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产养殖空间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养殖生物生长模型、水动力模拟和地理信息等技术在水产养殖空间规划中的决策支持作用,以荣成市桑沟湾海水养殖区域为例,依据系统功能需求,从系统结构、功能实现和数据库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通过C/S和B/S混合模式开发水产养殖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系统集成适宜性评价、养殖生物个体生长、养殖容量、成本-效益分析、生产查询等多个功能,并简要介绍各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实践应用证明该系统对养殖区的空间选址、生产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湖北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淡水渔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湖北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不同养殖群体形态特征差异,本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湖北省主养区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鄂州与江陵群体间的欧式距离最短.基于主成分分析,雌雄克氏原螯虾的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是86.10%和87.31%,7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体重、头胸甲长、腹长、尾扇长以及第一腹节宽呈现显著性差异,是引起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判别分析显示,7个群体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的是江陵群体(83.3%),最低的是石首群体(40.0%),雄性群体判别率最高的是监利群体(90.9%),最低的同样是石首群体(56.7%).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分化.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多元统计分析 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青虾产业生态高效发展探讨
《科学养鱼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2023年2月24日,第四届全国虾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淮安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科研工作者、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基层养殖户。论坛由上午的主会场和下午的青虾,河蟹、小龙虾以及南美白对虾3个分会场组成。青虾是江浙地区水产养殖的传统、特色品种,因具有养殖周期短、投入小、病害少、适应力强、价格稳定等优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江苏省主养面积近30万亩,混养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近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为促进青虾产业发展,提高养殖户技术水平,论坛邀请了多位一线专家,从苗种、养殖、设施、饲料、病害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青虾产业,为其未来发展指明道路。


长江口雌性成体刀鲚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刀鲚(Coilia nasus)是一种江海生殖洄游性鱼类,长江口是刀鲚重要的洄游通道。本研究首次关注洄游至长江口卵巢发育比较成熟的繁殖群体的营养状况,并比较分析了其不同组织总脂和脂肪酸组成,为探明长江口水域刀鲚繁殖群体的营养状况及繁殖性能提供参考信息。结果显示,肌肉、肝脏和卵巢中的水分含量依次降低,总脂含量依次增加。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在肝脏中最高,肌肉中最低,3种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C18:1n9c的含量最高,其在肌肉、肝脏和卵巢中的含量依次为(40.88±0.19)%、(35.06±1.84)%和(42.85±2.14)%,肝脏中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组织(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PUF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在肌肉、肝脏和卵巢中依次升高,卵巢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肌肉(P<0.05),而后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肝脏和卵巢中不饱和脂肪酸(UFA)/SFA的比值依次为2.35、1.67和4.49,n3-PUFA/n6-PUFA的比值依次为4.94、3.87和5.13,2组比值均在卵巢中最高,其次为肌肉,肝脏中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卵巢发育至IV期的刀鲚成体的脂类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存在向卵巢中选择性积累的特点,这是对该时期刀鲚繁殖活动的一种适应,该结果为进一步探明卵巢不同发育期刀鲚成体的营养需求差异及必需脂肪酸的合成转化途径提供了基础资料。


四大家鱼幼鱼运动能力对捕食胁迫的响应
《生态学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捕食胁迫(胁迫时长和胁迫强度)影响鱼类的运动能力,遭遇捕食者时猎物鱼的逃逸策略不尽相同。为考察鱼类运动能力对捕食胁迫的响应,本实验选取乌鳢(Channa argus)和南方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为捕食者,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四大家鱼幼鱼为猎物鱼。猎物鱼分别在无捕食(对照)、低捕食(隔网胁迫)和高捕食(直接胁迫)压力下接受捕食胁迫,胁迫时长分0、7和14 d三个水平,随后对比四大家鱼种间运动能力的差异,并考察四大家鱼幼鱼的稳定和非稳定游泳能力在不同捕食胁迫水平(胁迫时长和胁迫强度)下的适应性改变。结果表明:四大家鱼的稳定游泳和非稳定游泳能力之间存在权衡,应对捕食胁迫时以增强快速启动游泳能力为主,临界游泳速度有下降趋势;四大家鱼均表现为“C”型快速启动游泳模式,在快速启动过程中身体旋转主要在第1阶段完成,速度性能在第2阶段达到最大;在捕食压力下,四大家鱼的逃逸策略存在种间差异;青鱼和草鱼以缩短反应时滞为主要逃逸策略,随着捕食强度增加,反应时滞下降幅度增大;鲢在低捕食胁迫水平下即表现出显著的缩短反应时滞和增大逃逸角度,高捕食胁迫水平下增加表现为增大逃逸速度;鳙在受到捕食胁迫后以提高逃逸速度为主要应对策略,反应时滞有降低趋势,但响应不显著。


秋季额木尔河江鳕的摄食生态
《水产学杂志 》 2023
摘要:2022年10月,用网目1~3 cm的定置刺网和网目4.0 mm的地笼在额木尔河流域捕获148尾江鳕(Lota lota),体长107.0~372.0 mm,体质量8.91~372.36 g。取其胃含物进行食性鉴定,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通过质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出现频率和相对重要性指数等指标,分析江鳕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及其随体长和空间变化特征,为江鳕的资源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额木尔河江鳕主要以鱼类、水生昆虫和甲壳类等食物类群为食。江鳕的食物组成随着体长的增加食性明显转换,鱼类的质量百分比逐渐增加,水生昆虫质量百分比逐渐减少。不同体长的江鳕平均饱满指数和空胃率均未随体长而显著变化(P>0.05)。额木尔河流域江鳕的食物组成在空间分布上未出现明显的食性转换,不同空间的平均饱满指数(P>0.05)和空胃率(P>0.05)差异不显著。


从中央一号文件看渔业强国建设基本思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兼谈渔业发展战略
《中国渔业经济 》 2023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20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农业强国,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意见》对渔业渔政的工作部署大幅增加,涵盖更广、举措更实,重点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二是坚持以养为主,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基本盘;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以经营管理创新增添发展动能;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意见》关于渔业渔政工作的部署安排,体现了我国渔业强国建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渔业强国 稳产保供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渔业现代化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在设施大棚中构建了中试规模的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模式(RAS)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BS)2种模式,每种模式为3个平行,每个平行投放南美白对虾苗10万尾,初始放养殖密度为500尾/m~3。每隔1 d测定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待10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南美白对虾生长指标和肠道菌群。结果显示:RAS和BS组养殖水体中的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温度、pH和溶氧(DO)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BS组有近20 d的NO-2-N积累,进而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BS组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最终养殖密度显著低于RAS组(P<0.05),饲料系数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养殖模式下对虾肠道菌群在门水平无显著差异,属水平显著差异(P<0.05),RAS养殖模式中的norank_f_JG30-KF-CM45丰度最高,BS养殖模式中下水道球菌属(Amaricoccus)的丰度最高。研究表明,采用RAS模式可实现养殖水质指标的稳定可控,进而可提升对虾的生长性能,但生产成本略高于BS模式。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养殖模式 循环水养殖 生物絮团养殖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结构


长江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水产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放流数量不足及长江和近海过度捕捞导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甚微,其结果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增殖放流均无法达到自然繁殖群体的补充水平。本文探究了近40年来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在保护、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提出在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1)应编制和实施《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优先项目;(2)应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指引,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先计划;(3)应设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专项,对现有涉栖息地或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唯有以恢复长江鲟和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才有望延续和恢复其自然种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 白鲟 长江鲟 中华鲟 增殖放流 濒危鱼类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