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种子世界 》 2009
摘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简称SRI)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水稻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遗传学潜力进而增产并节约生产成本,


大豆理化特性与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理化特性、脱脂大豆粉理化特性与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关系,探讨用于评价加工挤压组织化大豆产品品种的特性指标。【方法】以东北三省18个大豆品种为原料,以德国Bradender DSE-25型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压机为挤压组织化设备,分析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理化指标、脱脂粉理化指标与挤压组织化加工工艺系统参数、产品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大豆籽粒、脱脂粉粗蛋白含量与挤压组织化单位机械能耗、表观黏度呈显著正相关(α=0.05)。籽粒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及脱脂粉粗蛋白含量与产品的拉伸强度、抗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α=0.05)。脱脂粉粗纤维含量与产品的横切力、组织化度、弹性呈显著负相关(α=0.05)。脱脂粉灰分含量与单位机械能耗、表观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聚结性呈负相关(α=0.05)。【结论】选择粗蛋白含量高、水溶性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的原料或大豆品种,可以生产出组织化度较好、弹性、拉伸强度较大的挤压组织化产品。选育适用于挤压组织化加工的大豆品种时,应重点考虑提高粗蛋白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同时降低粗纤维含量。
草原红牛微卫星标记与部分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
《吉林畜牧兽医 》 2009
摘要:本研究以草原红牛为试验群体,对8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与部分生产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8个微卫星位点中有5个位点与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腰角宽、胸围、腿围等性状显著相关;有8个位点与眼肌面积、失水率、熟肉率、净肉率、pH值、屠宰率、滴水损失、剪切力和肌纤维直径等性状显著相关。


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花生学报 》 2009
摘要:对吉林省花生生产、科研、推广、加工现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找出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研投入不足,优势利用不充分,产业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科研,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等发展对策。


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苜蓿的叶生产量。[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材,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栽植密度对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5个性状在同一刈割时期及全年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在某些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均以密度A处理(20 cm×20 cm)最多或最高,分别为855枝/m2、42 253叶/m2以及698.88、464.55和1 163.43 g/m2。相关分析表明,苜蓿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和干草产量与单位面积叶重均呈线性正相关,对叶生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干草产量、茎重、叶片数和分枝数。[结论]5个栽植密度中,以密度A处理的叶生产量最高,其次为密度B处理(30 cm×30 cm)。


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
《吉林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影响朝鲜碱茅的生长速度。朝鲜碱茅春季适宜开始放牧时间应在牧草高度达12~15 cm(4月下旬),放牧留茬高度应为6.0 cm左右。


国外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发展动态
《世界农业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美国开展大豆杂种优势研究较早,但至今还未有商业化应用.该文概述了国外在大豆杂种优势研究、不育系研究以及传粉技术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对中国从事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论青贮玉米在吉林省畜牧业发展中的应用
《草业与畜牧 》 2009
摘要:就吉林省的青贮玉米在制作技术、应用、防止二次发酵及饲喂技术上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吉林省应大力推广青贮玉米技术,加速吉林省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