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州-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合作模式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农业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与周边国家的双边或多边合作。立足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对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合作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并提出广州-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合作的经验与模式,进而提出推进广州-珠三角与东盟农业国际合作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CZF1的原核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先前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已克隆了与Hmgr1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基因HbCZF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HbCZF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CZF1,将其转化E.coli Rosetta(DE3)菌株。经优化条件后,在20℃,0.1 mmol/L IPTG诱导4 h的条件下,获得了分子量约47 ku的HbCZF1融合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桑种质资源的桑叶总多酚及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蚕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类型桑种质资源桑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包含野生资源和栽培品种的7份桑种质资源桑叶中的总多酚含量以及15种单体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7份桑种质资源间的桑叶中的总多酚含量差异较大,变幅为7.84~17.28 mg/g,野生桑资源的桑叶中的总多酚含量普遍高于栽培品种,其中野生变种垂枝桑桑叶总多酚质量比为17.28 mg/g,显著高于其他桑种质资源的桑叶样品(P<0.05),其次是野生鸡桑种的紫白4,其桑叶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栽培品种育2号、大10和湘7920的桑叶样品(P<0.05)。7份桑种质资源桑叶中的单体酚以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变幅为1.79~3.08 mg/g;其次是芦丁的含量,变幅为0.27~1.51 mg/g;含量最低的是咖啡酸,而阿魏酸和白藜芦醇均未检出。检测结果提示,野生桑资源桑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更为丰富。
关键词: 桑种质资源 桑叶 总多酚 单体酚类物质 野生资源 栽培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香中的酚性化合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中分离得到10个酚性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dalbergin(1),7-O-methylvestitol(2),syringaresinol(3),3,7-dihydroxy-2',4'-dimethoxyisoflavanone(4),3'-hydroxy-8-methoxyvestitol(5),2',6-dihydroxy-4'-methoxy-2-arylbenzofuran(6),3'-O-methylviolanone(7),pinocembrin(8),prunetin(9),mucronulatol(10)。其中化合物1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化合物2~5为首次从降香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降香 黄酮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组培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采用铁皮石斛试管苗,以组培室常用光照强度条件[25μmol/(m2·s)]为对照(CK),设置了3个较大光照强度处理[即T1:50μmol/(m2·s),T2:75μmol/(m2·s),T3:100μmol/(m2·s)],研究不同光强对铁皮石斛幼苗素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在对每瓶苗数和单苗绿叶数等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的前提下极显著地提高了单苗茎粗和单苗鲜重,亦显著地提高了单苗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及总根尖数,使植株根冠协调生长的同时还显著地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还显示,在25~100μmol/(m2·s)光强范围内,叶片SPAD值与单苗茎粗、总根尖数及叶片蔗糖合成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生产铁皮石斛优质种苗的适宜组培光照强度大小为75μmol/(m2·s),叶片SPAD值可能是衡量铁皮石斛幼苗素质的一项关键指标。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试管苗 根系性状 蔗糖合成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RAP标记分析30份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选用分辨力强、多态性较高的7对引物组合对30份油茶种质资源的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对引物共扩增出60条带,多态性条带为54条,多态性频率为90%。30份油茶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性变化范围为0.655~0.985,其中凤凰油茶2号和凤凰油茶3号遗传相似性最高,为0.985,红皮糙果茶和新兴红花油茶遗传相似性最低,为0.655。构建的聚类图表明,当遗传相似性为0.72时可将30份资源分为5大类,部分地理来源相同、遗传背景相似的资源能较好的聚类在一起,呈现出地理分布的特征,但其他资源均未按其地理区域分布特征或遗传背景相似特征进行聚类,说明油茶资源亲缘关系的复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甲基二碳酸盐联合Nisin对荔枝汁中几种污染菌的杀菌作用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部分杀菌浓度(Fraction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FBC)指数评估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与Nisin对荔枝中3种污染菌的联合杀菌作用。结果表明:DMDC对荔枝中肠膜状明串珠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00、150、150 mg/L;而Nisin对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MBC分别为300、25 IU/mL,对大肠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差,MBC大于1000 IU/mL。当两者联合作用于荔枝汁中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时,其FBC指数分别为0.3125和0.375,而两者联合作用于荔枝汁中大肠杆菌时,其FBC指数为2.0,上述结果说明DMDC联合Nisin对肠膜状明串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杀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无关作用。
关键词: 二甲基二碳酸盐 Nisin 协同 最小杀菌浓度 部分杀菌浓度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新品种‘粤青1号’
《园艺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青1号’是由早熟抗病优质材料‘豫选5号’(YC-5)为母本,与抗病优质材料‘碧青11号’(B11)杂交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分支性中等,主侧蔓结瓜,雌花节率高,回头瓜多。瓜长棒形,顺直,长38.0~40.0 cm,横径3.8 cm,肉厚1.2 cm,单瓜质量约400 g;皮色深绿有光泽,刺白色,刺瘤小而密;口感脆,味微甜,商品性好,耐贮运,耐热,抗病抗逆性强。适合中国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季节广东省多宝水库水质变化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2年对多宝水库16个采样点进行了定期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对各采样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主要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在采样期间均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总氮、NH3-N、BOD;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除冬季为一般水质外,其余季节为严重污染或中等污染,其主要污染源可能是上游猪场养殖废水排放。猪场废水入库河段的水体全年为劣V类,属于严重污染水平;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与主体水域一致。水库水体中Cu、Zn、As的含量均未超标,只有Mn含量在春秋两季超标。在检测的4种抗生素中,氯霉素和四环素可以在水库水体中被检出,而其在猪场附近水体中的含量分别达到5.35、18.56μg/L。多宝水库的氮磷等有机污染以及抗生素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上游养猪场废水排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