进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鉴定后作为作图群体,利用SSR、SCAR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和遗传图谱法进行基因初步定位,构建了一张包含110个标记、9个连锁群的与黄瓜抗黑斑病相关的遗传图谱。遗传图谱包括101个SSR、6个EST-SSR和3个SCAR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达749.3cM,平均图距为6.81 cM,标记间遗传距离为0.3~21.0cM。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3~22个之间,连锁群的长度在20.9~158.5 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4.76 cM/marker~10.2 cM/marker之间。结合F2的表型数据,检测到1个控制黄瓜黑斑病抗性的主效QTL位点,位于第5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为81.86%。该项研究为黄瓜黑斑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图位克隆和进一步的黄瓜功能基因的诠释奠定了基础。


不同浓度木醋液对青皮核桃生理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辽优1号"青皮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5%、10%)的木醋液在(0±0.5)℃冷藏条件下对其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处理能够较好的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有效地抑制果仁的L*值、含水量和硬度的减小,明显延缓了果仁贮藏后期褐变指数、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增加,更好地保持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由体积分数10%木醋液处理的青皮核桃在冷藏条件下保鲜效果最好,能保持良好的贮藏品质,显著抑制青皮核桃的氧化衰老。因此,用体积分数10%木醋液处理青皮核桃的效果最好。


辣椒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不同辣椒品种为材料,采取固液双层培养体系及低温预处理方式,探索基因型、基本培养基及激素组合、活性炭和低温预处理时间对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为建立高效辣椒花药培养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获得了多种不同形态的胚状体及愈伤组织,以及4个易出胚甜椒基因型材料,分别为红英达、欧卡、巴顿和环球201。MS+0.05mg/L KT+0.005mg/L 2,4-D以及NLN-H+0.5mg/L ZT+0.5mg/L IAA培养基适合多个辣椒基因型成功出胚,出胚率最高达4.2%。4℃低温预处理24h以及添加0.5g/L活性炭均可以提高辣椒胚状体诱导率。
关键词: 辣椒 基因型 花药培养 基本培养基 激素 活性炭 低温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