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碳酸饮料中的痕量铅
《现代食品科技 》 2009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用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及甲基异丁酮(APDC+DDTC-MIBK)体系萃取富集碳酸饮料消化液中Pb2+,经硝酸反萃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Pb2+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线性范围为0.1~1.125μg/L,相关系数为0.9981,加标回收率为94.04~100.28%,相对标准偏差为1.08~4.37%。
关键词: 铅 碳酸饮料 APDC+DDTC-MIBK 富集 原子吸收法


国内外畜产品溯源管理现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09
摘要:环食品溯源管理,又叫做可追踪系统。是上世纪末,欧盟建立起来,用于应对疯牛病的一种食品安全管理手段。防止一些不合格的食品在出现问题后继续流向市场,造成各大的危害,并且以最快捷的方式查处食品生产、销售链条中出现问题的环节。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更大的知情权,对于生产、销售的商家而言,保证了产品信誉,并且使信誉好、质量高的企业活动更高的市场份额。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调控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以玉米公顷产量高于15000kg作为超高产指标,基于2003~2006年课题组设在吉林省梨树县等地、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的100个高产区块的试验数据,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源库关系等角度对超高产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具有以下特征:超高产群体在拥有高量穗数的同时,仍保持良好的结实性,即超高产群体的总粒数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的生物学产量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群体,且收获指数仍保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营养体建成期间高量的干物质积累是超高产形成的基础,而子粒形成及灌浆期间高量的干物质积累则是超高产形成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超高产群体具有高叶面积指数(LAI)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粒叶比。即与一般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的源库关系是建立在更高水平上的相对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超高产试验研究与创建实践,提出了春玉米超高产调控技术。
氧化应激对离体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抗氧化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氧化应激对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细胞通透性和细胞增值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GSH对离体小肠上皮细胞诱导型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建立大鼠小肠上皮细胞X/XO体外氧化损伤模型,培养细胞随机分为7组,18个重复:对照组A加入蒸馏水,氧化损伤B、C、D各组加入黄嘌呤X(10μmol/L),并分别加入黄嘌呤氧化酶XO,(10,40,70 U/L),抗氧化E、F、G各组加入X(10μmol/L)和谷胱甘肽GSH(1.5μmol/ml),并分别加入XO(10,40,70U/L),应激培养24 h。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X/XO均可导致离体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了IEC增殖和CAT的活性,明显提高细胞内Ca2+浓度(P<0.05)。低活性XO(10U/L)提高了SOD活性(P>0.05),然而高活性XO(40,70 U/L)显著降低了细胞内SOD的活性(P<0.05),添加谷胱甘肽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和细胞增殖,显著降低了细胞内的Ca2+浓度。

