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基于SSR标记的肇庆地区柑橘品种分类地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价广东省肇庆地区地方柑橘品种与其他部分柑橘属和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为其分类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从34对柑橘SSR引物中筛选到13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对8份肇庆地方柑橘品种和22份柑橘属、枳属、酒饼簕属植物材料进行PCR扩增,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用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检测结果。13对引物共扩增出83条谱带,多态检出率为100%,通过聚类分析能够有效的区分柑橘属、枳属和酒饼簕属,以及柑橘属内的种、品种甚至品系。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够用于肇庆柑橘种质资源分类地位研究,并且供试的肇庆地方柑橘品种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柑橘 SSR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油粕水粗提物控制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4

摘要:为探明茶树油粕提取物对香蕉采后主要病害炭疽病的防治作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茶树油粕粗提物的水提取方法,并以茶皂素为对照,研究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离体生长和香蕉果实活体接种致病斑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以料液比1∶7(m∶V),在85℃条件下,将干燥的茶树油粕浸提2~2.5 h,或95℃条件下浸提1.5 h,粗提物的提取率较高,可达50%以上。获得的水粗提物可抑制离体培养的香蕉炭疽病菌的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当浓度≥0.2 mg·mL-1时,抑制率可达100%;而其10倍浓度的茶皂素(2 mg·mL-1)才具100%的完全抑制效果。茶树油粕水粗提物处理香蕉果实后,可显著抑制活体接种果实炭疽病病斑的扩展,而同浓度的茶皂素没有明显抑制效果。初步研究表明,茶树油粕水粗提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和活体控制效果显著优于茶皂素,说明粗提物中含有除茶皂素之外的抑菌活性组分,且起主要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 茶树油粕 水粗提物 茶皂素 香蕉 炭疽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焰花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CSCD

摘要: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法鉴定鲜火焰花和干火焰花中的挥发性成分。从鲜火焰花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4种,其中含量较高有双戊烯、反式柠檬烯-1,2-环氧化物和α-法呢烯,相对含量分别为64.327%、9.876%和5.668%;从干火焰花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4种,其中含量较高有双戊烯、(E)-香叶基丙酮和苯乙醇,相对含量分别为49.389%、8.136%和5.600%。双戊烯是火焰花的主要特征性挥发成分和香味成分,在鲜花和干花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4.327%和49.389%。

关键词: 火焰花 挥发性成分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LISA和FAVN检测广州地区家养犬狂犬病免疫水平的结果比较

中国兽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2013年随机采集广州9个区家养犬血清160份,采用ELISA、FAVN方法测定狂犬病病毒抗体效价,以比较免疫水平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广州不同区家养犬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平均水平存在着差异,最高达19.23±36.41,最低为0.45±0.09,平均抗体保护水平阳性率(≥0.5IU/mL)合格;ELISA与FAVN检测结果比较,检测结果阴、阳性判断方面一致性较高(阳性符合率为92.59%,阴性符合率为69.57%,总符合率为82.00%);在测定具体的抗体滴度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两种方法检测出的抗体滴度差异极显著(t=11.862,P<0.01)。

关键词: 狂犬病 中和抗体 免疫 FAVN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哒螨灵对荔枝叶螨的亚致死效应

