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4类29种禁限用兽药残留
《色谱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提取和净化鸡肉、鸡肝、猪肉、猪肝样品,建立了4类29种禁限用兽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采用McIlvaine缓冲液-乙腈提取,提取液酸化、盐析后取乙腈相,用十八烷基硅烷(C18)和氨基(NH2)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最后用电喷雾串联质谱仪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解决了四环素类兽药难与其他类兽药同时检测的难题。29种兽药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小于0.993。在29种兽药的定量限(LOQ)水平、20μg/kg和5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29种兽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1.5%和9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和7.7%之间。29种兽药的检出限为0.3~3.0μg/kg,金刚烷胺的定量限为1.0μg/kg,四环素类兽药的定量限为10.0μg/kg,其他兽药的定量限均为5.0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多残留检测技术的要求,可为食品检验机构对动物组织中禁限用兽药残留的日常监控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支持。
关键词: 改进的QuEChERS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兽药 残留 动物源食品


薄皮甜瓜新品种‘花蕾’
《园艺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蕾’为优质高产杂交一代薄皮甜瓜新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株形紧凑,低温期易坐果。子蔓、孙蔓均能结果,单株可留瓜4~5个。果实梨形,平均单瓜质量500~600 g。果实发育期约30 d。成熟时果皮黄色,覆暗绿色斑块。果肉碧绿色,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肉质脆,口感好,耐贮运。平均产量45.0 t·hm-2。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典型安置模式探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在对国内各地征地实践系统梳理和综合比较基础上,总结出社保型安置、产权型安置、实物型安置和综合型安置4种典型安置模式,并深入分析了每一种模式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每种安置模式都有自身显著特点和外在适用条件,很难找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安置模式。分析表明为有效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各地应在辩证借鉴已有典型安置模式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征地制度改革,积极探寻适合当地情况的安置措施。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和土壤中抗倒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分析试验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小麦植株、籽粒和土壤中抗倒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农药用乙腈-0.1mol/L H3PO4提取,提取液加NaCl盐析除水后,取乙腈层直接进样分析,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仪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抗倒酯及其代谢物抗倒酸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对小麦植株、籽粒和土壤中抗倒酯和抗倒酸在3个添加浓度水平的回收率进行测定,其平均回收率在73.8%~9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5%~4.8%之间。抗倒酯和抗倒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05 mg/kg和0.5 mg/kg。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小麦 植株 籽粒 抗倒酯 代谢物 残留


基于EST-SSR标记的花椰菜种子品种鉴定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份市售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种子进行品种鉴定研究。通过对GenBank数据库上公布的花椰菜EST序列信息的分析,合成EST-SSR核心引物36对,其中20对可得到有效扩增,11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并结合3对十字花科芸薹属EST-SSR引物对13份花椰菜的鉴定结果及扩增条带的相互位置差异进行分析,应用其中5对EST-SSR引物即可表达不同花椰菜品种间的多态性,高效准确地对13份市售花椰菜进行品种鉴定。


生防荧光假单胞菌2P24中EnvZ/OmpR双因子系统克隆与OmpR原核表达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Mini-Tn5转座子随机突变荧光假单胞菌野生型菌株2P24,得到抗生素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2,4-diacetylphloroglucinol,2,4-DAPG)产量提高的突变体Sesu-25。对转座子侧翼序列分析表明,转座子插入到EnvZ/OmpR双因子系统的反应调节因子ompR基因。克隆得到包含完整EnvZ/OmpR系统,全长约为5.9 kb的DNA片段。该双因子系统中的envZ基因和ompR基因与P.fluorescens F113的envZ基因和ompR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3%和96%。将ompR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ompR。将pET-ompR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中得到重组菌株BL21-ompR,用IPTG诱导表达和亲和柱层析法纯化的OmpR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ompR基因得到成功表达和纯化。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随机突变 EnvZ/OmpR 双因子系统


农杆菌介导的黄瓜活体植株转基因方法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简单高效的黄瓜转基因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携带有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农杆菌工程菌浸泡处理开花期黄瓜嫩梢,进行活体植株转基因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转化体系为:表面活性剂silwet-77适宜浓度0.01%~0.05%;菌液浸泡最佳位置为顶部以下10 cm嫩梢,最适子房发育时期为开花前5~12 d子房;农杆菌菌株EHA105浸染效果优于LBA4404;3次重复浸泡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黄瓜苗期除草剂抗性筛选适宜浓度为17%草胺膦1100倍稀释液。研究获得除草剂抗性植株1320株,PCR阳性植株36株,其中30株经Southern斑点杂交后有阳性信号,最高转化效率为9.5%。


鲜食大豆农艺性状鉴定及通径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近年选育的津鲜豆3号、津鲜豆4号、2013-99、台75、95-1这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并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筛选出较好的鲜食大豆品种及其品质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鲜食大豆品种的二粒荚数、一粒荚数、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重、蛋白质、葡萄糖、蒸煮损失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荚重与株高、节数、百粒鲜质量、百荚质量、单株荚数、一粒荚数、二粒荚数和三粒荚数呈极度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负相关。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二粒荚数、一粒荚数和株高,建立的相关产量预测模型的理论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拟合性,适合用于鲜食大豆的产量预测。综合比较认为,津鲜豆3号为最适宜天津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


猪2型圆环病毒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PCV2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猪1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拷贝/μL的DNA,比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1 000倍;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是6.84×102~6.84×107拷贝,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关键词: 猪2型圆环病毒 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甘薯和玉米淀粉回生制备支链淀粉的再回生特性
《食品工业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参与回生支链淀粉的性质,本文以甘薯和玉米淀粉为原材料,通过回生法制备甘薯和玉米支链淀粉,研究其回生前后可见和红外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甘薯和玉米支链淀粉的回生率分别为2.5%和1.6%。支链淀粉回生前后与碘液混合最大可见吸收波长分别为:甘薯支链淀粉627.4nm,甘薯回生支链淀粉570.4nm;玉米支链淀粉569.8nm,玉米回生支链淀粉568.8nm。红外图谱结果显示,甘薯和玉米第一次回生所得支链淀粉中含有脂肪,再次回生支链淀粉中没有脂肪。支链淀粉红外图谱中881/1020cm-1或660/1020cm-1处的峰值比可用来表示回生支链淀粉中结晶区与无定形区的比例。当没有蛋白和脂肪时,支链淀粉中水的O-H伸缩振动在1605cm-1附近。甘薯支链淀粉比玉米支链淀粉更容易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