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2013年广东花生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全球花生产量小幅下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五连增,广东花生产量亦小幅增长2.63%。花生价格则出现了较大回调,回调幅度超过20%,农户种植效益稍有下降。花生生物育种取得突破性发展,育种周期将由目前的5~6年缩短到1~2年。2012年广东省花生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1.70%。最后,提出广东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花生产业 广东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因子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原生质体技术是细胞工程的核心部分,是进行作物改良和种质创新的重要方法。外植体来源及预处理、酶液组成和浓度、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培养基组成、培养方法、培养密度等对原生质体培养均有很大影响。对影响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原生质体培养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原生质体 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产业前瞻

长江蔬菜 2014

摘要: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饮食所摄取的营养成分普遍存在过剩或者不足的营养失衡问题,这种现象既反映出营养成分的浪费,又表明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而,提出了一种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产业及其发展目标,介绍了营养配餐的定义、理论依据和意义,指导现代人在生活繁忙之中合理进行饮食搭配以符合自身营养素的需要,从而达成调整用户达到营养平衡的膳食结构以及方便其烹饪的目的,然后进一步阐述了营养提高新思路、创新此种农产品营销方式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 营养配餐 营养提高 创新营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年广东烟草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国内外烟草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了解2012年广东省烟草产业情况,指出广东烟草业科技现状及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从烟草业烟基建设、合作社建设、团队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下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广东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介导籼粳交的籼稻育种

杂交水稻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籼粳交育种效率,提出了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介导籼粳交的籼稻育种方法,其杂交模式为(IA/JB)F1/IR,即(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具有保持能力的粳稻品种)F1/具有恢复能力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全面探讨了该方法的技术细节,介绍了利用该方法选育籼型三系恢复系的育种实践。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黄樱桃-2号’再生体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黄樱桃-2号’的子叶切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产生以及再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形成的‘黄樱桃-2号’愈伤组织和再生芽数目存在差异,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5 mg/L+IAA 0.2 mg/L,出愈率可达到95.08%,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约为5。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2 mg/L。通过观察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2种抗生素对子叶愈伤组织和再生芽诱导情况的影响,确定‘黄樱桃-2号’子叶的除菌培养基为:MS+6-BA 2.5 mg/L+IAA 0.2 mg/L+头孢霉素200 mg/L+羧苄青霉素200 mg/L。同时还对作为筛选剂的卡那霉素进行了浓度筛选,确定了卡那霉素对‘黄樱桃-2号’子叶的筛选浓度为50 mg/L。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子叶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个灵芝菌株ISSR遗传差异分析

食用菌 2014

摘要: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灵芝(Ganodermalucidum)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从43个引物中选出10个ISSR引物,扩增得到110个扩增位点,大小分布在500~2 000 bp,并利用NTSYS.PC2.0分析软件对这些供试菌株的遗传差异性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水平在71%左右时,24个菌株分为4个组群,第一组为菌盖薄长速快的美国灵芝和杂交赤芝;第二组是野生赤芝;第三组是菌盖近圆形的灵芝;第四组是菌柄稍长、菌盖肾圆形的灵芝。

关键词: 灵芝 ISSR 遗传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分离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广东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变异及进化情况,对2013年广东省多个猪场发生PCV2感染的病猪血清进行PCV2病毒分离,参考GanBank上已发表的PCV2全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其全基因序列,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分离到9株PCV2毒株,全基因序列长度都为1 767 bp。同源性分析表明,9株PCV2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4%,与2012年分离株同源性为94.5%~99.7%,与2011年分离株同源性为94.2%~99.7%,与GenBank中其他PCV2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3.2%~99.7%。9株PCV2的ORF2核苷酸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0%~99.9%和86.4%~100%,存在一定的变异。基因型分析表明,有5株属于PCV2d,3株属于PCV2b,1株属于PCV2a。对2011—2013年分离的PCV2基因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PCV2核苷酸序列比较稳定,与世界其他分离株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全基因序列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测定饲料中的炔雌醇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为了制定中国适用于饲料中炔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的标准方法。研究通过添加回收方法,以三大类饲料基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代表样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HPLC法测定饲料中炔雌醇的方法,即以乙腈-0.025%磷酸(1:1,v/v)组成混合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经液液萃取和C18固相萃取净化后,以反相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0.05~5 mg/L,线性相关系数0.9992;检出限浓度0.04 mg/kg(添加剂预混料为0.06 mg/kg),定量限浓度0.1 mg/kg(添加剂预混料为0.2 mg/kg);配合饲料在0.05、0.25、0.5 m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3%~87%和5.9%~7.0%;三大类饲料平均回收率在81%~86%,相对标准偏差(RSDs)实验室内为3.3%~9.6%,实验室间为5.7%~6.6%。该方法操作简单、环保、灵敏,适用于各类饲料样品中炔雌醇的快速筛查。

关键词: 饲料 炔雌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异黄酮添加水平对肥育猪抗氧化、生长及屠体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异黄酮添加水平对肥育猪抗氧化、生长及屠体性能的影响。选取72头健康(阉公猪和母猪各占1/2)的杜×长×大肥育猪(约60 kg)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阉公猪与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40、80、160和320 mg/kg异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4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160 mg/kg异黄酮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添加剂水平为80 mg/kg时显著提高肝脏中CAT活性(P<0.05),而添加水平为160 mg/kg时则显著抑制肝脏CAT活性(P<0.05)。2)饲粮添加40和80 mg/kg异黄酮显著降低了血浆中氧化型谷胱甘肽浓度(P<0.05),添加水平为40、80、160、320 mg/kg时显著提高了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浓度(P<0.05);添加水平为80和160 mg/kg时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丙二醛浓度(P<0.05)。3)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随饲粮异黄酮添加水平增加呈显著的线性下降(P<0.05),添加水平为80、160和320 mg/kg时显著降低了肝脏中Gpx活性(P<0.05)。4)肝脏中氧化平衡系数在各添加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饲粮异黄酮添加水平的增加表现出显著的线性升高(P<0.05);添加水平为320 mg/kg时血浆中氧化平衡系数表现出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8)。5)饲粮异黄酮添加水平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对屠体重/率、眼肌面积、平均背膘厚、瘦肉重/率、脂肪重/率等屠体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对背最长肌滴水损失、肉色、嫩度、pH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异黄酮可提高肥育猪抗氧化性能,而添加过高水平的异黄酮则可能降低其抗氧化性能(尤其在肝脏组织),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异黄酮未影响到肥育猪的生长、屠体性能及肉质。

关键词: 异黄酮 肥育猪 抗/氧化 生长性能 屠体性能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