果树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哒螨灵对荔枝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为荔枝叶螨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荔枝叶螨成螨的影响。【结果】用哒螨灵亚致死剂量LC10和LC20处理后的荔枝叶螨F0代产卵受到抑制,产卵量分别减少了32.31%和47.62%,且LC20处理后的雌螨产卵期和寿命都明显缩短。F1代的卵、幼螨、前若螨和后若螨的历期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成螨期和雌成螨寿命均有所缩短,其中LC20处理后的成螨期缩短了5.37 d,雌成螨寿命缩短了10.58 d,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LC10和LC20处理后,F1代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47 4和0.124 2,与对照(0.196 9)差异明显;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均增加;净生殖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都有所降低。【结论】哒螨灵亚致死剂量对荔枝叶螨实验种群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荔枝叶螨 哒螨灵 亚致死效应 种群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州稻区稻螟幼虫种的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州地区水稻螟虫幼虫种的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目前,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是广州地区水稻螟虫的优势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分蘖期和抽穗期稻螟幼虫在稻田中均呈聚集分布,且它们的半变异曲线均为高斯模型。分蘖期稻螟幼虫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0.608)较低,表明其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的自相关性引起,而抽穗期稻螟幼虫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1.792)较高,表明其空间异质性是由随机因素引起。利用Kriging插值法,由地统计学软件Sufer 8.0绘制的密度等值线图可直观地反映稻螟幼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稻螟幼虫 种的构成 扩散系数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广式香肠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广式腊肠为我国传统特色肉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对我国传统肉制品品质、安全性和现代加工技术的重视,对广式腊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发酵剂用于广式香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汉逊德巴利酵母为发酵剂制作发酵广式香肠,研究了不同发酵剂组合对发酵广式香肠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发酵剂对发酵广式香肠品质影响不同,当菌种的接种量为106 cfu/g肉时,由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组合的发酵剂(2:1,V/V)时,发酵的香肠品质最佳,其水分含量为19.93%,pH值为5.95,总酸含量为35.6 g/kg,酸价为3.38 mg/g,过氧化值为0.059 g/100 g,亚硝酸盐残留量为4.46 mg/kg,弹性为0.93,硬度为9498.86 N,粘聚性为0.79,咀嚼性为6917.93 N,L*值为50.86,a*值为6.66,b*为3.87。采用复合菌剂生产的肉制品的理化特性明显优于自然发酵的肉制品。

关键词: 发酵广式香肠 发酵剂 配比组合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珠三角地区冬种马铃薯生长、产量、钾素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一定程度提高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起到较好的壮苗效果;在K2O 300 kg/hm2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对照相比,马铃薯块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K2O 225 kg/hm2以上用量时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在K2O 300 kg/hm2以上用量时显著提高,而施钾一定程度降低了维生素C含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钾素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显著下降,钾素吸收利用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K2O 225 kg/hm2时达最大值。建议珠三角地区冬种马铃薯钾(K2O)用量以225~300 kg/hm2为宜。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钾肥用量 产量 品质 钾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天然植物淀粉辅料对米粉丝品质特性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4

摘要:以天然绿豆淀粉、玉米淀粉及马铃薯淀粉3种天然植物淀粉为原料,探讨其作为辅料添加对米粉丝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绿豆淀粉、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可显著提高米粉丝的烹煮品质及质构特性。绿豆淀粉添加量在0.5~1.5%时加工的米粉丝具有较高的烹煮品质,其添加量在1%时可以显著提高米粉丝的质构特性;玉米淀粉的添加量为6%时米粉丝的烹煮品质较佳,其添加量在4~6%时可显著提高米粉丝的质构特性;马铃薯淀粉的添加量为2%时,米粉丝具有最高的烹煮品质,其添加量在2~3%时可使米粉丝的质构特性显著提高。综合考虑,当绿豆淀粉、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的添加量分别达到1%、6%和2%时能够显著改善米粉丝的蒸煮和质构品质特性。

关键词: 米粉丝 绿豆淀粉 玉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 烹煮品质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毛丹果壳中齐墩果烷型三萜苷类成分的生防活性

热带生物学报 2014

摘要:研究了红毛丹果壳中的9个齐墩果烷型三萜苷类化合物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生防活性,并分析了齐墩果烷型三萜苷拮抗病原菌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个齐墩果烷型三萜苷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均有一定的致死活性,部分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显示拮抗作用,其中有4个齐墩果烷型三萜苷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表现出兼抗活性。

关键词: 红毛丹 齐墩果烷型三萜苷 生防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