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农村沼气生态系统的建立及问题探讨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09

摘要:在我国农村沼气生态农业系统的建立,是以沼气为纽带,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发展。沼气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系统,它能够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使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几项措施

养殖技术顾问 2009

摘要:由于玉米秸秆青贮具有减少原料堆放体积,便于大量贮存,保存成本低,安全性好,能够杀死青饲料中的病菌、虫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物质,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调济青饲料全年均衡供应等特点,因此成为东北地区牛羊优质饲料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研究状况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主要有A1和A2两种类型,两系法应用较少。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由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发展为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和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温度是影响不育性的主要因子,A1型不育系遇到低温寡照环境败育较重;A2型不育系雌蕊败育轻,雄蕊遇高温可散出花粉,使不育系产生少量自交结实。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杂交高粱植株偏高,株型不理想,抗性有待改良。

关键词: 粒用杂交高粱 种质基础 杂优利用模式 育种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红牛泌乳与产肉性能选育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吉林草原红牛于1985年育成,为进一步提高其泌乳和产肉性能,采取导入杂交,开放式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导入1/4丹麦红牛血的草原红牛母牛1~5产的泌乳量,分别比草原红牛提高了37.54%、47.89%、93.19%、94.94%和74.96%,尤以3产、4产泌乳量提高的幅度最大,分别增加了1 528.44kg和1 550.40kg;导入1/4利木赞血的草原红牛断奶小公牛,持续育肥至18月龄时屠宰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8.13%、3.24%、9.52%、4.57%、7.45%和15.25%,平均每头增加产肉量21.65kg。

关键词: 草原红牛 泌乳性能 产肉性能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作物杂种优势是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介绍了杂种优势利用简史、利用途径及其固定方法。

关键词: 杂种优势 遗传机理 预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的利用方式

农村科学实验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聚壳聚糖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农技服务 2009

摘要: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水稻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春大豆中晚熟区域品种适应性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通过试验确定,公交GS01119-3比对照增产显著;其适应性、丰产稳产性、抗逆性好,铁97124-1-1和吉农9809增产极显著;但稳产性或抗逆性较差,公交9722-16和公交20193-13增产不显著,稳产性和抗逆性都好,吉农9927-18增产不显著,稳产性好,但抗逆性差,其它参试品系与对照丰产性基本相当,应用推广价值不大。

关键词: 春大豆 中晚熟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形态生理及育种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气CO2浓度升高使作物光合效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株高增加、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品质下降。因此,作物育种应培育相对晚熟品种,加强抗倒、抗病虫育种,注重品质改良。

关键词: CO2浓度 作物育种 形态性状 光合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的进展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

摘要:详细介绍了乳酸菌的种类、生理特性,以及乳酸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并对乳酸菌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乳酸菌 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